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金主 > 分节阅读 148

分节阅读 14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看的不知多么污臭呢。”

徐元佐一想也是,转而道:“所以宋元时候都能建成的工程,我们岂有做不到的若是日后再有新城,预先探址修建下水道,不需要用铁管铺设,岂不是还省了成本”

程宰微微摇头。

李文明道:“若是那样算来,石板、砖块,也不知要用多少呢。”

你们都这么能算账,聊天累不累

徐元佐撇了撇嘴,道:“这本就该是官府做的事,耗费多,百姓获利也多,总的算来还是好事。”

提到了政府责任和社会财富再分配,程宰和李文明也没法多说什么了。如今捐款可以抵税,说不定还真的能修成。到底缴税只能换回一张税票,但是捐建工程,却是可以勒石刻功,流芳千古的。

徐元佐因为打算将整个假日都放在监工上,所以穿得较厚。李文明和程宰因为出入暖炉,冬天并不习惯穿得很厚,此刻站在寒风中已经觉得有些冷了。正要准备告辞,突然看到徐元佐的小奚棋妙跑了过来。

“何事慌张”徐元佐问道。

“佐哥儿,大事不好了,刚刚郡城那边传来消息,原来您的座师石洲公遭高拱排挤,已经罢官回乡了。”棋妙急声道。

徐元佐微微一怔,转瞬间已经恢复了平常。

林大春是一省学政,官阶职位都是极高。别人不知道他跟徐阶的关系,高拱却是很清楚的。在册立的问题上,他们都是统一战线的裕王党人。高拱不能大肆报复言路,先将林大春剪除,虽在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

“无可奈何花落去。”徐元佐终究不是操盘天下的布衣宰辅,兴叹之中冒出一句古人词句。

程宰和李文明恍惚间觉得自己跟徐元佐站在一起,身份自然就拔高了许多。随便过来聊聊天,竟然都能听到这么高端的消息。再看徐元佐的反应,若不是早早知晓,就是对林大春日后起复颇有信心。

既然有“无可奈何花落去”,那么“似曾相识燕归来”还会远么

李文明多想了一步:徐敬琏暗藏的“燕归来”,到底是说林大春会回来,亦或是说高拱入阁乃是“无可奈何”呢前者是承序之言,后者是互文见义唉,看来要做高官大佬的幕友文主,还真是一桩伤神的事。

“这事听谁说的”徐元佐问棋妙。

棋妙道:“是郡城那边过来送年货的家人,现在还在轿厅等着呢。”

徐元佐呶了呶嘴:“收拾一下,咱们得走一趟郡城。”他又对李文明道:“先生是与我同车回去,还是在唐行再游玩几日”

李文明的妻儿今年要从绍兴过来,所以他也懒得回去过年,放了假就来唐行找徐元佐游玩。看似人情走动,实则也是为儿子来年能入读升湖书院先打个伏笔。

徐元佐岂会听不出此等弦外之音,这两日都没点破,此刻邀他同车,正是一个准确回复:来意尽悉,毫无问题,可以归去矣

字数外补丁:

首先,感谢大家的月票支援希望推荐票也能跟上加更在此,聊表心意。

其次,文中所提到的地下水闸,读者诸君若是有兴趣,可以搜索“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内有详细实物。上万根木桩根根都有编号,上方覆盖青石板,以铸铁链接。700年后仍旧坚固难破,可见古人做事之细。当然,这个水闸遗址只是十个水闸中的一个,另有九个只见于典籍,尚未发现遗址。

最后,再求月票和推荐票。

未完待续。。

s:求月票和推荐票求各种支援

二八七 方略

内阁的排名从来没有正式文件加以规定,基本是按照“论资排辈”四个字来的。不过这个资历却不是当官的资历,而是从进入内阁开始算资历。哪怕仕宦资历比其他阁老都要低,但只要他入阁早一天,在内阁的排名就要高一等。

然而隆庆朝的内阁实在有点乱。

徐阶致仕之后,内阁中只有李春芳、陈以勤、张居正三人。考虑到阁员一般为双数,所以补进了赵贞吉。

赵贞吉来得晚,但是官场资历却高,脾气又暴躁。当年俺答入寇,因为与严嵩意见不同,他甚至找上门去痛骂严嵩。这样一个火爆脾气,焉能把李、陈、张三人放在眼里

所以赵贞吉以垫底阁老的身份,对张居正一样当面辱骂,讥讽他读书少,没文化。

张居正将高拱引为同志,拉进内阁,多少也有制约赵贞吉的意思。

果不其然,高拱这么个更火爆的人进了内阁之后,位次在赵贞吉之下,却立刻跟赵贞吉对上了手。隆庆帝为了帮自己最最亲爱的老师,破例让高阁老兼任了吏部尚书。

隆庆之前的皇帝虽然重用内阁,并形成了分管概念,但是阁臣不兼任部堂这个规矩是有道理的。在没出事的时候,大家看不出这个道理所在,只能泛泛说一句“权力制衡”。等高拱兼任了天官实职之后,威力顿显,碾压一般地将赵贞吉压了下去,俨然一副首辅的姿态。

而高拱的治政纲领也因此出台。

很简单一句话:尽反徐阶所为。

徐阶亲笔写的三大纲领从内阁搬到了仓库,坐在内阁里的当家人要开始一场大清算。从嘉靖后期的遗诏问题入手,重点包括大礼议诸臣的平反,一直到如今各项政策,凡是徐阶说东。必须转西;凡是徐阶说是,必须言非

这就叫拨乱反正。

徐元佐回到郡城徐府的时候,来拜访徐阶的马车挤到了牌坊之外。他只是粗粗扫了一眼,就看到这些人愁云惨淡,好像天要塌下来一般。

这些人都是家有官员在朝的缙绅人家,为自己的亲友来讨个章程。

即便没看过历史书的人。也该知道高拱上台之后肯定是要清洗台垣言官的。

高阁老一饭之德未必偿,但是睚眦之怨必定报。

徐元佐一进门,就被请入了大书房。

这里是徐阶与一应士子开文会的地方,能够容纳十来人。在场之中自然没有官员,不过都是跟官员有直接关系的人。他们负责打听消息,同时也看徐阶是否会出头,以此决定家人朋友在北京的反应。

若是徐阶说一声:我意复出。

不数日朝中言官就会再次掀起倒高浪潮。

当然,徐阶是不可能这么做的。

徐璠和徐元春也陪坐当场,另有一个面色柔弱的年轻人。乃是不常见的徐瑛。不管怎么说,徐瑛也是有官身的人,出来镇镇场子全当个摆设。从他神游天外的呆滞模样来看,他也的确完美诠释了“摆设”两字。

众人看到徐元佐面带笑意进来,眼睛渐渐撑圆,各个都想问一声:你脑袋被驴踢了么

徐元佐给诸人见礼,挨着徐元春坐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