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金主 > 分节阅读 50

分节阅读 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能行么”

“有什么不能行的”徐贺脖子一梗:“我还怕卖不出去么”

“要叫我再弄一倍的货,我也能弄来。再多十倍也不是不行。”徐元佐坐到了餐桌前,自顾自倒了杯水,一饮而尽:“如今这三千五百匹各色绢布,差不多要两百料的舱位,我相信父亲还是能搞来的。但若是三万五千匹,你能找来那么许多舱位么”

从徐贺的表情上,徐元佐也知道这老爹根本没有想过运输上面的问题。照道理说,脚价是行商的大头成本支出,合格的行商必然是斤斤计较于各程脚价,然后制定最合理的水陆运输方式,有时候甚至不惜多绕远路,保证自己的利润。

像徐贺这样捧着饭碗埋头吃饭,根本不管不顾的行商,即便在大明也是不合格的。

“首先是找不到那么多的船。”徐元佐道:“其次是在舟陆转换时候,未必能找到那么多脚夫。再就是现在这些货,我再找个少年与你们同去,三个人能够看顾得过来。若是再多十倍,就得在各地找可靠的车马行,多出来的利润未必能抵消沿途的风险。”

“最为关键的,你突然数倍货物运过去,当地供求关系你可清楚是否会导致牙行压价一旦压价,路上的成本能否支撑”徐元佐叹了口气:“所以并非货越多,赚得越多。”

徐贺想了想,道:“我可以就近卖给外来的行商,或是牙行啊”

徐元佐抿了抿嘴,果然是目光短浅之辈啊。他也无从解释这种侵犯别人市场占有率而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只是摇头道:“这是夺人口食,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先在熟悉的市场把这批货消化掉,若是没有问题,后年多招了人手,再考虑扩大规模吧。”

徐贺对此听得有些云山雾罩,尤其一些郡城的行话术语让他有些自卑,却又不好意思问。

比如这个“规模”,大概说的便是“格局”的意思吧。

父子俩言谈将尽,徐母适时道:“今年元佐有这般光景,明年也好寻个好人家的姑娘,把大事定了。”

徐元佐一愣,恍然大悟:明年可不就是十六了么

求推荐票求各种支援

第九十二章 补贴家用

在大明,十六岁就是法定成年的年纪了。小康人家大多是在儿子这个年纪开始寻找对象,派人说媒,定下婚事,准备妥当之后也差不多要一年,成亲时男方十七,女方十五,正是一对璧人。

而在小康之上的人家,或是极其穷困的人家,成亲年龄却多在二十以后。

前者是因为子弟需要进学读书,家里长辈不愿看到孩子因为女色分心。所以一般都是中了生员或是举人之后才开始准备婚姻。若是此子科场太过顺利,一下子连进士都摘到手了,那更是炙手可热的稀罕货,可以坐地起价,娶个豪门望族的女儿也是寻常。

后者则是因为家里穷,娶不到老婆。

如果是徐元佐刚刚接手这具身体的时候,三十岁能否成亲还是个问题。如今他却一跃成为了朱里的小黑马,几家大户已经开始打听徐元佐的人品。这显然是故意放出口风,提醒徐家该提亲的时候别忘了他们。

“这事多谢母亲操心,不过是否有必要看看义父的意思”徐元佐提醒母亲,自己还有个义父存在。

徐母一时有些尴尬,道:“这倒是该有的礼数。只是你那位义父身份太高,平日没甚往来,一时竟然没有想到这点上。”她说着,突然压低声音道:“你说外人会不会以为你是徐家的那种义子吧”

大明禁止人口买卖,也禁止一切形式的逼良为贱,奴婢的产生只有官方定罪才可以。否则按照大明律,加害人杖一百,被逼良为贱的受害人发回原籍。

这种情况之下,就有了买义子义女的风气,将买卖人口变成了人情往来,法律总不能管了吧。但这些义子义女其实还是地位如奴婢,在话本小说口头俚语中更是直接说做“奴婢”。大明律重订之后,义子女的法律地位与家中奴、婢也没什么两样了。

“呵呵,”徐元佐干笑一声,“谁敢买宗亲之子若是街坊有这样的猜疑,只需过完年,请他们吃一席,庆祝我家与郡城徐家联宗续谱就行了。”

“对对对。”徐母眉头舒展:“联宗续谱的确值得大大庆祝一番,当年你父亲多想跟徐家扯上关系,可人家却不理会他。”

徐贺见妻子揭他老底,急道:“我真以为是跟徐家同宗,否则何必去巴结人家那时候徐阁老也只不过就是个寻常进士罢了。”

只不过寻常进士对你来说也是天上星宿了吧

徐元佐的腹诽一声,却没有说破,以他对徐贺的了解母亲肯定已经很照顾他的面子了。

“母亲,”徐元佐道,“儿子打算明年观场,先上楼读书了。”

徐贺哼了一声:“连笔都没开,就去观场,这不是浪费银钱么”

徐母瞪了丈夫一眼,看到儿子站在楼梯上朝她挤眉弄眼,知道另有隐情,便道:“儿啊,先不着急读书,换上娘给你新做的棉鞋,看看合不合脚。”说罢,蹬蹬跟了上楼。

徐贺看了一眼妻子,口中嘟囔:“我在这家中真是越活越没出息了,过年连身新衣裳都没有孽子却还有双新鞋呢”

徐母虽然听到了,却全当耳畔风,跟着徐元佐进了房间。

徐元佐关上了门,摘下背上的包裹,放在桌子上。只听到咚地一声,音色沉闷,显然不轻。

“这装的是什么”徐母大为好奇。

徐元佐活动了一下血气淤塞的肩膀:“银子。”

徐母犹存疑虑,上前打开包袱,差点失声叫了起来:“这么许多”

“足足一百两雪花银”徐元佐笑道:“给母亲持家用。”他将这六斤多的重金属背了一路,也的确是吃了不小的辛苦。

徐母飞快地将包袱包了起来,面带惊色:“怎地有这么许多”

“娘啊,这就算多的徐家都用银子铺地,随手一捡就是这么许多。”徐元佐玩笑道。

要说徐家有多少银子,估摸着也就是数万两上下,因为收入虽高,支出不少;效益虽高,成本不少。真正能够落在银窖里的现银,十万两已经是顶天了。然而徐家的无形资产却是真的高,只不过还欠开发罢了。

徐母将银包紧紧按在手下,眉毛一挑:“你当你娘是没见过世面的村妇么徐家再有银子,也不是你这半个掌柜能够捞这么许多的你才去了几天就能拿一百两回来”

“嘿嘿,说起来我也觉得母亲不像是小门小户的人家,舅氏是哪里人啊”徐元佐问道。

徐母突起食指指节,飞快地在徐元佐脑门敲了一记正是俗语所谓麻栗子者也

“当你老娘是傻子东拉西扯什么快交代这银子的事”徐母并没有被徐元佐带走话头,死咬不放。

“首先,儿子肯定没偷没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