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金主 > 分节阅读 40

分节阅读 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夫会员的人,有几个真正喜欢高球运动

关键在于找一个什么样的爱好,在大明能够兼顾雅俗,又不违背社会风俗。

牛大力带来的消息,正好给了徐元佐一个提示。

音乐不正是一个雅俗共赏的最佳切入点么

无论是大雅还是大俗,听音乐总是没有问题的。就算实在听不明白里面的道道,听歌词总会吧闭着眼睛晃脑袋总会吧哪怕觉得歌姬唱得狗屎一坨,满脸深情地说一句:“我被深深震撼了。”这总会吧

而且乐与礼并举,社会地位极高,鉴赏音乐一向都是大风雅之事,值得富豪们追捧。只是乐的地位虽高,真正能够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的人却只有孔子,所以绝不能放任人家瞎听,否则就成了刁难。

得找个精通乐理的清客,主持引导,从而炒作成风。

求推荐票,求支援

第七十三章 回家祭祖

回家祭祖对于徐元佐而言只是个形式。

虽然来到大明日子不短,但是他与亲人的感情并没有真正达到这个身体之前的水准。对此他也很遗憾,不知道为什么历史上有许多穿越众只要生一场病,就能把朝夕相处几十年、养育之恩大如天的父母忘记,转而投入另一对父母的怀抱。

这可能是因为他来了之后没有机会生病的缘故吧。

尤其是没有得脑膜炎之类的疾病。

所以徐家的祖宗对于徐元佐就更没有什么感情可言了。

不过看到祭坛上的牌位,徐元佐倒是想起了自己的身世问题。

“父亲,咱们跟徐阁老是同宗”徐元佐这回直接问了父亲。

徐贺看在银子的面上,总算从鼻子里哼了一声,道:“反正他们都这么说。”

徐元佐已经有了抵抗力,但头皮还是麻了一麻:“什么叫他们都这么说”

徐贺很不喜欢儿子这种态度,把脸撇了过去:“你是我老子还是我兄弟还有没有尊卑”

徐元佐无奈,只好干笑一声:“爹,儿子就是因为跟您亲近,才总是没大没小。您大人大量,难道还记儿子的不是”

徐贺这才脸色稍霁,道:“当年我操童子业,下场时要报三代姓名。是陆相公看了之后,问:你家本是泗泾的我就照实说是。谁知道他就此认定咱们家与徐阁老家是同族,还宣扬了出去。”

徐元佐心中暗道:难怪你能过县试。

“当时徐阁老还不知道在哪儿当官呢。”徐贺道:“也就有个榜眼的好名声罢了。”

徐元佐腹诽:榜眼的名声还不够大要不是这个名声,知县为啥要从千八百人之中取中你呢不过看来这个亲戚倒不是父亲攀的,而是出于陆夫子的误会。

“会被人揭穿么”徐元佐小声问道。

“揭穿谁知道真假呢”徐贺不以为然:“我曾祖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家里在泗泾务农也是有根底的,谁能说我假冒不过跟徐阁老家那位祖爷是否是同一个人,这谁能知道”

家谱族谱都是有体面人家的专用,从北宋欧阳修范仲淹开始才进入精英阶层,更早些年岁那都是世家大族才有的高端玩意。徐氏本就是江南大姓,而徐阶所出的徐氏早年在小蒸务农,世代平民,根本没有家谱。

徐元佐家更是不用说了,能追溯到徐义已经很不容易了,甚至连这徐义到底是名“义”还是“毅”,或是“易”都很难证明。

“你想攀亲”徐贺面带轻蔑道:“没用的,人家发迹了,就算真亲戚也不来理会你。更何况我早就试过,连门都进不去”

徐元佐翻了个白眼,心中暗道:你当我是你么

不过压了徐元佐良久的身世之谜算是解开了,既然是笔糊涂账,就让他继续糊涂下去吧,是真是假只有让那些有心人去考究了。

徐母却是知道儿子有心进学的,在一旁静静听了父子两人说话,方才为儿子宽心道:“元佐,报出身只是防止贱民混入士林。无论如何我们是清白人家,你放心就是了。”

徐元佐点头:“是,母亲,我也并没甚不放心。”

徐贺隐约猜到了一些,却不敢相信:“你要去观场”

读书人谦虚说考试是“观场”,意思就是自己肯定考不中,纯粹去观摩场地,长长见识。如果失败了,那么就是真的“观场”;万一中了,那就是谦逊之辞。

这话只能自谦,用来说人,岂不是说人家水平太差,不中乃属正常,中了却是侥幸。

徐元佐没有理会来自父亲的深深恶意,只是微微颌首:“郑老父母说我可以试试。”

“郑老父母”徐贺一愣:“你见了知县老爷”

“哥你见到了知县老爷知县老爷可是进士么”徐良佐闻言也凑了过来,满脸地兴奋。

“戆大,我大明的知县当然都是进士。”徐元佐轻轻在弟弟后脑轻拍一记,又道:“当日郑老爷与徐大公子游园,将我唤去问了些话,看样子是要提携我的。”

徐贺连声叫徐元佐将当日的事细细说来,边听边啧啧称羡,口中只道:“你小子好命,如此肯定是能取了的。”

徐元佐看出了父亲的羡慕,乃至于带着嫉妒,不由深感无力。

“也还得好好用功才行。”徐元佐顿了顿:“所以儿子想明日就回夏圩去。”

徐贺突然被触动了心弦,回忆起自己当年读书时候的情形。那时候他还不曾背上败家子的名头,整日里读书写字,过得虽然平淡,但是体面而悠闲。过了县试之后,对科举之路平白多了一份遐思,以为闯三关,中两榜乃是命中注定的事。

那时候还迎娶了沈家女,也是名动一方的大美人。

当真是:人间好事皆归子,日下清名不愧儒。

如今美人已经在锅灶边消磨得村中蠢妇一般,而自己却成了人嫌狗弃的浪荡子。若不是这个半孝不孝的儿子,今年给祖宗的猪头恐怕都买不起了。

徐贺又看了看自己的长子,好像苗条了些,想来他在外人面前风光,回过身还是得努力做事的。谁能不把汗水流在暗处,就轻而易举地成事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