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温侯 > 分节阅读 338

分节阅读 33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却说那黄忠偷袭成功,入得长沙城后,受到了韩玄的热烈欢迎,并且以酒宴招待。

韩玄心情大好,想不到真的额可以大败文丑军,虽然长沙的威胁还没有完全打散,但初战告捷,这就说明了一件事,那吕布的人马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守住了长沙,等日后孙策击败了吕布,那么趁乱而上,例如武陵,桂阳等地不就是他韩玄的囊中之物了吗

说不定日后,他韩玄还能重新展现刘表的辉煌,成为南方的第一诸侯。

想着想着,韩玄更是看重黄忠,手下有这么一员大将,自然是高兴,虽然是老了些,但再用上个十年也不是问题,而且他黄忠这次大败可是吕布手下的文丑啊

那文丑是什么人

虎牢关前诛杀西凉第一大将华雄的是他,吕布手下的右将军是他,此次征讨南方的先锋大将还是他,如此厉害的一个人居然被他韩玄打败了,至此,他韩玄之名只怕要传遍大江南北了。

“太守大人,太守大人”

韩玄正自畅想当中,此时被人打断却是微微有些不悦,不过见是黄忠,却是立刻展颜道:“黄将军,如何说”

黄忠道:“太守,虽然我们胜过一场,但长沙的局势其实还处在威胁之中,要知道这次偷袭虽然获得胜利,但却没有伤及他们的根本,故而我想明日还是有一战。”

韩玄闻言,又是生出畏惧,轻声道:“那文丑不是中了将军一箭,难道还能存活不成”

黄忠道:“末将只是看见那文丑掉落马下,却为看见他是否已经身亡,故而也是不知道他的身死,太守还是不能大意。”

韩玄赞同,不过心情大落,因而草草喝了几杯便就离去。

其后黄忠与几员副将便就开始巡防,以防敌军在大败之后仍旧前来偷袭。

次日,城外大军前来,领头大将乃是张颌,却是不见文丑。

张颌出战,大叫道:“昨日偷袭之将,可有胆出战”

黄忠闻听,便就向韩玄讨令。

韩玄沉声道:“黄将军,须得战胜此人,扬我军威。”

黄忠接令退下,上马领了一千人马便就出战。

很快,张颌便与黄忠战了数十回合,不过令人出人意料的是,正值壮年的张颌却是战不过黄忠,十余回合之后,便就败下阵来。

黄忠也不追赶,便就率军回了长沙城。

回到城中,那韩玄便就恭喜黄忠。

黄忠喜道:“今日得见敌军阵中人马,却是没有那文丑,说不定那厮已经死在我的箭下了。”

韩玄闻言更是喜悦,想了想,便就言道:“将军,这长沙城虽然坚固,但是人马毕竟过少,等吕布的援军来了,加上外面的人马,非是我们可以匹敌,故而要是我们能够击溃城外的十万人马,则吕布又要与孙策对持,势必对长沙无法进行有效攻击,此时也正是我们的大好机会。”

黄忠道:“太守大人有什么主意”

韩玄道:“先坚固防守,之后便就寻机偷袭。”

黄忠却是还有些疑虑,一时也没有附和他的意见。

韩玄见其如此,又是加上一句:“若能击溃吕布的十万人马,天下何人不知你黄忠的威名”

武者也贪名,更何况是黄忠这样一直没有机会表现的超级武将,此时闻听韩玄之言,大为动心,左思右想之下,也是同意,与数日后准备偷袭文丑,张颌的大营。

第四十一章:甚勇李广难封侯,虽老黄忠仍上阵

汉朝是个有趣的时代,有时候重文轻武,有的时候却是重武轻文,以至于有“勇李广,难封侯”之说。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便是有飞将军李广了。

在文帝时期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以良家子从军抗击匈奴。因善于用箭,杀死和俘虏了众多敌人,升为汉中郎,以骑士侍卫皇帝。多次跟随文帝射猎,格杀猛兽,汉文帝曾慨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意思就是说李广生不逢时,若是在汉高祖刘邦的时代,以他的本事,就算是封为万户侯,也是绰绰有余。

其后在景帝时期,李广为陇西都尉,不久升为骑郎将。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抗击吴楚叛军。因夺取叛军帅旗由此在昌邑城下立功显名。虽有功,但由于李广接受了梁王私自授给他的将军印,回朝后,没得到封赏。诸王叛乱平定后,李广任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上书:“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被任为上郡太守。后李广又在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做太守,以打硬仗而闻名。匈奴入侵上郡,景帝派一个宠信宦官同李广一起统率和训练军队抗击匈奴。一次宦官带几十个骑兵出猎,路遇三名匈奴人骑士,与其交战,结果,匈奴人射杀了所有随从卫士,还射伤宦官,宦官慌忙逃回报告给李广。李广认定三人是匈奴的射雕手,于是亲率百名骑兵追赶三名匈奴射雕手。匈奴射雕手因无马而步行,几十里后被追上,李广命令骑兵张开左右两翼,自己亲自射杀二名匈奴射雕手,生擒一名。刚把俘虏缚上马往回走,匈奴数千骑兵赶来,见到李广的军队,以为是汉军诱敌的疑兵,都大吃一惊,立刻上山摆开阵势。李广的一百名骑兵,也十分害怕,都想掉转马头往回奔。李广说:“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李广命令所有的骑兵说前进,一直走到离匈奴阵地不到二里多路的地方才停了下来。李广又下令道:“皆下马解鞍”他手下的骑兵说:“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李广说:“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匈奴骑兵果真不敢冒攻。这时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骑上马,带十几个骑兵,射杀白马将,然后重回到他的队里,卸下了马鞍。他命士兵都放开马匹,睡卧地上。这时天色已晚,匈奴兵始终觉得他们可疑,不敢前来攻击。半夜时分,匈奴以为汉军在附近有伏兵,想乘夜袭击他们,便引兵而去。第二天一早,李广回到了部队。李广等人全身而退体现了其临危不乱且有急智的良好品质,但“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身为主将冒然追击而不通知大军,此不可取。

后来在武帝时期,众臣认为李广是名勇将,武帝于是调任李广任未央宫的卫尉。这时程不识也任长乐宫卫尉,他俩从前都以边郡太守的身份统领军队,却有截然不同的带兵方法。程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士兵人人自便,晚上不打更巡逻自卫,但如果匈奴进攻,大军没办法抵挡。程不识则以严格治军而闻名,他注重部队的编制,队列和阵式。晚上敲刁斗巡逻,军中事务繁琐,却不怕匈奴进犯。可是士兵却苦于程不识之严,都喜欢跟随李广作战,这是程不识对老战友李广委婉的批评。程不识景帝时因数次直谏而被任为太中大夫,为人清廉,谨于文法。汉武帝元光二年,汉用马邑城诱匈奴军臣单于入塞。派大军埋伏在附近的山谷中,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受护军将军韩安国节制。最后军臣单于察觉了汉军的谋划撤退,马邑之围无功而返。元光六年,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汉军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李广任骁骑将军,率军出雁门关,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卫青首次出征,直捣龙城,斩首七百人。李广终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命令手下:“得李广必生致之”。匈奴骑兵便把当时受伤得病的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让他躺在用绳子结成的网袋里。走了十多里路,李广装死,斜眼瞧见他旁边有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跃,跳上匈奴少年的战马,把少年推下马,摘下他的弓箭,策马扬鞭向南奔驰,匈奴骑兵数百人紧紧追赶。李广边跑边射杀追兵,终于逃脱,收集余部回到了京师。汉朝廷把李广交给法官,法官判李广部队死伤人马众多,自己又被匈奴活捉,应当斩首,后用钱赎罪,成为平民。但李广展现出的惊人骑射技术给匈奴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正是匈奴称其为“汉之飞将军”的由来。

只可惜,终其一生,虽有名声传扬,但李广始终没有封侯。

黄忠的名气虽然及不上李广,但他的一声武艺却是骄人,而且身在南方的他,却是少有的猛将,不但骑术惊人,手中的箭术更是称得上当世第一人,即便是吕布,夏侯渊那样的高手,也未必能在箭术上在黄忠身上讨得好处。

但只可惜黄忠身在了南方,身在那志在固守的刘表身边,因而不得一战。

此时有文丑,张颌这样的名将可以作为对手,这可以算是黄忠多年来的夙愿。

故而在韩玄的一番劝说下也是动了心,准备数日后偷袭城外敌军。

数日的攻击与防御,让张颌的人马开始慢慢的松懈下来,气势也渐渐枯寂,更为重要的是那文丑始终是不见。虽然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但黄忠越来越相信那文丑只怕是在那夜被自己射杀了,于是挑选一万精兵,黄忠准备进攻。

寻得时机,黄忠这次也不惧,便就率军杀出,黑暗中对面营寨中只有数十火把照的灰灰暗暗,但却已经足够。

杀入敌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