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温侯 > 分节阅读 104

分节阅读 10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想到这里,刘妍更是担心自己的弟弟,问道:“陛下怎么了”

小义子不敢将董卓做的事告诉刘妍,只得说:“陛下心情有些不好,想一个人静静,故而令我等在外伺候,不准别人打扰。”

刘妍暗叹一声,对小义子等人道:“让本宫进去看看。”

小义子为难道:“公主,陛下吩咐了”

刘妍打断道:“本宫可不是外人,你尽管让开,本宫保你无事。”

闻言至此,他们也只好离开,为其打开殿门。

还未走近,刘协就是一本奏章扔来,幸好刘妍反应还算敏捷不至砸到。

刘协一见是自家姐姐来了,急忙下去,急切问道:“可砸到姐姐”

刘妍爱怜的摸着自家弟弟的头,笑道:“没有,再说了一本奏章也是砸不伤姐姐的。”

见人关上了殿门,只剩下姐弟二人,刘妍方才轻声道:“可又是受了董贼的欺负”

不说还好,最多也只是愤怒,如今看见唯一的亲人,刘协心中苦楚,又是哭出声来。

刘妍心中明白,紧紧抱住这个只有九岁,就不得不承受许多不能承受的压力。

哭了一阵,刘协的心情才好了不少,对刘妍道:“姐姐,我们何时才能不受董贼的气”

刘妍也是无言,可不知为什么,心中却是有希望在,因为那个人的存在,相信他一定会来找她,救她,因为他曾经答应过自己,柔声对刘协道:“快了,就算天下的人不来救我们,姐姐相信也会有一个人前来救我们。”

刘协从来没有看见过姐姐这般的漂亮,脸上的神采是那么长时间也未见过了,也不知道她想着什么,居然如此的动人,便笑着问道:“姐姐,是谁啊”

忆起那人挺拔的身躯,刘妍笑着对刘协道:“一个英雄,父亲曾经赐他飞将之名,他叫吕布。”

“姐姐喜欢他”也许是从刘妍口中听到了希望,刘协居然暂时的忘记了所受的酸楚,反而问起这等羞人的事情。

刘妍也是羞涩,但面对刘协这么一个人,却是吐露多年的心声,肯定道:“恩,姐姐喜欢他。”

“为什么”

“因为,他是一个英雄。”

第十八章:选帝师贾诩三荐,护天子孙坚孤军

董卓府邸,因为看到天子跪在自己脚下,这种感觉绝不是任何一种快感可以比拟的,连日来的烦心也消去不少,来到府中召集一干将领前来商议大事。

贾诩见董卓进了一次皇宫就是心情大好,不知缘由,便笑着问道:“不知主公为何如此开怀”

董卓笑着把刚才的事复述了一边,言语中大见快意,想来现在还在回忆个中的滋味。

听得董卓之言,在座的不由全部变色。若董卓的一些武将到还好,自然是喜色浮于脸上。

一同前去的李儒还是一副司空见惯的样子在一旁,而贾诩等人却有少许异色。

贾诩小心翼翼道:“主公,洛阳虽然被主公控制,可朝中尚有不少忠于汉室的大臣,主公有些时候还是不要太过激为好,到时候出了岔子,总是不美。”

董卓心想自己掌握兵权,别人又能把自己怎么样要不是看在这贾诩多次使有妙计,这些日子也是尽心尽力,若是他们说的此等言语,只怕早就让董卓一刀杀了。因而董卓闻得贾诩之言,虽口上称是,心中却不以为然。

贾诩深谙人心,自然也知道刚才自己的一番话可能会着恼董卓,故而再道:“天子虽然年幼,今受此坐蓐,诩恐怕天子心中愤恨。”

大权在握,董卓何惧,冷笑道:“那又能如何”

贾诩道:“主公,现在多事,天子为我等手中一招妙棋,实在不能不安排妥当啊。”

董卓道:“文和言之有理,那依你看来,本相又当如何”

贾诩见众人皆是看着自己,心中思定,接着道:“主公可派一心腹之人,插于天子身边。”

董卓笑道:“那刘协心志还算聪慧,若是贸然的插上一人,他怎能不知”

贾诩亦笑道:“故而需选个合适的人选,即便天子知道这人是我们这边,却也推辞不掉,反而日后还得信任。”

“你可有人选”董卓想不到贾诩心中还有这么多的歪点子,也是来了兴趣,笑问道。

贾诩道:“诩心中有三人,望相爷定夺。”

董卓问道:“是哪三人啊”

贾诩答道:“这第一人,便是王允,王子师。王司徒知识渊博,正直严谨,既可为帝师,也可向世人表示主公辅天子之意。”

董卓道:“妙哉,王子师确实是上上之选,可惜此人身处中立,不为我所用,某心中有少许担忧。但不知这第二人是谁”

贾诩继续道:“至于这第二人,便是荀攸,荀公达。荀攸在何进掌权时,便被任为黄门侍郎,年少有为,素有才情。况其所在的荀家为氏族大家,主公此举,也可拉拢荀家为己所用。”

董卓道:“荀攸嘛,本相倒是有几份印象。前有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欲谋害某,幸事被显露,便收何颙、荀攸入狱。那颙忧惧而自杀,可荀攸言语饮食却是自若不变,我知其并未参与,否则还怎么能吃得下去呢。此子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贾诩继续道:“等诩说了这第三人,主公心中自有打算了。”

董卓笑道:“文和莫打关子,速速道来。”

贾诩笑道:“这第三人嘛,其实主公早已与他共事过了。”

董卓讶道:“哦,不知是何人,董实在不曾想起。”

“便是当年征讨黄巾军的时候,与在相国军中做了几日的长史,如今却是侍郎的钟繇,钟元常。”

董卓道:“对于此人,本相倒也不是很相熟,你且道之。”

贾诩道:“钟繇温良笃慎,博学诗律,而且善于内政民生,若为天子之师,中庸之道可辅天子。”

“恩,此三人皆是上上之选”,董卓想了想却是难以抉择,便向李儒问道:“我儿,你怎么看”

李儒细想之,道:“可选钟繇。”

“哦”,董卓问道:“王允与那荀攸为何不能入儿眼”

李儒道:“王司徒为中派首领,虽帝师这名在我等看来并没有什么重要,可是对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