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889

分节阅读 8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亲自取下了宋海戴着的镣铐,然后知趣地退下,以他的级别根本就不够资格列席李云天对宋海的审问。

“来人,给国公爷搬一张凳子。”李云天望了一眼神情感激跪在那里的宋海,向屋里的护卫吩咐道,他可以看出来宋海的身体很虚弱,想必在西域的日子没少吃苦。

宋海年轻时在战场上受过不少伤,要不然也不会成为大明的国公,如今已经过了花甲之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者,同样身为勋贵的李云天岂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跪在那里受审,自然要对其进行优待了。

“谢王爷”宋海闻言心中不由得一暖,他并没有推脱,向李云天道谢后坐在了椅子上。

“武国公,本王已经知道了蓝叶城之战的经过,我西征军将士浴血奋战数日,最终寡不敌众,实在是惋惜之至。”等宋海坐好后,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后神情严肃地说道,“如今朝廷想知道,当日国公为何会失踪”

虽然宋海已经被剥夺了爵位,但怎么说也是李云天的长辈,故而李云天还是称呼宋海为国公,对宋海来说是一种尊重。

“王爷,由于当日敌军已经突破我军防线并把我军分割包围,罪民意识到蓝叶城之战已经被白,故而决定率军突围。”

宋海的脸上流露出痛苦的神色,好像不愿意再回忆起昔日不堪回首的往事,“敌军派出了骑兵进行追击,罪民虽然在将士们的奋勇阻击下逃过了敌军的追击,但由于在西域人地生疏,故而迷失了方向,最后被当地的部族所俘获,沦为了他们的奴隶,后来罪民趁着他们内乱逃了出来。”

“武国公,本王在关西之时曾经从西察合台那里获取了蓝叶城之战的经过,他们确实派了人前去追击你等,不过先前并不清楚你等的身份,后来从俘虏口中才知道突围的是西征军的统帅,再派人追赶时你等已经走远他们无功而返。”

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他在敦煌古城与霍尔都汗议和的时候已经从帖木儿帝国那里弄清楚蓝叶城之战的进展,由于西征军的奋勇抵抗使得他们不得不推迟了东进的进程,进而留给了李云天宝贵的时间用以安排布置,顺利将蒙特大汗等人从别失八里城救了出来。

“武国公,你是否有证人可以证明你被当地部族所俘”随后,李云天语峰一转问道,这是问题的关键,唯有弄清宋海失踪的原因才能对他进行宣判。

第1151章 慎重处置

“王爷,当时跟着罪民一同被抓的人相继遇难,罪民实在没有人可以证明。”

面对李云天的询问宋海无奈地苦笑了一声,被当地的部族抓住后他手下的士兵为了保护他陆续死去,最后如果不是遇到了一个曾经参与反抗帖木儿帝国入侵、对大明有不少好感的东察合台汗国的部族,那么他根本就没有办法赶到关西,是那个部族派人将奄奄一息的他送了回来。

所以,宋海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他被俘,而不是为了活命而脱离战场逃生,要知道突围与逃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突围后应该会回到战场而逃生则会找个地方躲起来,而宋海,直到战争结束后才出,故而会被人怀疑他在战场上逃生。

“武国公,本王已经让关西大营的人前去查证,如果你所言属实的话本王会还你一个公道的。”李云天早就知道宋海没有证据,宋海在青龙城的时候已经有过供词,不过作为提审的流程李云天还是要问,因此他已经让关西青龙大营的人去查证。

随着西域之战的结束,东察合台汗国境内已经平定了下来,这使得关西青龙大营的人能顺利地前往宋海被俘的地区进行查证,明年应该能传来消息,这将是给宋海定罪的重要依据。

“谢王爷”宋海闻言禁不住内心一暖,连忙起身向李云天躬身致谢,他相信李云天会还他一个公道的。

李云天没有在大牢里久留,简单询问了宋海就离开,他这次来并不是真的想要提审宋海,而是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他会公正地来审判宋海。

“武国公对大明社稷有大功,定罪前要好生照料。”临走前,李云天招来了狱官开口沉声嘱咐道。

“王爷放心,卑职知道该如何做。”狱官点头哈腰地答应了下来,有了李云天这句话宋海在牢里就不会吃苦了,对李云天来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但对宋海来说却异常可贵。

由于宋海的案子事关重大,故而李云天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因此在关西青龙大营的调查有结果之前宋海都要在牢里待着,这也是为了西征军将士的名誉着想,毕竟谁也不愿意有一个临阵脱逃的主帅,否则将是一辈子的耻辱。

而且,这也事关大明勋贵的声誉,一旦宋海真的畏战避战,那么勋贵集团将被文官集团嘲笑和鄙夷,很难抬起头来。

说实话,勋贵集团希望能把失踪的宋海按照战死疆场来处置,不过这遭到了大明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毕竟西征军在蓝叶城伤亡惨重岂能不明不白地把这起事件了结了

为此李云天对宋海的案子非常慎重,他相信宋海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要不然也不会不顾艰辛返回大明,故而让人前去实地调查。

宋海的回来犹如一粒石子落在波澜不惊的湖面,荡起了层层涟漪,由于骁武军关西大营的人正在核实宋海所言,故而宋海的事情暂时得以平息,京城的官场静静等待着关西大营的消息。

李云天没有多少精力放在宋海的身上,因为他整天忙得团团转连家都很少回,每天往返于讲武堂、皇宫、军阁、内阁和都察院,晚上时常睡在讲武堂。

如今,摆在李云天面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推动在西北诸司和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辽东军区实施的新军军制改革,届时实行已久的卫所制将会被晋升制所取代。

在这次的新军军制改革中,军队的数量纷纷得以缩减,李云天的理念是“兵贵精而不贵多”,只要军队英勇善战完全不需要那么多人在军队里混日子。

另外,各地卫所普遍存在“吃空饷”的情况,军队有着不同程度的缺额,正好趁着这次机会把事情理清。

其实这次军制改革最重要的问题是军费的由来,按照新军军制,军队的军费将由朝廷拨付,户部的国库肯定没有这么多钱,故而唯有落到讲武堂和皇家的内库上,单单凭借着海外贸易讲武堂和皇家内库就赚得盆满钵满

值得一提的是,商局和税局成立后,大明所收的商税一年比一年多,不过大部分的商税都进了皇家的内库,户部只能从中获得一小部分。

这使得户部颇有微词,原本户部应该是大明最富有的衙门,不过现在无论是讲武堂还是皇家的内库都比他有钱,这使得户部的人感到不平。

为此户部曾经上书朝廷要把对外海外贸易和商税收归户部,由户部统一调配,不过先后被宣德帝和张氏太皇太后拒绝,一旦把这些钱交给户部肯定会被户部的人迅速花出去,天知道那些钱去了哪里。

尤为重要的是,户部对税局的设立是持抵制的态度,税局成立后将分走户部的商税税权,虽然大明的商税少得可怜,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

况且,税局成立后在江南率先实行新的税制,商税比大明一直沿用的三十税一要高上许多,故而每年都能收不少税金,使得户部的人眼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