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645

分节阅读 6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魁”,赏银一百两,榜眼七十两,探花五十两。

由于李云天给出了丰厚的悬红,所以吸引了镇上不少百姓也来参加这次的灯会,绞尽脑汁地做出了各自以为好看的花灯。

李云天与民同乐,在一群护卫的簇拥下到街上与军民们一起赏灯并且猜灯谜,现场一副其乐融融的和睦景象。

在李云天看来,这种能凝聚镇上军民向心力的活动最好能多举办,这也是官府与百姓相互了解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公,我刚收到的消息,年三十的晚上有千余名倭寇偷袭了南直隶的松江府,劫掠了松江府沿海的两个县城,杀死军民近一百六十五人,掳走女子二十九人,抢走财物价值估计近一百万两银子”

就当李云天坐在路边的一个摊位上津津有味地吃着汤圆的时候,雷婷急匆匆走了过来,俯身在他耳旁小声说道。

“一百万两”李云天闻言双目顿时流露出惊讶的神色,这不仅是因为倭寇竟然还敢袭扰大明沿海州府,更令他感到错愕的是那些倭寇竟然会抢走如此多的财物。

“相公,据公文里奏报,那些倭寇好像事先已经踩好了点儿,主要劫掠了松江府两个县城里的富户,当时有人与倭寇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使得沉浸在除夕喜庆气氛里的县城军民没有丝毫察觉。”

雷婷神情严肃地向李云天说道,“县城那几家富户家中用来存放财物的库房已经被倭寇摸清楚,那些倭寇进门后径直奔向了库房,很快就把东西给抢走了,等当地驻军接到奏报赶到的时候那些倭寇已经逃走了。”

“可恶”李云天的好心情顿时被那伙胆大妄为的倭寇给破坏了,忍不住用拳头砸了一下桌面,对方明知道他在清剿倭患竟然还敢顶风作案,这简直就没有将他放在眼里,实在是猖狂至极。

“知道那伙倭寇是哪里的吗”随后,李云天平复了一下有些愤怒的心情,不动声色地低声问雷婷。

“有人认出了那伙倭寇里面的人,好像来自大琉球。”雷婷闻言轻声回答,柳眉微微蹙着,这件事一出来的话肯定会使得李云天承受不小的压力,也令李云天不得不对倭寇再次出手。

“琉球”李云天闻言眉头顿时就是一皱,他还以为袭击松江府的倭寇与上次袭击宁波市舶司码头的那批人一样都是从倭国来的寇,没想到对方竟然来自琉球,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

大琉球指的就是琉球群岛,位于小琉球岛与倭国的九州岛之间,疆域北起奄美大岛,东到喜界岛,南止波照间岛,西界与那国岛。

据古春风楼琐记的记载,琉球国位于福建以东的海上,隋书中称为“流求”,元史中写作“瑠求”。

元朝末年,琉球国分裂为三个独立的国家,即中山万国、山南王国和山北王国,分别割据琉球岛的中部、南部和北部。

其中,三国中以中山国的势力最为强大,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了单独的外交,在大明看来其主权与日本国无异。

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诏书中称其为“琉球”,从此正式成为琉球国的名称。

其诏书内容为:“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

这份诏书虽然称琉球国的国王卫“蛮夷酋长”,现在看起来好像充满了贬义,但在当时却是大明的一种正常的外交词汇,毕竟与大明相比,海外的那些国家都可成为蛮夷,其国王自然也就是酋长了。

琉球国的中山王察度首先领诏并立刻派遣王弟泰期,与杨载一同来中国奉表称臣,山南王承察度和山北王怕尼芝也相继于翌年向大明称臣入贡,并接受了明朝防御倭寇的任务。

此后,琉球国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隔年进贡,谨守臣节,是大明海外最为可靠的藩属国。

不过随着倭寇的兴起,琉球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倭寇的一个天然的海上中转站,是倭寇除了小琉球岛的第二大海上聚集地。

面对着凶残且声势浩大的倭寇,琉球三国被迫处于了守势,逐渐与倭寇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琉球三国曾经向大明请求派兵协助清剿琉球岛上的倭寇,明廷也确实数次派兵前往琉球岛,可是那些倭寇闻风而逃,等到明军一走再大摇大摆地回来。

这使得大明也拿那些倭寇没办法,后来也就没有再派兵过去,毕竟这样做的话不仅效果不好而且还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可谓得不偿失。

久而久之,倭寇在琉球岛上得以立足,他们通常不招惹琉球三国,而琉球三国也不会主动去攻打倭寇,双方的势力处于一种平衡的态势。

况且,那些来琉球岛上的倭寇很多都与倭国的大名关系密切,一旦琉球三国清剿那些倭寇,势必会引来倭国大名的报复,可谓得不偿失。

第919章 兵发琉球

值得一提的是,明太祖为了便于琉球的朝贡和彼此的贸易往来,便赐给琉球国许多艘大海船,并派遣了同船而去的船工、水手等人留在了琉球国。

“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

这些姓氏即:梁、郑、金、蔡、毛、陈、林、曾、高、吴、李、阮、沈、魏、田、王、马、钱、翁、穆、韩、宗、昆、尹、查、伍、向、武、吉、英、陶等。

自明洪武、永乐年间,“赐闽人三十六姓,知书者授大夫,以为贡谢司,习海事者授通事,总为指南之备。”

根据明神宗实录记载,这三十六姓多为福建河口人,子孙优秀者读书南雍太学,毕业后即为通事,然后升为长史大夫。

名山藏也记载过,说琉球国“大夫官、长史官、通事官。司贡者也,文臣也,以通中国书及闽三十六姓之后为之。”

李云天对倭寇袭击松江府一事感到非常意外,因为无论青木明心还是山海光孝都已经表达了归顺之意,岂会在这个时候袭扰松江府

虽然李云天不愿意相信可事情已经发生了,面对眼前这个活生生的事实他唯有筹谋对策,否则的话不仅他的颜面连明军水师的声誉都会受到影响。

“相公,妾身觉得此事非常蹊跷,除非那些倭寇是疯子,否则他们难道不怕明军的水师前去围剿”见李云天神色变得凝重,雷婷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是否让咱们在琉球岛的人查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