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577

分节阅读 5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里面跑出来前去请在偏殿休息的张太后、孙皇后和朝廷的文武重臣。

当众人簇拥着张太后急匆匆进入东暖阁后,看见宣德帝虚弱地躺在病床上,几名太医大汗淋漓地侍立在一旁。

“太后,皇上时日无多,有什么话请太后尽早告诉皇上。”一名太医迎了上去,躬身向张太后说道。

张太后闻言神色顿时就是一黯,虽然她知道宣德帝久病缠身无法治愈,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还是有些无法接受,毕竟宣德帝现在还未到不惑之年实在是太年轻了。

“皇上,现在朝中的文武重臣都在,你有什么要说的尽管交待。”走上前在暖榻旁落座后,张太后一脸慈爱地拉住了宣德帝的手。

“母后,孩儿不孝,这些年未能向母亲尽孝,实在是惭愧之至。”宣德帝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不无遗憾地轻声说道。

“皇上日理万机,政务繁忙,将大明治理得井井有条,国泰民安,这是对哀家最大的孝。”张太后闻言摇了摇头,微笑着安危宣德帝。

“有母后这句话孩儿也就安心了。”宣德帝笑了笑,目光落在了立在张太后身旁一侧的胡皇后身上,有些愧疚地望着她,“朕亏欠你甚多,希望你能原谅朕。”

“皇上此言差矣,是臣妾没有做好。”胡皇后闻言心中一酸,眼泪顺着脸颊就流了下来。

“皇后,你以后要好生善待胡姐姐。”宣德帝见状心中暗叹了一口气,当年他执意废后现在颇为后悔,当时确实太过鲁莽,心中对胡皇后是颇为愧疚,随后嘱咐立在张太后另外一侧的孙皇后。

“皇上放心,臣妾定会好好善待胡姐姐。”孙皇后红着眼眶点头答应了下来,她很清楚宣德帝当年为了立她为后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两人之间感情之深厚无人能及,她自然会满足宣德帝的这个遗愿。

“太子,你要切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善待天下的百姓。”宣德帝闻言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安慰,向站在孙皇后身旁的太子招了招手,等他来到病榻前后抓住他的手沉声嘱咐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遇事你要多听朝臣的奏禀,三思而后行。”

“父皇,儿臣记住了。”太子已经八岁,已然清楚宣德帝命不久矣,郑重其事地向宣德帝点了点头。

“宣旨。”宣德帝见太子虽然年幼但十分懂事,不由得感到非常欣慰,向立在一旁的金英说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金英先向宣德帝一躬身,随后展开了手中的圣旨,尖着嗓子高声读出了圣旨的内容。

这是一道宣德帝用来托孤的旨意,由于太子年幼故而宣德帝要找一些朝中的文武重臣来辅助太子处理朝堂上的政务,直至太子可以亲征。

宣德帝一共给太子挑选了十二名顾命大臣,分别是内阁的杨士奇、杨荣、杨浦和陈山,六部的吏部尚书郭琎、礼部尚书胡滢、户部尚书刘中敷,军阁的首辅张辅、次辅王骥和辅臣周征,五军都督府的京畿都督府大都督张昊和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宋海。

郭琎是新晋的吏部尚书,接替不久前病逝的蹇义,虽然其资历和威望不及胡滢,但其身为大明的天官自然要成为宣德帝所选的顾命大臣。

本来,宣德帝想要让胡滢来接任吏部尚书,胡滢在六部文官中的资历首屈一指,不过由于他与内阁之间的关系很僵,所以宣德帝左右权衡了一番后还是认命郭琎担任吏部尚书。

郭琎与蹇义一样,都是性格平和、行事低调的人,宣德帝需要一个人来缓和六部与内阁之间的紧张关系,故而郭琎是最佳的人选。

虽然看起来内阁的四名阁员都成为了宣德帝的托孤大臣,但实际上陈山的身体很不好,估计很难胜任这个任务,也就是说他虽然是托孤大臣但十有八九不会行驶托孤大臣的职责,也就是说内阁实际上只有三名阁员能用得上。

如此一来,内阁和六部的人数上就形成了均衡之势。

军阁与五军都督府的关系与内阁和六部不一样,双方之间并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从属关系,五军都督府并没有对抗军阁的力量,这是因为宣德帝要把军事力量抓在手里,故而将军权集中在了军阁,而军阁的重大决议皆要由他点头方可执行,由此一来就把军权牢牢地控制在了手里。

而且,此次被宣德帝任命为托孤大臣的五名勋贵来自五个阵营,即张辅一系、王骥一系、周征一系、张昊一系和宋海一系,代表了勋贵中的五个派系,故而哪一系都没有力量来取得压倒性优势,进而使得五方达到了一种均势。

第821章 龙驭宾天

“太子,给诸位大人行礼。”等金英宣读完圣旨,宣德帝望了一眼站在窗前的那些托孤大臣,一边咳嗽着一边向太子说道,以示对其的敬重。

“本王见过各位大人。”太子闻言郑重其事地向杨士奇和张辅等十二名托孤大臣一躬身,拱手行礼。

“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杨士奇和张辅等人连忙躬身回礼,口中高喝道。

“父皇,为何镇国公不在”太子起身后环视了一眼现场的众位权贵,有些疑惑地问向了宣德帝,说心里话他其实更想让李云天来辅佐他理政,与李云天在一起他感到非常轻松。

太子此时还不知道李云天葬身京畿都督府大火的事情,因此对如此重要的场合不见李云天感到很奇怪,而且先前并没有人告诉他李云天被关进京畿都督府大牢的事情,他一直以为李云天因为公务繁忙才没有进宫教授他学业。

“镇国公奉了父皇的御命去外地办差,等他回来与众位爱卿一同辅佐你。”宣德帝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不动声色地找了一个理由。

“太好了,我又可以听镇国公讲海外的那些奇闻异事。”太子闻言顿时高兴了起来,随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连忙怯生生地望着宣德帝。

“众位爱卿,朕希望你们能像辅佐朕一样辅佐太子,大明的江山社稷以后就要依靠诸位爱卿了。”宣德帝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毕竟太子还是小孩子有时候难免流露出孩童的天性,随后他的目光扫了一眼躬身立在房间里的大臣们,提高了音量说道。

“皇上放心,臣等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场的重臣们不约而同地躬身回道,声音整齐划一,他们都是宦海浮沉多年的老臣自然清楚这个时候应该说什么话。

宣德帝闻言嘴角闪过一丝嘲讽的笑意,别看现在这些大臣们一个个向太子表了忠心,可私下里打什么主意谁也不知道,或许不久后就能在朝堂上分辨出他们谁是真心,谁又是假意。

“你们退下吧,朕累了,想跟太后和皇后待一会儿。”宣德帝现在没有心情理会朝堂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只想多陪陪家人,不动声色地说道。

“皇上万福金安,臣等告退。”杨士奇和张辅等人连忙向宣德帝行礼,躬身退了出去,房间里剩下宣德帝和张太后、胡皇后、孙皇后、太子以及一些重要的妃嫔和皇子、公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