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541

分节阅读 54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料专营权同时又在九州商会权势很大,故而那些受盘剥的布商唯有忍气吞声,得过且过。

刘仁在账册里还夹了一封绝笔书,上面特别指出不仅九州商会的布商,其他的像米商、盐商等商人,已经全部加入了九州商会,这就使得交趾地界上的商人不得不屈服于向陈天远这种九州商会权贵人物的淫威下。

而刘仁正是因为得罪了陈天远,随之被陈天远设计,落得一个倾家荡产的地步,陈天远的做法很简单,先是找人向刘仁订购大批布料,然后撕毁与刘仁先前签订的供货合同,迫使刘仁不得不向那名订货的买主赔付了大量的赔偿金,进而破产。

之所以会有绝笔书,按照刘仁在绝笔书上的说法是李云天权势滔天,他担心自己进京告御状会有不测,故而留下此绝笔书为证。

绝笔书前半部分并没有什么值得赵慕宇惊讶的地方,无非就是痛诉九州商会在交趾商界横行霸道、仗势欺人,这些他早已经习以为常。

真正令赵慕宇感到惊愕的是绝笔书的后半部分,刘仁痛责李云天横征暴敛,鱼肉百姓,这令他感到无比诧异以至于当堂“失态”。

按照刘仁的爆料,李云天由于掌控着交趾的军政大权,因此在交趾设立了种类繁多的税收,而且税率之高简直骇人听闻。

赵慕宇之所以被触动,是因为刘仁在绝笔书中列下了交趾商税的税率,税率高得令他倍感震惊。

交趾的税收与大明两京十三省不同,不仅农业税采用了“摊丁入亩”,而且商业税也没有采用实物税,而是折算成了银税,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税银。

其中,只有冶铁业的税率要低于两京十三省,其他的行当的税率皆要高于两京十三省,按照刘仁的解释冶铁业的税率之所以比较低,是因为冶铁业几乎都被九州商会的陈家和郑家把持,因此李云天特意调低了税率以保障他们的利益。

依照洪武二十八年的定制,明太祖下令罢除各处官冶,允许私人自由采矿冶炼,按产量纳税三十分之二。

也就是说,冶炼出来的三十斤生铁中两斤交给官府当做税,其余的二十八斤生铁归冶炼者。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实行“一条鞭”税法以前,税收并不是用银两来交纳的,而是经营什么行当就拿什么行当的东西来交税,简称实物税,也叫物税。

这就使得各级官吏在收这种实物税时趁机挑肥拣瘦,从中牟利,是官吏们捞钱的一个重要手段。

李云天对交趾的税收进行了改革,将物税折算成银两来交纳,既简洁明了,同时也避免了税官仗着手里的权力鱼肉百姓。

按照大明两京十三省冶铁业三十取二的税收政策,换算成税率的话就是6。7,而交趾的冶铁税率则为5。

而且,交趾的冶炼业与两京三十省不同的是,向民间开放金、银等贵金属的冶炼,按照刘仁的说法那些能开采金、银的商贾莫不与李云天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李云天把税率定为了60,但偷税漏税现象非常严重,隐瞒下来的金银都被那些商人给瓜分了,贪腐之严重简直触目惊心。

至于像布匹、粮食等常用物资,交趾的商税定为了李云天将常用物资的商业税收定为10,而两京十三省的商税是三十税一,换算成税率就是3。3。

换句话来说,交趾的商税是两京十三省的三倍。

至于盐和茶叶等国家专营物资,与金矿和银矿的情形一样,李云天也将其开放给了商人运贩,虽然李云天也将税率定为了60,但这依旧是掩人耳目而已,偷税漏税现象依然严重

另外,丝绸虽然不是国家专营物资但由于其属于市场上紧俏的稀缺奢侈品,故而交趾的税率中单独将其征税,课税30。

由于交趾地处偏远再加上荒芜贫瘠,因此朝堂之上很少有人关心交趾的事情,至于注意到交趾商业情况的官员就少之又少。

因此,纵然赵慕宇见多识广,当目光落在那一连串远超大明两京十三省的税率上后还是大吃了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交趾的税率竟然如此之高,而且还向商贾们开放了金矿、银矿和盐茶等国家专营物资的运营权,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说到底,古代由于通讯不发达,再加上商业被士大夫阶层所轻视,京城的官员们谁吃饱了撑的去关注交趾的商业,尤其像赵慕宇这样的高官权贵每天事务繁忙,更不可能去了解交趾的事情。

如果单从税率上说的话,李云天确实可以算得上是“横征暴敛,鱼肉百姓”,这使得赵慕宇感到非常意外,他认为李云天并不是一个贪婪之徒,否则绝对不会在交趾和辽东战场生数次以身犯险,可怎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不过,赵慕宇又不得不相信刘仁在绝笔书上的所言,因为刘仁提供的税金印信不仅包括布料,而且还有米、盐和茶等等。

或许是为了确保那些米、盐和茶等税金印信主人的安全,刘仁将税金印信上表明主人身份的部分都给剪去,只留下征税的部分,上面有着详细的税率。

值得一提的是,交趾的税金印信与大明两京十三省不同,是特制的纸张,上面写有交税人的名称、数量、税率、金额以及时间等等,一式三联,总督府、地方税司和商贾们各自保留一联,以备查账。

而两京十三省的税金印信则比较简单,通常开个条子上面盖上印章就可成为交税的凭证,交税者则在税官提供的完税账册上的名字下方按手印,由此一来就给那些税官提供了上下其手的机会。

“镇国公,你看看这些印信是否由交趾的课税司所发。”赵慕宇翻看了一些刘仁留下的那些证据后,沉吟了一下让人把那些税金印信拿给了李云天,想让李云天来辨别真伪,毕竟大堂上除了李云天外的人都是第一次见到交趾的税金印信,根本无法知道真伪。

第772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赵大人,本公涉及此案恐怕不方便鉴别这些印信,赵大人还是另请高明吧。”李云天接过那些税金印信翻阅了一番,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不动声色地向赵慕宇说道。

在李云天看来,那个策划了刘仁一案的幕后主使者好像非常痛恨自己,否则的话也不会想方设法地诋毁自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