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528

分节阅读 52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明前主上殿下将民女召进了宫里,赐予了民女父兄堂上官的职位。”

柳真此时已经被李云天透露的消息震撼了,大明的强大简直令朝鲜王国望尘莫及,于是犹豫了一下后咬着嘴唇向李云天说道,“主上殿下想让民女从国公大人这里打探大明会如何对我国。”

“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李云天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他早已经猜到柳真要跟他说这件事情,否则不会如此着急要跟他单独相处。

当然了,柳真不会是想从他那里套取情报,而是对朝鲜王的要求感到十分无奈,因袭向他求援。

“民女只想知道该如何回复主上殿下。”柳真忽闪了一下明亮的双眸,冲着李云天嫣然一笑。

“太祖皇帝曾经定下了十五个不征之国,只要朝鲜王能安分守己,恪尽职守,那么大明这些年将休养生息,不会轻启战端。”

李云天见柳真把问题又推给了自己,于是笑了笑后意味深长地说道,“况且,朝鲜国天寒地冻,土地贫瘠,民生凋敝,大明对其可没有兴趣,倘若占之反而是一个得不偿失的累赘。”

“民女知道如何回复主上殿下了。”柳真的双目顿时闪过惊讶的神色,怪不得李云天要向她透露大明准备扩建皇城的事情,原来大明以后将休养生息,自然不会轻易发动战争,由此看来李云天已经猜到了她的用意,随后柳真回过神来,微微一笑后娇声向李云天说道。

其实,柳真并不关心大明如何对待朝鲜王国,她一个妓生出身的升斗小民根本就够不着这种军国大事,再加上朝鲜王国是大明关系密切的藩属国,而大明被敬为天朝上国,朝鲜王国的百姓对大明颇为向往,有些人死后立碑甚至以“大明朝鲜国”自称。

因此,如果朝鲜王国能并入大明,那么对朝鲜王国的百姓们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不过如此一来对柳真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她的父兄之所以能被朝鲜王破格晋升为堂上官,正是因为朝鲜王看中了她与李云天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将其父兄作为人质留在了身边进行威胁,倘若大明进攻朝鲜王国的话那么朝鲜王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他们。

幸运的是,柳真还有李云天可以依靠,如果大明真的攻打了朝鲜王国的话,那么她相信李云天肯定不会对她见死不救,而以李云天的才华必定能想出办法救出她的父兄。

第753章 扩建京城

第二天一早,李云天被宣德帝召进了宫里议事,随同李云天一同觐见的还有张辅、杨士奇和蹇义等朝廷的重臣。

宣德帝的脸色苍白,在东暖阁的暖榻上不停地咳嗽着,使得现场的气氛变得非常压抑,谁都看起来宣德帝现在的状态非常不好。

“北元兵围困北平城时,城外的店铺民居毁坏甚重,时至今日才恢复了元气。”

等商议完了军国大事后已经是晚上,宣德帝让御膳房给李云天等人准备宵夜,趁着众人用餐的时候一边咳嗽着一边说道,“如今城外百姓日益增多,朕准备扩建外城,既可作为内城的屏障也可护百姓安危”

现场众臣闻言不由得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相互间诧异地对视了一眼,如今北京城虽然承担了大明京师的义务,但是它却不是大明正统的京师,因为洪熙帝驾崩前所做的事情就是迁都南京城,而且临死时依旧牵挂迁都事宜。

与南征北战、驰骋疆场的永乐帝不同,腿脚有疾的洪熙帝并不赞同“天子守国门”,认为京城距离鞑靼和瓦剌太近,否则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再加上南京城比北京城繁华富庶,因此这才想要迁都南京城。

而宣德帝自小跟随永乐帝长大,因此磨砺出了坚强的秉性,自然认同永乐帝“天子守国门”的军事战略,南京城固然繁华但是会使得文武大臣陷入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这绝对不是他所愿意看见的一幕。

因此,宣德帝登登基后并没有继续进行迁都的事情,但是他又不好违背洪熙帝的遗诏,故而就采用了一个回旋的办法,将北京城作为“行在”,也就是天子驾临的地方。

为了与南京的部院衙门相区别,同时也是表明宣德帝履行了洪熙帝的遗诏,北京城的各大部院衙门的大印于是发生了变化,从“大明某部”变成了“行在某部”,意味着北京城已经不是大明的京师,只是宣德帝驾临的地方。

例如,吏部的大印就从“大明吏部”变成了“行在吏部”。

本来,北京城里的文武百官都想迁都到繁花似锦的南京城,可宣德帝登基后面临汉王的威胁,朝廷中支持宣德帝和支持汉王的势力明争暗斗,再加上汉王很快就发动了叛乱,故而迁都的事情也就耽误了下来。

后来相继发生了交趾叛乱、两淮盐道的贪墨案以及北元的进犯等重大事件,使得朝廷里的大臣没有心思讨论迁都,谁都看出来宣德帝并不想去南京城,因此也没人再提迁都的事情去触宣德帝的霉头。

如今宣德帝提出了扩建北京城一事,虽然他并没有说将要把北京城作为大明的京师,但无形中已经用实际行动否决了洪熙帝的遗诏。

虽然现场的文武百官感到惊讶,但是没人出言反对,因为宣德帝并没有明说把北京城定为大明京师,只是从安全和需要的角度来扩建北京城。

而且大家都很清楚,宣德帝绝对不会下诏否决洪熙帝迁都南京的遗诏,只会用遗诏来让太子中止迁都的事情,如此一来太子就不会背负违背遗诏的名声,朝中也没人再敢提及此事。

“北平城扩建一事非同小可,不可一蹴而就,朕把此事交给诸位爱卿,望诸位爱卿明年能完成扩城的筹备事宜。”宣德帝见现场的众臣被他说的话吓了一跳,随后吸了一口气,郑重其事地说道。

“臣等遵旨”在座的众位文武众臣闻言纷纷向宣德帝一躬身,异口同声地说道。

自从李云天开辟了与南洋的海外贸易以及查抄了两淮盐道的那些涉案的官吏富商后,虽然经历了与鞑靼、瓦剌的战争,但大明的国库依旧充盈,故而扩建北京城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说白了,李云天通过与南洋的海外贸易和交趾、广西的商业源源不断地给大明赚取着税收,使得宣德帝有了扩建北京城的底气。

时至今日,交趾和广西两地的商业在李云天的推动下迅猛发展,每年已经能给大明国库上缴近百万两银子的税收,堪称是一个奇迹,要知道交趾和广西可是大明百姓眼中尚未开化的蛮夷之地。

李云天的脸色显得十分平静,在现场的众位大臣中,他是唯一一个知道宣德帝想要扩建北京城的人,并且已经参与到了北京城的扩建中。

鞑靼和瓦剌围攻京城的时候,京城城外的民居商铺受到严重破坏,故而宣德帝把善后事宜交给了李云天,让李云天主持战后的恢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