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505

分节阅读 50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洪武七年内附,为安定王封地,永乐四年移居昔儿丁;

阿端卫:元朝时属撒里部畏兀儿,洪武七年分设阿端部,洪武八年置阿端卫,洪武十年废,永乐四年复置阿端卫,宣德七年徙治贴儿谷;

曲先卫:元朝时为曲先答林元帅府,洪武初年内附,当年置曲先卫于阿真,洪武十年后废入安定卫,永乐四年复置曲先卫于药王淮;

赤斤蒙古卫:元朝时属沙州路,洪武十三年内附,不过很快被北元占据,永乐二年蒙古一部百姓再度内附,永乐帝置赤斤蒙古千户所于赤斤站,永乐八年升置赤斤蒙古卫;

沙州卫:元朝时为沙州路治,永乐二年蒙古一部百姓内附,永乐三年置沙州卫,宣德七年迁居苦峪;

罕东卫:元朝时为罕东,洪武二十五年后相继内附,洪武三十年置罕东卫,值得一提的是宣德年间罕东卫占据了沙州,迫使沙州卫迁徙。

在关西七卫中,哈密卫在明代西北地区的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哈密自洪武二十三年兀纳失里遣使来京城朝贡以来,就与大明展开了密切的政治和经济联系。

到永乐年初,永乐帝设立哈密卫,册封了哈密忠顺王和忠义王,哈密则每年循例遣使来京城朝贡,故而被纳入大明的疆域中。

大明借哈密欲收到“断北狄右臂,破西戎交党,外联络戎夷,内蕃屏甘肃”的功效。

之所以大明不愿意攻取西域,不仅因为西域地处偏远大军征伐不宜,以及西域诸国和诸部之间常年攻伐拥有很强的战斗力,还与大明的边防政策有关。

总结起来可以归为三点:

一,大明的战略重点是在九边,具体在蓟州、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对付北方的鞑靼和瓦剌,明朝自洪武年间在九边屯兵一百余万,而西域远离大明京畿,故而并非战略要点。

二,西域地域偏远,地形复杂,大明多次与哈密在哈密卫进行拉锯战,但是由于明军长途作战,再加上周边鞑靼、瓦剌等势力的干扰,故而明军无法将其消灭,更别提关西其他的势力。

三,自大唐天宝年间恒逻斯之战后,中原王朝对西域控制力不从心,遂导致西域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的陷落,后来虽然有张议潮收复甘凉十一州,无奈大势已去,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控制力越来越弱。

况且,西域与大明内陆相比就是荒芜之地,大明立国后一直忙于跟北方的鞑靼、瓦剌作战,没有精力去管理西域,再加上当地的部族已经建立了各自的政权,因此大明要想控制西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故而设立了关西七卫来羁縻统治,兀良哈三卫也算是羁縻统治。

所谓的羁縻统治,是唐朝以来的中原王朝对边疆多部族地区的一种统治方式,羁縻区不同于藩属国也不是正式行政区,中原王朝通过委任当地部落首领对这一地区实施统治,既不设立行政机构也没有驻军。

第721章 西域方略二更

在西域,除了关西七卫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东察合台汗国,其次就是柳城、火州和吐鲁番等小国。

柳城:元朝时为柳城万户府,永乐五年开始朝贡。

火州:元朝时为哈喇火州总管府,永乐五年开始朝贡。

土鲁番:元朝时为土鲁番万户府,永乐四年开始朝贡。

即便是东察合台汗国,其疆域和势力也分为三部分:

一是亦力把里本部,东起北塔山,西到塔什干,北界额敏河至巴尔喀什湖一线,南包天山山脉;

二是杜格拉特部领地,包括塔里木盆地周围,帕米尔高原及其以西费尔干地区;

三是畏兀儿部地,即吐鲁番盆地,值得一提的是,畏兀儿人唐朝时期称作回鹘人。

像那些夹杂在大明与东察合台汗国的效果一样,吐鲁番、火州和柳城既臣属东察合台汗国,也朝贡于大明。

因此,关西七卫对大明来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止西域各势力向东渗透,其作用至关重要。

其实,大明在洪武时期本有机会在西域建立稳固的地方政权,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明太祖对北元发动的岭北之役。

洪武五年,明军再次北伐北元,旨在完成汉唐所未完成的历史功绩,永清蒙古大漠,由于这次北伐主战场发生在岭北和林,因此历史上便称之为“岭北之役”。

明军此次北征兵分三路,明太祖令威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出中路;曹国公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出东路;宋国公冯胜为征西将军,出西路。

按照计划,徐达率明军主力引诱北元主力至近边作战,左副将军李文忠率东路军奔袭北元朝廷,征西将军冯胜率西路军迷惑和牵制西北蒙古诸王,配合中路军作战。

三路大军中徐达的中路军是主力,东路李文忠军是奇兵,西路冯胜军负责牵制任务。

中路军面临的是遭遇战,以歼灭蒙军主力为战略目的,是决定本次战役能否成功的重点与关键。

东路军与中路军不同,并不以军事作战为目的,而旨在中路军的掩护下,以实现消灭北元汗廷为政治目的。

而西路军是三支军队中战略地位最轻的,只是一支起牵制作用的侧面部队,其承担这两大任务,一是占领甘肃,二是牵制甘肃蒙古势力防止其东援扩廓帖木儿军。

为便于西路军更好地实施掩护任务,冯胜的将印名号上与以往不同。

徐达佩“征虏大将军印”,李文忠佩“左副将军印”,而冯胜却不像洪武三年北伐时佩“右副将军印”,改佩“征西将军印”,有意将其与其他两路明军相区分。

对此次北伐,大明上下信心十足,可战事的进展出人意料,进入蒙古大漠后,徐达的中路军在岭北和林遭遇惨败,而李文忠军因为缺少中路军的掩护不得不陷入孤军作战的困境,伤亡惨重。

西路军由于没有进入大漠,而是在甘肃执行任务,因此并未受到中路与东路战事的影响,反而获得了重大胜利,几乎占领了甘肃行省全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