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379

分节阅读 37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两百多人是大明皇族和勋贵子弟,另外六百人是李云天从骁武军中提拔的,与通过武举考试的人一同进入讲武堂学习。

时至今日,讲武堂二期学员已经顺利完成了课程,他们将于一期学员一起被授予军衔和军刀。

与第一次讲武堂学员招收不同,由于当时李云天在交趾接连取得了安梁县城、落叶坡和谅江府三场大胜,故而讲武堂第二次武举考试在两京十三省内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去报考,充分保证了生员的质量。

而且,大明的皇族和勋贵也因为那三场大胜改变了对李云天和讲武堂的看法,很多人将嫡子送进了讲武堂。

尤其是朝中的那些勋贵,更是叮嘱进入讲武堂的子弟要守规矩,千万不要在讲武堂惹事,以免被赶出来。

作为大明的高级武官,勋贵们自然是清楚李云天交趾平叛的险恶,可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在短短的时间里就用那些残兵叛将酣畅淋漓地打了三场胜仗,逼得交趾叛军不得不退回交州府采取守势。

很显然,李云天的军事才华超出了朝中勋贵们的想象,即便是英国公张辅在公开场合也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李云天军事才能的欣赏和肯定。

自从李云天在交趾取得了三场大胜后,在勋贵们看来他已经在交趾站稳了脚跟,这意味着李云天度过了在交趾最困难的时期,因此纷纷看好李云天能取得交趾平叛的最终胜利。

而一旦骁武军成功平叛,李云天肯定会得以加官进爵,讲武堂的规格也会水涨船高,在李云天的推动下十有八九会成为大明武官的最高学府。

故而那些勋贵让家中子弟进入讲武堂既是给李云天这个面子,同时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炫耀,毕竟谁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被边缘化。

其实,面对这种情形最开心的并不是李云天,而是宣德帝。

宣德帝虽然信任李云天,但更希望看见骁勇善战的骁武军中有皇族和勋贵子弟执掌兵权,这样一来他也就能更放心,防止骁武军因为李云天而尾大不掉。

第543章 授衔

“皇上驾到”

就在讲武堂大校场上那些学员兴致勃勃地谈笑着的时候,一个有些尖锐的桑声从大门处传来,只见李云天和福王、张辅、周征等人簇拥着宣德帝走来。

见此情形,原本还声音嘈杂的大校场顷刻间鸦雀无声,学员们纷纷自动整理着队列,很快就排出了一个个整齐的方阵。

由于这是讲武堂的第一次毕业典礼,李云天当然希望办得隆重热闹,因为他不仅请来了京城的勋贵,而且还搬来了宣德帝。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当宣德帝在大校场前方搭起的一个高台上的龙椅落座后,校场上的学员们不约而同地跪在了地上,口中高喝着行了跪地礼,这是讲武堂的最高礼仪,唯有对皇帝才行此礼。

“平身。”听着耳旁响起的排山倒海的声音,宣德帝满意地扫视了一眼英姿勃发的台下学员,微笑着虚空一抬手,对学员们的精神面貌非常满意。

“谢皇上”学员们齐声回道,纷纷从地上起身,神色恭敬地抬头望着宣德帝,眉目间闪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

“镇武侯跟本官说过,讲武堂走出来的武官都会成为大明军中的栋梁之才,朕当时觉得镇武侯有些夸大其词,不过交趾一战证明了镇武侯所言非虚,讲武堂的举子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为交趾叛乱的平定下了赫赫战功。”

面对着台下两千多名凝神望着他的讲武堂学员,宣德帝本想坐在龙椅上训示,不过随后他就改变了主意,起身走到了台前,微笑着向那些学员说道,“朕得知此事后心中甚慰,希望诸位不要辜负了镇武侯对你们期望,给朕开疆守土,永固我大明江山”

“皇上安心,臣等必将牢记皇上教诲,驰骋疆场,马革裹尸”宣德帝话音落后,李云天快步走到了宣德帝身旁,冲着他一拱手,中气十足地躬身说道。

“驰骋疆场,马革裹尸”台下的学员们闻言,齐刷刷地向宣德帝一躬身,声音洪亮地高声喊道。

“好,朕拭目以待,等着你们为大明再立新功。”宣德帝不由得笑了起来,沉声向大校场上的学员们说道,言语中显得颇为意气风发,他也想象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那样开疆拓土,成为大明一代明君。

张辅和周征等勋贵闻言不由得对视了一眼,眼神中显得颇为惊讶,他们已经敏锐地从宣德帝的言语中听出了一丝杀戮之气,看样子年轻的宣德帝并不想仅仅守着祖上打下来的江山。

宣德帝训示完后,九名在平定交趾的战事中立下大功的讲武堂一期学员排成一列纵队依次登上了高台,宣德帝亲自将他们的军衔和军刀给了他们,这对他们而言可是莫大的荣幸。

这九名讲武堂一期学员都被授予了中校军衔,是所有学员中军衔最高的,其中两人是大明皇族子弟,两人是勋贵子弟,剩下的五人是通过武举复试的举子。

这九个人看似是依照军功选出来的,其实却另有玄机,因为两京十三省武举举子人数不仅要多于皇族勋贵子弟,而且作战时的勇猛也不逊于那些勋贵子弟,可李云天却让双方的人数平分秋色,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很显然,李云天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这里面不仅仅有军功的因素在内,还要考虑到政治层面的因素,只有皇族勋贵的子弟在骁武军中执掌足够的兵权,那么宣德帝才会安心让他率领骁武军。

给九名一期学员授完衔后,宣德帝就在福王、张辅和周征等人的簇拥下饶有兴致地参观起了讲武堂的校舍和各种训练设施,将剩下的授衔交给了李云天,毕竟他是大明的天子,能给那九名学员授衔已经是无上的恩典,而其他学员无法享受这种待遇。

讲武堂和骁武军的校舍、训练设施以及伙房都与卫所军队不同,尤其伙食待遇更是卫所军队望尘莫及,这也使得讲武堂的学员和骁武军的士兵一个个身强体壮,身体素质冠绝大明军队。

趁着宣德帝在讲武堂参观的时机,李云天率领着众位教官给一期和二期的学员授衔,并将刀柄上刻有编号的银柄银鞘的秀春刀发给他们。

按照规定,授衔仪式结束后这些学员们将各奔东西,前往骁武军在各地的军队中任职,故而李云天晚上召集讲武堂的教官和学院喝了一顿散伙酒。

由于众人在一起好几年时间,相互间已经建立了真挚的情感,有些还是战场上生死与共的兄弟,现在猛然间就要分别也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才能相见,故而不少人伤感之下喝得酩酊大醉,现场哭声一片,使得李云天的眼眶不由得有些发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