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359

分节阅读 35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国,他要是就这么纳了吴倩的话,那么在那些有心人看来难免有私通藩国之罪,以后少不了又会有一番波澜,故而向宣德帝请旨。

只要宣德帝赞同这门亲事,那么李云天也就有了一道杀手锏,届时有人想兴风作浪的话,这道杀手锏将给对方致命一击。

五月中旬,宣德帝同意李云天纳吴倩为妾的谕旨送到了李云天的手里,本来李云天将此事惊动了宣德帝,按照常理来说宣德帝应该给李云天和吴倩赐婚才对,可是现在由于占城的形势复杂,宣德帝也就低调处理了这件事。

有了宣德帝的这道谕旨李云天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正大光明地纳了吴倩,现在他就等着占城传来捷报,届时就能松上一口气。

六月初,多格萨从多海城传来了消息,让李云天南下前来多海城,他已经准备好了李云天与吴倩的亲事。

李云天接到这个消息后不由得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虽然多格萨没有明说,但很显然他和隆德斯已经协调好了占城国内上层社会的关系,使得德恩安王子能启程入京献将占城归入大明的奏表。

第二天一早李云天就启程,从交州城赶向了建昌府的建昌港,他将在建昌港乘坐海船前往多海城,理由是视察扩建后的多海港。

自从明军去年在多海港登陆后,李云天就下令扩建多海港,使得原本就庞大的多海港的规模扩大了一倍有余,而且明军在多海港修建了一个军营,驻扎有两千人,以保护港口的安全。

李云天的到来使得多海城轰动了起来,经过一年多的恢复这座被交趾叛军蹂躏的城市终于再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与先前不同的是城里多出了许多大明的商人,经营着各项生意。

在李云天抵达多海城的第五天,他和吴倩的亲事在城里盛大举行举行,多海城的军政大员悉数到场,现场很是喜庆和热闹。

六月底,德恩安王子亲自率队乘坐停在多海港的大明海船前往大明,准备前去圣前向宣德帝献表,请求宣德帝允许占城国并入大明。

在李云天有些焦躁的等待中,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转眼间就到了腊月,就当他以为宣德帝接纳占城加入大明版图的圣旨要在年后才能抵达占城时,大明的使者忽然带着宣德帝的圣旨乘海船来到了多海港。

宣德帝已经同意了德恩安王子的奏请,接纳占城并入大明,下旨让李云天负责相关事宜,将占城并入交趾。

对李云天来说这个任务实在是太简单了,经过两年的苦心经营占城的局势已经牢牢地掌握在了他的手里,占城各州府衙门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由他任命,不仅听从他的命令行事而且还正常运作。

所以他现在所要做的事情不过是向占城百姓宣布宣德帝的圣旨,从法理上来管辖占城的军政事务而已。

本来李云天还想着在占城坐镇一年半载,可是宣德帝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就在过年前他又收到了宣德帝的一道圣旨,让他年后立刻班师回朝,如今交趾的叛乱早已经被消灭骁武军也该回京城接受宣德帝的奖赏。

因此,宣德六年的元宵节过后李云天率领着两万骁武军踏上了回京的归途,离开了他生活了三年多的交趾,沿途交趾州府的百姓们无不夹道相送,交趾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第514章 凯旋而归

宣德六年,五月初一,北京城德胜门外人头攒动,彩旗招展,锣鼓喧天。

依照宣德帝的谕令,太师张辅率领内阁和军阁阁员在城外迎接交趾平叛大军班师凯旋。

由于平叛大军尚未到达,现场的官员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笑着,议论着宣德帝这次会如何奖赏立下大功的李云天。

李云天不仅在交趾战场力挽狂澜,反败为胜,一举歼灭了交趾叛军,而且还出人意料地使得占城兵不血刃地并入了大明的疆土,既有平叛之功也有开疆拓土之功,为大明立国来绝无仅有之事。

毫无疑问,李云天这次肯定会被宣德帝加官进爵,只是不知道是进封国公还是侯爵,为此京城的赌场还开了赌盘,赌李云天这次是封侯还是封公,参与者甚众。

内阁首辅杨士奇和忠国公周征的身边聚满了人,两人一个是李云天的恩师,另外一个是李云天的岳父,可谓是李云天最亲近之人,自然受到了众人的恭维和吹捧。

值得一提的是,自明代起,凡是从京城出征或者班师之部队,其出城和入城需要遵守朝廷的定制。

北京城北面有两座城门,一座城门是德胜门,另外一座是安定门,出征的部队走德胜门,意喻“出兵得胜”,班师的部队走安定门,意喻“天下安定”。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北方按照星宿属玄武,而玄武主刀兵之事,故而军队自然要从北门进出。

“来了”就在众人谈笑风生的时候,一个惊喜的声音忽然从人群中响起,人们于是纷纷伸长了脖子望向只见远处的官道,只见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个小黑点。

随着小黑点的临近,人们看清楚了,是一面迎风招展的大旗,如果大家没有猜错的话那就是骁武军的军旗。

说起来,骁武军的军旗与大明卫所部队的军旗不同,上面并不是绣着统兵将领的姓氏,而是绣着骁武军各级部队的编制。

在古代的军队中,各支部队的军旗以统兵将领的姓氏来进行区分,例如,统兵将领姓“李”的话,军旗上就会绣有一个斗大的“李”字。

然而玄武军则不一样,军旗上不绣统兵将领的姓氏,而是绣着其属的编制,例如“骁武军白虎团”、“骁武军青龙团”、“骁武军朱雀团”和“骁武军玄武团”。

这并不是李云天想要刻意与众不同,而是在刻意弱化统兵将领对所属部队的影响,明确告诉士兵们他们是骁武军的人,而不是那些统兵将领的私兵。

而且,李云天特别忌惮骁武军未来说成是“李家军”,虽然听起来这个名字听起来比较拉风,但实际上这却是找死的节奏。

有一句话说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明的军队自然属于皇帝,皇帝岂能容忍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出现忠于他人的军队

例如,南宋名将岳飞,其麾下十数万军队被人们称为“岳家军”,骁勇善战,使得金人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表面上看起来金人是在赞叹岳家军的战斗力,但是又何尝不是在离间岳飞与宋高宗之间的关系,使得宋高宗对岳飞心生忌惮

当年岳飞朱仙镇大捷后,宋高宗连发十二道金牌向岳飞下达了班师的诏令,虽说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但岳家军当时势力之强以及岳飞名声之盛无疑成为了宋高宗的一块心病。

据史料记载,岳飞接到宋高宗班师的诏令后并不愿意执行,愤惋泣下:“十年之力,毁于一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