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272

分节阅读 2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时才想起怜香当年不仅是醉月阁的头牌,同时也是一名才华横溢的才女,否则岂能成为醉月阁力推的头牌

“小民拜见爵爷”就在李云天饶有兴致地看着册子的时候,一对四五十岁的中年夫妇在怜香二哥和二嫂引领下快步走了进来,冲着他就跪了下去。

“快起来,这是家里,毋须行此大礼”李云天见状立刻意识到那对中年夫妇是怜香的父母,连忙起身扶起了两人。

怜香的父母本已经睡下,怜香的二哥和二嫂见来了贵客,于是就把两人喊了起来,前来见李云天。

在怜香的二哥和二嫂看来,李云天比陈公子无疑重要千百倍,陈公子不过是权贵子弟而已,而李云天可是不折不扣的权贵,是与陈公子老爹一个级别的人物,两人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年纪轻轻就已经得以封爵,仕途无可限量,远比陈公子的老爹得圣宠。

更何况,李云天身后还有杨士奇和周征两大后盾,即使是陈公子的老爹陈侍郎也不敢招惹李云天,更别说陈公子了。

其实,怜香的二哥和二嫂对陈公子之所以另眼相待,私下里有着极其重要的原因,两人想通过陈公子获得盐引,进而使得怜香在扬州的大哥从中牟利。

怜香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大哥在扬州做生意,二哥在京城照顾父母,姐姐嫁给了苏州府的一个大户人家当妾室,弟弟在明新会馆里边学习边做事。

虽然怜香是在京城的醉月阁出道,但她却是苏州人,自由在扬州城的一家青楼里接受培训,后来被醉月阁老板挑中,故而来到了京城。

怜香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当年家里实在是太过贫寒,不得已卖了她。

等怜香在醉月阁站稳了脚跟,就陆陆续续给家里寄去了不少钱财,他大哥本是一个商号跑腿的伙计,后来拿着她给的钱财跟着别人做起了生意,二哥、弟弟和父母则在怜香在京城买了宅子后一起搬了过来。

作为在商号里混了近二十年的一名老伙计,怜香的大哥自然知道大明最赚钱的生意就是贩盐,可是盐商有盐商的规矩,像他这种无根无基的人根本就无法涉足其中。

怜香的二哥听其说过盐务上的事情,故而铭记在心,因此当陈公子出现后他对陈公子异常热情,想要搭上陈公子的这条线来踏足盐商的圈子。

可惜的是,陈公子时运不济,竟然遇上了来头和背景都要比他深厚的李云天,唯有铩羽而归。

不过怜香的二哥却并不感到懊恼,因为在他看来李云天比陈公子可管用多了,如今陈公子无意中冲撞了李云天,而怜香与李云天关系密切,要是能善加利用这一点的话,那么届时陈公子将乖乖地帮他做事。

第384章 交趾战报

由于怜香一家人都来陪李云天,因此当李云天吃完宵夜的时候已经是午夜。

怜香立在门口处,痴痴地望着骑着马消失在夜色中的李云天,眼神中充满了黯然,她二嫂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幕,脸上不由得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六月初,李云天好不容易去了一趟都察院,参加都察院的一次议事,商议都察院到京城各大部院的刷卷事宜,查阅各大衙门的案卷卷宗。

虽说李云天也是都察院的御史,不过自从讲武堂成立后他来都察院的次数就屈指可数。

说起来,在李云天考入翰林院成为翰林侍读前,都察院御史一直是他的文官正职,而且还是唯一的一个文官职务。

至于说庶吉士,则只是一个荣誉头衔而已,并没有品阶,不是大明官场的正式职务。

自从成为了翰林侍读,李云天曾经想辞去他御史的职务,毕竟翰林侍读和监察御史是大明官场上最重要的两个官职,只不过宣德帝没有恩准。

虽说都察院的御史和翰林院的翰林都是言官,但御史主掌督察百官,翰林则是皇上身边的近侍,双方的职责不同。

宣德帝既希望李云天能作为近侍给他出谋划策,同时也希望用李云天来督察文武百官,故而让他身兼了两个职务。

这次都察院在京师各大部院衙门刷卷,李云天由于讲武堂的公务繁忙,像去年一样依旧没有参加。

不过与去年不同的是,讲武堂这次也要被列入都察院刷卷的对象,毕竟讲武堂和讲武堂的京郊大营都耗费了不少资金和物资,需要都察院来进行监察。

李云天对此并不介意,这是都察院的职责而已,他完全能够理解。

况且,讲武堂和讲武堂京郊大营的账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也不怕都察院的人来查。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刘观非常给李云天面子,让与李云天同科的谢恒和另外一名新晋御史前去讲武堂刷卷,摆明了就是不想招惹李云天。

对此李云天感到颇为无奈,他根本就不怕御史们来查,刘观如此一来的话反倒显得讲武堂成为了都察院的禁区似的。

李云天并不想承刘观的这个情,免得被御史们误解,因此就主动以与谢恒是同科为由进行避嫌。

见李云天心意已决,刘观与都察院的右都御史和左右副都御使商议后,派遣了都察院资格最老的两名御史前去讲武堂刷卷。

晚上,李云天做东,在四方馆的酒楼里宴请都察院的同僚,既是叙旧也是联络感情。

就在众人推杯换盏的时候,李云天接到了交趾的战报,交趾的明军主力在昌江城被围,形势危矣。

原来,由于交趾到京城道路不畅,再加上交趾的叛军军事日盛,要想从交趾传回战报越来越困难。

明军在昌江城被围后,交趾的军丁李茂先等三人,冒死抄近路来到京师报信,说昌江城被围,境况万分危急。

宣德帝为了表彰李茂先三人的勇武,故而授予三人为百户,并且敕令给征虏副将军柳升,令他急速进兵援救。

此时此刻,宣德帝还不知道,昌江城已在四月中旬被叛军攻陷,王通率领着溃败的明军落荒而逃。

得知交趾的最新战报后,李云天心中不由得一阵感慨,没想到叛军已经发展到如此强势的地步,竟然敢攻击明军主力驻守的城市,看来叛军现在在交趾已经起势。

等晚宴结束,李云天送别了那些前来赴宴的御史,立刻骑上马,领着手下的护卫直奔京城的驿馆。

京城的驿馆与地方上的驿馆不同,由于负责接待全国各地来京城办事的官员,故而占地广阔,有着众多的屋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