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78

分节阅读 7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沾了血迹的水匪从酒楼里押了出来,令众人感到诧异的是每个水匪的头上都戴着一个只露两个眼睛的黑色头套。

望着被俘虏的水匪,街上响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民众的士气大振。

李云天在赵华和李大牛等人的簇拥下去了巡检司,简单提审了国字脸男子等人后就把他们关进了巡检司大牢,然后前去看望那几名受到惊吓的外地客商。

晚上,国字脸男子几个人被巡检司的军士押送到县衙大牢,就在路上,忽然遇见了一群蒙面的大汉,把押送的军士给打跑了,放出了国字脸男子等人。

这些蒙面大汉自称是王三的残部,救了人之后就离去,国字脸男子几个人慌里慌张地消失在了夜色中。

望着国字脸男子等人远去的背影,躲在一棵大树后的领头的蒙面大汉扯下了脸上的蒙面黑巾,借着天上的月光可以看见他是李大牛。

这些“救”走国字脸男子等人的蒙面大汉自然是李云天安排的,否则的话那些押送的巡检司军士岂会这么容易就被打跑。

这样一来也就有了放走国字脸男子的由头,可以把劫走水匪的罪名往王三的残部上推,李云天也算是兑现了他对国字脸男子的承诺。

表面上看起来,国字脸男子被放走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是这件事情对水匪将造成巨大的心理影响,李云天可以肯定国字脸男子等人逃回去后会被匪巢里的水匪追问他们是如何逃脱的。

水匪中的虾兵蟹将可能会相信国字脸男子如此离奇的逃生精力,不过那些头目们肯定心中另有想法,那白水镇巡检司的军士先后灭了王三和吴刀疤,岂会如此不堪一击

况且,王三的人又跟龙爷没有什么交情,吃饱了撑得去袭击押运的队伍,简直就是去找死。

既然李云天能放回国字脸男子,那么两人之间肯定是因为那些被劫持的人质达成了什么交易,即表明了李云天一诺千金,又表明他没有对水匪赶尽杀绝的意思,进而无形中就瓦解了水匪的抵抗意志。

在李云天看来,对水匪的采用张弛有度的手段才能更好地解决他们,他其实并不愿意做无谓的杀戮,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他不相信那些水匪都是不怕死的亡命之徒。

俗话说的好,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是人,只要给水匪们一线生机,届时到了生死关头谁会愿意拼命。一

第114章 鸿鹄之志

湖口县县衙后宅,书房。

李云天坐在书桌后看着手里拿着的几张纸,上面是派入龙爷匪巢的眼线传回来的消息。

书桌前方一侧的椅子上坐着杨云贵,正悠闲地在那里喝着茶,他现在不仅是刑房的司吏,还是那两名眼线的负责人。

整个湖口县,只有李云天和杨云贵知道那两名眼线的身份,即使是李满山也不知道李云天向龙爷的匪巢派了眼前打探消息。

“一盘散沙,乌合之众”放下手里的那几张纸后,李云天不由得冷笑了一声。

根据眼线传回来的情报,龙爷现在虽然人多势众,但是新加入的水匪不仅与龙爷的手下矛盾重重,而且相互间也时常争斗。

仅仅七月份,龙爷匪巢里就发生了数次打斗,死伤数十人,如果不是龙爷镇着场面的话恐怕早已经发生火并。

龙爷不是不想整编那些新吸纳的水匪,可是那些水匪也并不是傻子,在龙爷强行吞了几股水匪后,剩下的水匪于是联合在了一起共同对抗龙爷的吞并,这使得龙爷只好从长计议。

而说到龙爷这股水匪,那么不得不提吴刀疤了,作为昔日与龙爷平起平坐的三大水匪之一,吴刀疤投奔了龙爷后被龙爷安排成为了二当家,坐上了第二把交椅,也算是礼贤下士。

不过,吴刀疤的这个二当家只是名义上的,龙爷对他是倍加防备,现在吴刀疤的手上除了以前的旧部外根本就没有什么人,更别说什么实权了。

或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那些尚未被被龙爷吞并的水匪头目于是跟吴刀疤暗通款曲,私下里勾勾搭搭的,打得火热,想让吴刀疤领着他们对抗龙爷。

这已经引起了龙爷的警惕,因此暗中痛下了杀手,有几个闹得比较欢的水匪头目不明不白地就死了,这使得水匪中的气氛显得紧张而压抑。

“操之过急,欲速而不达。”

杨云贵笑着放下了手里的茶杯,龙爷的野心也太大了一些,妄想趁着王三被歼、吴刀疤落魄的时候当上鄱阳湖的水上霸主,这岂能让别的水匪心服无疑埋下了不安定的隐患。

如果是他的话那么自然是步步为营,小火慢炖,一点一点地把那些水匪收服整编,反正鄱阳湖上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对抗龙爷,何苦要一口吃个胖子

“明年是大计之年,本官可能要走了,在此之前必须要把这股水匪拿下,否则后患无穷。”李云天的眉头皱了皱,双目闪过一道寒光。

明代吏部考核官员,分为京察和外察两种。

京察是对京官的考核,包括南、北两京的官员,洪武初年定为三年一考,洪武后期定为十年一考。

外察是对地方官的考核,通常也称为“大计”,每三年一考,结果分为四等,从高到底是优异、称职、不称职和不合格。

考察优异者升迁;称职者留任或者平调;不称职者降级;不合格者黜罢。

明制,大计中黜罢的官员,将永不复用。

京察与大计制度的存在,本身目的在于奖优惩劣,使各级官员能够恪尽职守,但随着利益的争斗,逐渐沦为了党争的工具,趁着京察和大计时党同伐异,打击异己。

李云天在湖口县的这两年里不仅剿匪有功,而且惩处了县衙的贪官污吏,励精图治,九江府知府杨德民每年都把他的政绩列为“优等”上报给江西布政司。

江西布政司待大计之年时将把江西官员每年的考评上报吏部,吏部审核后肯定会给李云天一个“优异”考核结果,也就是说他将升迁。

通常来说,升迁的官员有两个地方可去,一是留在地方,在江西布政使司下属的机构任职,二是调回到京城,进入京城部院任职。

李云天当然要回京城了,他现在的首要目标是翰林院。

翰林院的翰林们是大明社会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可谓是大明读书人中精英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声名赫赫。

故而,李云天必须要在走前剿灭龙爷这伙水匪,给白水镇交易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