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山中草木深 > 分节阅读 94

分节阅读 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阿辞妈妈这么回答,更是生气了,“没钱就否要来浪费我时间,真是的,乡下泥腿子还想买什么好东西了。”

阿辞妈妈倒想否到这年纪轻轻的姑娘,来这里做生意了脾气还会这么大,到底是年轻了些,以往那些老成的营业员,即使心里看不起乡下来的,也不会在嘴上说出来,更有笑着鼓动乡下见识少的人多买一些花哨但是没用的东西回去,那才是真的狠,眼前这个姑娘却是笨了些。

阿辞妈妈也懒得跟她计较,转身就走了,既然月饼还没到,这个柜台里被单也看否成,那就不如回去了等下次再来好了,反正八月还没到,阿青结婚还要到明年呢。

阿辞妈妈绕过这个柜台,就走到了另外那边供销社的大门出口处,对面就是镇子上唯一的新华书店,以前阿辞妈妈从来不用进这里,现在么,阿辞上小学了,要不进去看看买点什么给阿辞

这边供销社里面的营业员见阿辞妈妈走了,在背后愤愤的嘀咕:“就说买否起,还否是走了,早点走才好,耽误我做生意”

旁边柜台年纪大了些的一个大叔摇摇头,他是在这里做了多年的营业员了,虽然自己是这个镇子上的人,算是居民户口,但是其实家里也有田地,上班除开余下的时间也要种田地的,自己爹娘都是农民,谁比谁出身高多少了

这周边乡村里的人,是这供销社的主要买家,虽然供销社里的货物不愁卖,但是随意的看否起人,真的不好。

对于阿辞妈妈来说,虽然不高兴被这样看不起,但是和这样的人计较也没用,还不如干自己的事去,走在街上,她想着家里很久没有吃肉了,手里还有十多块钱,买一点肉吃还是可以的,就转而沿着街道往收购站卖猪肉的房子里去,那是在靠近镇子上大桥的地方,阿辞妈妈走过去还没到桥头呢,就看见镇子大桥那闹哄哄的,等走近了看,原来这边桥下许多人在干活,这连接镇子两头的大桥原来也要新建大桥了吗

大桥确实是要建新的了,以前只过板车牛车的桥,渐渐还要承受拖拉机和偶尔的客车的经过,慢慢的桥面都有些变形了,阿辞妈妈来的这天,刚好是开工日,才放过鞭炮没多久,估计这一个秋冬到明年,周边乡村闲着的的男人都有活干了。

阿辞妈妈看了几眼就往卖猪肉的地方去,还没进去呢,里面就迎面出来了一个满脸喜气的老男人,这不就是卖猪肉的那个吗

“大伯,你这么高兴哪里去猪肉不卖了”

“你买猪肉啊里面有人在的,我家里有喜事我先回去了,你自己进去买肉吧。”大伯说完喜笑颜开的就走了。

阿辞妈妈也笑着看着他走远,这才进去买肉,这一进去,就看到了阿春,而且是面带喜色的阿春,看她红光满面的样子,过的实在是否错呢。

阿春自然也是看到了阿辞妈妈,她在潭村住了几年,当然也认识这是谁家的媳妇,是哪个小孩的妈妈,不过三才太过老实,也不怎么和大家说笑,全村的人认是都认得的,但是要说交情深的,那真的很少,阿辞爸爸的年纪比三才大了些,两个人更是没多少交情,就是认得的,晓得是一个村的人的情分,阿春在潭村的时候,注意的都是些男人,和一般的媳妇姑娘来往的也不多,这个时候见了阿辞妈妈,也就收起了喜气洋洋的笑脸,淡淡问道:“要买肉吗”

“嗯,这个地方给我切两斤肉吧。”阿辞妈妈也不喜欢阿春这个样的女人,对阿辞妈妈来说,一个女人不守妇道还抛弃孩子,那绝对是要鄙视的。

阿春就拿起杀猪刀在阿辞妈妈指着的地方剁了块肉,再拿起杆秤秤了斤两,两斤还缺了一点,阿春放下杆秤,拿刀再割了一点肉添上,这就差不多了,阿春卖肉已经是很熟练了,“呐,两斤,一块六角。”

阿辞妈妈拿了一块钱先给阿春,再拿一角钱的纸币和五角钱的给她,然后拿起阿春用笋纸娘绑好的肉放进竹篮里,转了身就走了。

阿春看着这女人走了,她自然也知道阿辞妈妈嫌弃她,可是她自过自己的快活日子,管你怎么看她呢,只要她自己开心,你不开心和她有什么关系

阿春的肚子里有了孩子了,男人总算不能纠缠她了,现在公婆也捧着她,他们家里还没孙子呢,都是孙女有什么用哦,还不是指望着她的肚皮里出个男孩,只要她生了儿子,以后的日子还不是想怎样就怎样,哼,那些想看她笑话的,就眼睁睁看着她享福吧

阿辞妈妈买了肉之后就回家了,到家也才早上八点多,还能上山去干活,中午回来的时候,抓紧时间切了肉在锅里炖上,等中午阿辞放学回来的时候,进了巷子就闻到了香味,阿辞赶紧往家里跑,她家后门开着,妈妈正在灶上忙碌,看阿辞回来了,就笑着叫阿辞去桌子上看看。

阿辞很疑惑的走过去,八仙桌上放着一个小小的铅笔盒阿辞高兴坏了,拿起铅笔盒反复的打开关上看了又看,又捧着铅笔盒给妈妈看,笑眯了眼问妈妈:“妈妈你买的呀给我买的啊”

“嗯,只要你好好读书,妈妈什么都给你买呢。”

“嗯”阿辞高兴的就知道点头了,忽然她想起了什么,抬头对着妈妈说道:“今天老师教我们怎么喊爸爸妈妈了。”

“喊爸爸妈妈”

“是啊,有时候我喊阿爹,爹爹,爸爸,喊你喊娘,妈妈,阿妈,我们老师说,书上都是写着喊爸爸妈妈的,波啊爸,摸啊妈,以后我就只喊爸爸妈妈啦”

阿辞妈妈听的只笑,好像自己小时候也学过这些拼音什么的,但是都这么多年了,哪里还记得多少。

潭村这边,以前喊父母都是喊爹娘的,喊爷爷奶奶喊爷娘的,一个娘字可以是母亲也可以变个音代表喊奶奶,第一声的娘是母亲,第二声的娘是奶奶,第三声叠字喊娘娘的,第一声的代表喊姑姑,第二声的表示喊的是奶奶有么有晕

其实阿辞还小的时候都问过,为什么要喊妈妈呢为什么不能喊别的呢哪里有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喊的,从上代人传下来就是这么喊的,世世代代都是这么喊的,到了民国到了新社会,世界在慢慢改变,一点点蔓延到封闭的小山村,一点点改变着村里的人,从长衫马褂到衬衣长裤中山装,什么都在改变。

中午吃饭的时候,阿辞爸爸坐下来就笑眯眯的看着自己老婆,阿辞妈妈被他看的莫名其妙,问道:“看我做什么”

“呐,拿去。”阿辞爸爸从裤袋里挖出一卷钱,递给站在一边的老婆。

阿辞妈妈赶紧接过来问道:“今天就发工钱了么”

“没全部给,就支了些生活费,每人都分了些,我拿的还算多的,足足三十块呢。”

“这么多啊”阿辞妈妈喜上眉头,一下有了这么多钱,中秋真是不用担心了。

“中午这样好的菜,以后钱多了,我们还能这样多吃几次肉。”

“太久没吃肉了呢。”阿辞妈妈把钱贴身藏好,等下吃完饭收拾好碗筷再去放到藏钱的地方。

“做七月半的时候,去娘那里不是吃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