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倾容女相 > 分节阅读 16

分节阅读 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点名、散卷之礼已然妥帖。”皇上满意地点点头,道:“宣主事上呈卷书。”姜海朝着钦安殿外宣喊:“宣殿试主事上呈卷书”

皇上起身背手,众大臣回头朝门而立,躬身垂首,持笏揖礼,婢女宦官跪地叩首,以示对贤士才子的敬重。

楚云卿手捧承盘,盘中为殿试学子的策问之答,缓步入殿。面对皇上和众臣惊异的眼神,楚云卿毫不躲闪,步履无声而不失稳重,昂首视前,似乎钦安殿的龙纹屏风也无法遮挡她望向远方的视线。

那种风华,令钦安殿中人似乎看到了旧年楚相呈卷入殿的威仪。更有昔日与楚相交好的大臣在心中感叹,楚家诸子,只有楚云卿真正可敬之为楚相后人。

、金殿利齿战群臣2

楚云卿端着承盘,步至百官之前,微微低头,算是行礼,道:“殿试策问卷纸悉数在此,请皇上过目。”

皇上此时有些许尴尬,他原本想让楚云卿挂着右相的职务在家歇着,谁料今日殿试她竟不声不响地去庆和殿换了自己派去的主事。可是殿试原本就该由右相主持,他也不能说什么。当日众多官员反对,是自己执意立她为相,如今可不能打自己的脸。

犹豫了片刻,皇上抬手示意楚云卿平身,道:“呈上来吧。”此一句就将此事揭过了,算是承认了由楚云卿来主理殿试。

将承盘交到姜海手里之后,楚云卿侧眼一望,见钦安殿两侧之首都没有空位。她自晋位以来就没有上过朝,自然没有她的位置。而且,她因需捧承盘进殿,也没有带手笏。

有不少朝臣见此情景,轻笑出声。如此尴尬的境地,任这新右相再跋扈也必不敢命护国大将军为她让位吧,而另一侧之首站着的,是与她齐位的左相,更不可能让她。皇上此时正专注于卷书,无暇理会她,即便是皇上看到如此尴尬的情形,也未必会替她说话。

楚云卿听到身后的轻笑,微微勾起唇角。没有她的位置才好,她才不屑于站在这些俗臣之列。楚云卿整理衣袖,经立于大殿正中,等待皇上审阅卷书。众臣唏嘘。

国礼规定,大殿之上,臣子于两侧恭立,倾聆帝王之意。楚云卿经立于大殿之中,算怎么回事

皇上翻阅几篇之后,问道:“楚卿,为何这卷书上未有姓名”说罢抬头,看到楚云卿经立于殿中,有些生气,加了一句,道:“可是爱卿初次主事,不懂殿试的规矩”

楚云卿不慌不乱,拱手为礼,道:“启禀皇上,殿试之前,皇上未循旧礼将殿礼赐于臣。故而,臣以为,皇上是想微臣在此次殿试中突破旧例。臣便命众学子将卷书和姓名分别登记,卷书上不落姓名,好让天下学子知晓皇上的公允。”

楚云卿此言似是在说卷书上无落款之事,实则是影射皇上在朝堂之上不按旧例留出右相的位置,令她尴尬之事。如此一言,皇上也不知该如何指责她失礼之事,只得作罢。

皇上翻阅完毕后,却只点出一名探花郎,久久听不见榜眼和状元的姓名。有心急的官员问起来,皇上才道出其中缘由:“这两篇文章,不分伯仲,实在是叫朕为难。姜海,将这两篇拿下去在众臣之中传阅。”姜海应下来,将两纸卷书传至众臣手中。

一篇为商论,一篇为战策。辞藻一个优美简练,一个壮阔豪迈;笔法一个端正小巧,一个粗狂潇洒;论理一个娓娓道来,一个纵横大气。众臣阅遍,争论不休,却也争不出一个结果。

皇上见听不到什么新鲜的言辞,便另辟蹊径问起立于大殿正中,身处嘈杂却心神宁静的楚云卿。皇上如此问道:“楚卿既为此次主事,理应听听爱卿的意见。”楚云卿推辞道:“微臣知晓这两篇文章分别出自谁人之手,此时若出言举荐,被有心之人添油加醋,难免成了结党营私的罪过。还是请皇上圣裁吧。”

皇上原本听许多大臣提起科考之前楚云卿频繁出入沐国公府,心中也存了疑虑。楚云卿此言一出,皇上心中疑虑虽消了几分,却也没有再问。

立于左相身侧的太子南景弘想起母后昨夜的嘱咐

殿试前夜,皇后嘱咐太子,楚云卿一向诡计多端。若是她举荐一人,那么照常理太子一党必会去支持旁人。而那个旁人,很有可能才是楚云卿真正想举荐的人。因此皇后反复嘱咐太子,务必顺着楚云卿的意来,不要坠入陷阱。

念此,太子站出来,道:“父皇必定相信楚相大人的忠心,大人不妨谈谈您的看法,也好让本宫学习学习您的高见。”

楚云卿低着头,唇角微微上扬,道:“既然太子殿下要求,臣也不好再推辞。微臣以为,两篇文章都是佳作。但是,如今天下安定和乐,连将军们平日里都研习养兵之法,甚少有官员研究战策,更别提写出如此精彩的策论了。故而,战策的执笔之人,当更为朝廷所需。”

太子听了楚云卿的话,心中了然,向皇上进言道:“父皇,儿臣以为,楚相所言有理。”

皇上知晓太子一向与众皇子不和,今日却肯与璟王妃举荐同一人,可见此人确实是才华横溢,当即点战策为状元,商论为榜眼。

半刻钟后,楚云卿依制将前三甲带进大殿,道:“状元,何肃。榜眼,李甄。探花,墨津之。叩谢皇恩。”何李刘三人叩首谢恩。

太子大惊,战策的执笔之人怎么可能真是何肃按母后的推断,商论才应当是楚云卿一心想扶持的何肃的文章才对。太子想起楚云卿在举荐战策一文之时,对他那颇有深意的一笑。这个小丫头,居然利用了他母后对她的猜忌之心,反而借自己的手将何肃推上了状元之位。

、金殿利齿战群臣3

拜礼之后,当行封赏。

皇上对着何肃道:“黄爱卿抱病多日,刑部正缺主事。爱卿既为状元,又写得出如此精彩的战策,朕便破例直接让你暂代刑部尚书一职,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皇上此语一出,楚云卿和太子异口同声道:“皇上不可”楚云卿听到太子与她一齐阻拦,毫不意外。刑部一向是太子的地盘,怎么可能允许自己安插人手进去。

但是太子却是十分意外,不晓得楚云卿又在玩什么把戏。但是无论她玩什么把戏,她的人都绝对不能入主刑部。

皇上命楚云卿和太子解释原因。太子支支吾吾不知道该怎么讲,他当时是脱口而出,哪里想好了托词。楚云卿与太子截然不同,她平静如常,回道:“何肃此人,于战策上凌厉大气,但若派其主理刑部,难保不会使刑罚过重,百姓积怨。乱世方用重典,如今天下太平,当令宽厚之人主理刑部诸事。何肃的智慧,当能帮助兵部一二。”

皇上见楚云卿所言有理有据,转而问向太子。太子一时间想不出如何回应,只能支吾称是,皇上便疑了心。加上先前太子对南景乾动用私刑,皇上不是视而不见,只是有意维护太子。今日看太子如此,倒真的是不太容得下兄弟了。

几番斟酌之后,皇上下旨,李甄暂代刑部尚书一职,何肃则封为兵部侍郎,墨津之入户部任职郎中。

楚云卿回到王府,身心俱疲。正想吩咐红笺给自己揉揉腰,素扇却隔着纱帘先一步禀报:“王妃,有一位戴斗笠的公子在府外求见。”红笺见楚云卿面露疲色,问道:“要不奴婢去回了他”楚云卿扶着床沿,勉强站起来,用眼神示意红笺起帘。

红笺刚掀开纱帘,南景乾便走了进来。南景乾一把扶住楚云卿的腰,略带心疼地道:“你看看你的腰,都直不起来了。有什么天大的事非要现在处理”楚云卿浅浅一笑,道:“妾身没事。这件事若是不处理完,妾身心也安不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