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医道花途 > 分节阅读 688

分节阅读 6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眦必报的操蛋性子,他能有什么对东海对岭南有好处的方案他这时候,就是为了报仇金鼎药业压制了他好几个月,他不跳起来才怪”

朱凌菲没有说话,其实,她并不清楚叶凡和乔系的整个计划,但是,心底里,她却不认为乔系或者说叶凡的计划会那么简单

“还是给谭功达打一个电话吧”想了一想,李静潮以建议的语气道:“谭功达是您的老部下,也一直支持国医馆集团的发展”

和张牧之沟通,朱冠兰的确有压力,现在要给谭功达打电话,他却没有什么心理障碍,毕竟,谭功达是他一手提携起来的。

电话很快接通,朱冠兰表达了希望国医馆集团与金鼎合作,舍弃尚海医药的意愿,谭功达听完,嘴角浮现一抹不屑的微笑

其实,朱冠兰支持金鼎药业在岭南攻城略地,闹得乔振邦狼狈不堪,谭功达一直是知情的,可以说,中顾派的所有大佬都看在眼里。但是,中顾派的几位大佬,都从整体利益出发若是金鼎入驻东海之后,合法经营,与国医馆正常的竞争,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对岭南经济的整体有促进作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顾派上下不知道朱冠兰向团派倾斜示好的险恶用心,谭功达对老领导保持着应有的尊重,但对朱冠兰这种墙头草的作风却不敢苟同,沉思片刻说道:“区域经济纵向联合发展,打破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限,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振邦主张和促进国医馆集团和尚海方面合作与协同,也是从这种高度和大局出发。我们卫生部也乐于见到,有一家超大型的医药企业出现,与凶猛的外资药企抗衡,守住我们的一亩三分地。老领导,您是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谭功达虽然语气很客气,但是,绵里藏针,暗藏机锋,一句一个“高度”,一句一个“大局”,岂不是说他朱冠兰没有大局观,视野太过于狭窄

朱冠兰听得脸色变成了酱紫色,青一阵白一阵,心中不可能不恼怒,但是,他却没有出言反驳。

派系最重要的是团结,所有成员的观点、政见趋于一致。而现在,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老部下谭功达竟然展露出犀利的刺芒,那原因就只有一个

张牧之老爷子,是认同乔系的做法的或者说,已经对他与金鼎药业走得太近心中很是不满了

但现在,自己也没有真正进入团派的核心,甚至连边缘都不算

想到这里,顿时,朱冠兰的一颗心迅速沉到了谷底,如坠冰窟,背上冒起了丝丝凉意。

第1018章尚海之行

但是,朱冠兰转眼间又否定了这个念头,他认为谭功达只是出于坐稳了位置,不再忌惮他的心理,所以,才不愿意出言说和。

甚至,张老爷子对乔振邦的所作所为,还不知情,他决定,午饭之后,立刻返回燕京,面见张牧之,将岭南的情况和老爷子说明。

叶凡、乔曼一行来到尚海,住进尚海医药总公司的定点招待酒店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尚海方面,副市长、尚海医药总公司举行了招待午宴,热情地欢迎叶凡、乔曼一行。

尚海主管企业发展的副市长名叫李庄以,是尚海帮的少壮派官员,年纪不过四十来岁,但谈吐之间,视野开阔,思路清晰。

李庄以见了叶凡之后,心中暗暗感叹,叶凡这么年轻,就操盘这么大的国医馆集团,而且盈利很是客观,怀着对也叶凡的尊敬,也是由于需要国医馆入驻尚海,获得漂亮的政绩,所以,他表现的很是热情。

他和尚海医药总公司早已经拟定了一个很有利于国医馆集团的方案。给出三年免税、免费用地等优厚的条件。

其实,在叶凡来之前,尚海方面与岭南方面的主管官员、领导早已经有过接触,也制定了一个整体框架合作协议。

其思路就是遵循乔振邦提出的区域纵向联合发展和产业梯度转移、跨区域整合的思路。牵涉的,其实也不止国医馆一家。

尚海是直辖市,工业用地面积很紧张,再一个,作为国际化的经济金融中心,也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尚海有一家华夏闻名的宝山钢铁厂,这些年因为工业用地面积紧张,产能也受到了严重限制,几乎都是靠围海造田这种高昂的代价,获取土地。

岭南省和尚海方面的合作方式就是,让宝山钢铁厂的新厂区和新产能,全方位地注入到岭南之内,和岭南省钢铁集团,组建东南钢铁集团。宝山钢铁占有60的股份,余下由岭南国资委持有。

而作为交换条件,叶凡的产业并购基金,必须出资两百亿元华夏币,注入到尚海医药,控股尚海医药49的股份,尚海医药,也将成为国医馆集团的控股的另外一个产能可观的生产基地。

这是一个双方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尚海医药将会借国医馆焕发新的生机,而且,尚海方面实现了“腾笼换鸟”,实现了产业的轻质化、高科技化和无污染化,更符合尚海方面构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一流现代化都市的整体战略。

而岭南方面的重工业基础,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省钢铁集团,在与宝山钢铁合资之后,也成为华夏第一大钢铁集团,虽然岭南省会丧失部分的税收,但新的东南钢铁集团的注入,完全可以弥补。同时,将团派控制的燕山钢铁集团,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亦将是乔振邦的耀眼政绩。

且医药产业基金实现了对尚海医药的控股之后,加上之前控制的燕京吴家的医药产业,岭南省国投,旗下控制的资产将超过千亿之巨,一举夺得华夏省一级投融资平台的头筹,与国家权益基金金鼎国际不相上下。同时,由于国医馆集团的强势产品,一旦投产,旗下数家医药公司的盈利能力,将会飙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乔曼也是受益者之一。

对国医馆集团来说,以二百亿元华夏币,购买尚海医药49的股份,丝毫不吃亏。因为尚海医药的净资产也有五百亿华夏币之巨。

最重要的,尚海医药成熟的生产体系、熟练的工人、还有旗下的分销体系,根本不是东海第一制药厂所能比拟的。也将为国医馆集团提供最稳定的生产体系。

叶凡也真正地实现了“破局”,从金鼎药业的围追堵截中,在他们将岭南医药企业蚕食殆尽的前提下,另辟蹊径,打开了一条金光大道。

因为这次岭南与尚海的合作,牵涉甚广,参加的也不仅仅是国医馆方面的人,岭南、尚海双方国资委的官员、俩家钢铁厂都派人参加,岭南这边带队的是乔曼和国资委主任,尚海方面,则是副市长带队。

合作的总体框架,从午宴开始谈,谈了一个下午,经过多次拉锯战,才逐步敲定一个个细节。

在这其中,做出让步的往往是尚海方面,因为岭南是占有心理优势的,宝山钢铁的发展受到限制,不仅仅是用地紧张,还有环境问题。

而国医馆集团,则主要求快,希望能并购一条成熟的生产体系,其实,国医馆集团若是耐下心来建设新厂,是完全可以的。

会议的间隙,叶凡和那位岭南国资委主任张启元来到抽烟区抽烟。

张启元和叶凡的交集并不多,但也知道一些传闻,风传这次徐系败北,完全是拜这位东海第一混江龙所赐。他知道这位叶大少是操蛋的性子,并不讨喜,但是,看尚海那位副市长都在叶凡乔曼的攻势下节节败退,也不得不佩服这小子能耐大的惊人。

说破了,国医馆集团能有今日之规模和超强的盈利能力,完全是这位混江龙一手促成,没有国医馆集团对尚海方面形成致命的吸引力,他一个国资委主任,也不可能让尚海的副市长出面,超规格的亲自接待,他们这个考察团,也不能让尚海方面像请大神一样请过来,供着捧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