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第一贤妇 > 分节阅读 267

分节阅读 26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反对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还有言官上表诘责,请圣上废了方依云,为大皇子另立贤妃。最初贪图新鲜或者对女子地位低下颇感不满参与进来的那些士族女子,或是被家人胁迫,或是自己顶不住压力,纷纷退出。

只有穷人家的女子或是因为走投无路,或是因为从中得到了实惠,察觉到了它的好处,依旧跟随左右。

虽然一度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她从未想过放弃,加上萧未的支持和周沁的陪伴,她依旧“我行我素”地做着该做的事。

不管在哪一个时代,但凡有人做出了改变,总有那么一帮子人不分青红皂白地跳出来反对。等到见怪不怪之后,也就慢慢地接受了。

最初被士族接纳的是女护卫,有士族夫人以“合同制”雇佣了几个会拳脚功夫的女孩儿做护卫,游湖落水之后被女护卫所救的事情传扬开来,那些名门望族的夫人小姐纷纷效仿,一度成了京城的流行趋势。

哪家女眷身边没有一两个训练有素的女护卫,便觉得掉了身价。

有那当初反对十分激烈的,架不住妻女的央求,又不好意思出尔反尔去雇佣方依云培养出来的人,索性请了拳脚师傅进府,替她们训练一批女护卫。

拳脚无法速成,训练耗时耗力,也未必能寻到根骨好的女孩子,最终放弃的居多。

接受了一样便有两样,三样

那些不太在乎门第礼法的人家,便按照自己的心意从女学之中为家中儿郎挑选媳妇,开铺子的点名要会算账的,开作坊的就找对应的懂行的,读书的就选那会写诗作画文采不俗的,蓄田养庄的就找懂得耕种的

一时间京城又掀起了一阵挑媳妇的风潮,期间发生了许多有悖初衷、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虽然波折不断,可也磕磕绊绊地往前走着。

到了天启三十年,圣上以身体不健为由,退位做了太上皇。大皇子萧未众望所归,即位称帝,又经过一番抗争和斡旋,立其妻方依云为后,周沁被封为凤銮女官。

登上后位之后,方依云更是大力推广女权运动,往几个大的州府派了女官,开办女子学堂,设立工厂,容养所,收容教导各个年龄段、生活困难、无所依靠的女性。

灵若因有在寡妇祠堂带领大家自力更生的经验,经过简莹的举荐,做了济南府这边的执事女官,掌管着三所女学,两间作坊。

阳春三月的一天,风和日丽,简莹挺着七个月大的肚子,窝在窗前的软椅上晒着太阳,昏昏欲睡间,就听雪琴在门外喊道:“夫人,夫人,三小姐回来啦”

未完待续。

、第520章 大结局下

周沁去京城六七年,期间一次也没有回来过。一是因为忙,二是因为她的缘分迟迟没有到来,她不知回来之后要如何面对这些关心她的人。

她这次回来,是作为传旨钦差前来封赏的。

去年夏末,新帝登基才数月的时间,一场罕见的大雨致使黄河水位暴涨,数省罹患水灾,山东境内尤其严重。周漱捐粮捐药,协助赈灾有功,晋升为一等伯,加赐百亩药田,岁禄提至一千五百石。

简莹发动济南府的商贾大户捐献旧衣棉被帐篷等物万余件,同样功不可没,除相应的诰命封赏之外,另赐圣上亲笔题写的匾额一块,上书“德高贤致”四字。

本来早就该封赏的,只因大水之后引发大冻,一直持续到开春灾祸才算平息。如今受灾各省的百姓已经开始播种,重现安定之势,这才集中论功行赏,发下恩旨。

一家子在正堂前摆下香案,三叩九拜地接了旨,周漱将三个宝叫过来拜见了姑姑,便忙着去祠堂供奉圣旨,悬挂匾额,放了简莹和周沁姑嫂两个到后宅说话。

“几年不见,大宝小宝都已经长成大小伙子了,三宝也长那么高了,我都不敢认了。”周沁握着简莹的手唏嘘道。

“你走的时候他还不到三岁,现在都快十岁了,小孩子可是一天一个样儿呢。”简莹一面笑道,一面打量着周沁。

见她一身宫装,将身条衬得修长挺拔,眼神明亮,脸色红润,眉宇之间英气凛凛。举手投足落落大方,整个人都跟在家的时候不一样了。

“果然女人就得有自己的事业,瞧瞧你现在,当真今非昔比了。”

周沁目光落在她浑圆的肚子上,“二嫂不也过得挺好吗这一胎应该是侄女儿了吧”

“谁知道呢”简莹摸了摸肚子,“我和你二哥说好了,不管是男是女。生完这个再不生了。”

这话她怀三宝的时候也说过。最初几年一直吃着避子的药丸。三个宝一天比着一天地长大了,不再黏着她撒娇耍赖,她又觉得跟少了点儿什么似的。

周漱也一直想要个女儿。两个人商议了一下,决定赶在简莹三十岁之前再生一个。

也不知是谁给传扬出去的,现在大半个济南府的人都知道忠勇伯和伯夫人想要女儿都想疯了。有那生女儿多的夫人太太,便好心地送了女儿穿过的小衣裳过来。想生儿子的顺便讨一套三个宝的小衣裳走。

其实三个宝穿过的小衣裳早就送完了,送出去的都是姜妈和雪琴她们后来做的。

简莹虽无洁癖。可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送来的东西都敢用的。这年头卫生防疫又不是那么先进,谁知道有没有传染病什么的

她是不信这个的,为了表表姿态,问元芳要了一套小衣服放在枕头下面。

大概是家族遗传。元芳也是丈母娘体质,跟猴魁成亲之后,一气儿生了三个闺女。前些天又诊出了喜脉。前后院的人都已经开始押注了,据说只有猴魁自己押了儿子。其他人都押了闺女。

元芳倒满不在乎,用她的话来说,不是儿子再接着生呗。她爹不就是生儿九个女儿之后,才得着儿子的吗

说起来,元芳她爹也是个艳福不浅的人。

妙织离开王府之后,去寡妇祠堂探望灵若,待了一阵子,便喜欢上那里了。用嫁妆银子买下了一块地,盖了房子,扎根落户了。

她一个未婚女子带着一个丫头住在偌大的宅子里,难免有那心怀不轨的人打些歪主意。元芳她爹因元芳的嘱咐,时常过去打个转儿,有事就帮把手,还替她赶走了几回坏人。

日子一长,妙织就对这个朴实敦厚的汉子有了好感。几番暗示,元芳她爹偏偏不开窍。

元芳她爹不是榆木疙瘩,而是压根就没往那上头想。妙织的年纪小了他将近两轮,还不如他前头几个闺女大,又是个在大户人家做过妾的,要钱有钱,要貌有貌,他一个穷得叮当响的鳏夫哪敢动那种心思

他是以照应晚辈的心态在帮妙织。

妙织给他做了好几年的鞋,他就是不解风情,最后没辙了,写信求到简莹这里。

简莹看到那封充满少女情怀的信,笑了好一阵子,还跟周漱念叨了一回,“孙举人当年三十出头,有功名在身,重情重义又疼闺女,她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