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玩具 > 分节阅读 196

分节阅读 1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胡文海嘴上说的轻飘飘,这话要是让二十年后的房地产商听到,非得气的吐血不可。好么,整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最艰巨的任务,到了他嘴里。反而就是一句话而已。

其实不奇怪,这就是胡文海目前发展思路,在未来的获利模式。八十年代把自己在体制内的根基打牢了,到了九十年代以后,私营企业可以光明正大的赚大钱了,到时候他躺着都能把钱给赚了。

以他在国内的影响力和财力,真到了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什么北上广一线、二线城市,真要搞房地产。哪块地被他看上拿不下来

当然,到时候咱们胡总还真看不上房地产

不,应该说胡文海未来对房地产是既斗争又团结。斗争,中国房地产过热不仅对经济没好处,反而会造成投资向房地产集中,而抽干了制造业资本的问题。可又不能不合作,发展房地产是大势所趋,不搞房地产的制造业干脆连制造业自己都缺乏发展下去的资源。

所以胡文海未来必然要在房地产市场大把捞钱。可又必须遏制未来中国房地产投资热,还得拿着房地产盈利的资本投入制造业

所以说。房地产行业对未来中国任何一个房地产以外需要资本的企业来说,都是既斗争又团结的这么一个状态。

翻过篇来看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不就是没搞好“既斗争又团结”这条线。全社会都抛弃自己的本业,去“团结”房地产行业了。结果搞的东京一地房价能买下整个美国,哪有不死的道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胡文海给夏博洋介绍了一下自己知道的房地产运作方式。确保了他能够在自己不在的时候,也能条理清晰、目的明确的推进项目进程。

然后就是带着夏博洋,亲自去找了一趟王以纯。

别说,王以纯丝毫没有因为夏博洋的年纪就轻视了他,反而将他当成是一个万全平等的交谈对象。不仅留下了自己的办公室电话。甚至连自己的住宅电话都留给了他。除此之外,王以纯和胡文海,更带着夏博洋把绣城市内的头头脑脑都见了一遍,堪称是“送佛送到西”的典范了。

尤其是市建总公司、物资局、规划局、设计院等单位,王以纯干脆是领着夏博洋,干脆找到了这些单位的门上去了。

吓的这些单位的头头脑脑,事后纷纷打听,这夏博洋是从哪冒出来的

什么王以纯的私生子扯淡真要说是王以纯的私生子,恐怕都没有这个力度。

莫不是从省里、京里下来的倒爷这时候物价双轨制刚刚开始实施,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高干衙内们正是满世界到处寻找机会的时候,绣城这犄角旮旯蹦出几个有背景的人物来,真是一点也不奇怪。

于是,就带着这样的怀疑,整个绣城官场都知道了一个叫做夏博洋的新贵,处理他的问题莫不是要提起十二分的小心和谨慎。

不过在夏博洋工作刚有所进展之前,胡文海却又一次的离开了绣城。他带着新科重工,也就是渤船民船业务的主要技术骨干们,踏上了前往盛京的火车。

在那里,空军帮忙联系的一辆直飞日本东京的包机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可以乘坐两百人以上的波音747飞机,等待着胡文海和孙厂长两支队伍的汇合。

可以说这次赴日,是集合整个渤海省造船业的所有精锐力量,展开的一次“长征”。

在胡文海心中,这也是一次必然要对韩国造船业进行绝杀的一次最佳机会。

他要在韩国造船业承接日本造船业转移之前,先掐死这根韩国经济崛起的幼苗。

s:哎,真是对不起大家,又更新晚了

呃,原因真是不太好意思说,看人打游戏看的入迷了,看到最后甚至还抹了两把眼泪。

给大家推荐个游戏潜伏之赤途,中国游戏要是都有这个水平,那就好了。

第二百九十章策略

李普成的神色匆匆,绝大多数时候他仍然保持谦和有礼的举止,虽然心头焦急,但对这间日本酒店里哪怕是清洁工都表现出足够的尊敬。

然而当他进入会议室的那一片刻,脸上的任何恭敬突然都消失一空。

“阿西吧”

李普成将手上的皮箱干脆的甩给立在门口的李俊仁,将这个工作还没有一个月的年轻人,差点没有砸个跟头。

他伸手松了松衬衫领口的领带,然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焦急的敲着桌子喊道。

“阿西吧你们这群混蛋,没看到老子都快累死了吗茶呢快给我上茶,你们就是这么尊重前辈的”

会议室里,几个原本在繁忙的翻找资料的工作人员闻言,纷纷停下手上的工作,手忙脚乱的给他倒茶扇风,将李普成伺候的舒舒服服。

“各组汇报进度,快点,资料整理的怎么样了”

一个带着眼镜,看起来大概五十多岁的老头连忙低头哈腰的赶过来,将手上的资料摆在李普成的面前,恭敬的说道。

“是的组长,关于这次订货会的情报整理工作,目前所有的资料都在这里了。”

“林米佑你先说说,报告我等会儿再看。”李普成满脸不耐。

“是。”

今年已经五十多岁的林米佑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了,教育程度显然没有朴正熙时代的年轻人高。虽然是现代重工建厂伊始的老人,可职位却始终升不上去,在工作上基本没有什么地位可言。

可他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对业务方面驾轻就熟。从来任劳任怨、不会过多抱怨。组里真正需要落到实处的工作往往都是他着手的。

“这次东京船舶订货会我们目前拿到的资料显示,意向性订单总量在四百五十万吨以上、五百万吨以下。按照去年我国在世界造船业的份额预估,韩国船企的订单份额应该在八十到一百万吨之间,具体到我现代重工的份额,应该在三十到四十万吨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那就以四十万吨的份额为目标好了,接下来要与大宇、三星、韩进和汉拿四家谈判,有什么策略吗”

“准备好了,通过与政府融资部门的联系。金主任会支持我们的这个份额划分”

林米佑正说着话,突然会议室的大门被人从外面有些急促的敲响了。门口新入职的大学生李俊仁连忙把门打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连忙跑了进来。

来人见到李普成立刻深深鞠了一躬,头还没抬起了就说起了话:“组长,刚刚拿到消息,我们在成田机场的人又发现了一支队伍,很可能也是来参加订货会的。他们有两百多人,专门乘坐了一架包机”

“包机”李普成皱起眉头,两百多人的队伍并且还专门包了一架飞机,这是哪家企业这么财大气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