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玩具 > 分节阅读 140

分节阅读 1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别急,我来了,什么麻烦都不会有的。”胡文海倒是没有太着急,安慰陆应龙:“我听说同志们最近工作的都很辛苦,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放松一下。是不是你们连奥斯汀市区都没有去过我今天放大家一个假期,去好好玩,去放松一下总理说过,玩要玩好学要学好”

“哎,胡总,出了这个事情,同志们哪有心情去放松”

“不去不行”胡文海霸道的挥了挥手,捏着鼻子说道:“我已经安排了家政公司,下午的时候他们会来给宿舍进行清扫,顺便给大家按上空调”

奥斯汀全年光照三百多天,平均一个月能下两场雨,没有冬天。有的只是奥斯汀的夏天,还有夏天以外的夏天。

就这么一个相当于中国南方气候的城市,可想而知七八月份的天气会热到什么样子。在没有降温手段的环境下,胡文海简直无法想象要如何保证学习效率。

“空调这空调很贵的吧”

“是啊,胡总你看,我们有扇子嘛,装什么空调,太浪费了。”

“一点都不浪费”胡文海作势将人向楼梯通道赶去:“这是命令,下午谁也不许在宿舍里留人。都去给我洗个澡。顺便把个人形象收拾一下每人一千美元的活动经费,谁花不完不许回来”

胡文海挥手,身后两边中南海保镖们就开始往外撵人。一众实习生们在不可置信、过意不去、扭扭捏捏的神情中,被撵出了宿舍楼,然后踏上了早就在门口等候的大巴车。

到了最后,整个楼层就只剩下了胡文海和陆应龙两个人而已。

“你和摩托罗拉的人联系了没有。他们怎么说”

胡文海在走廊的边条凳上坐下,拍了拍自己旁边的位置,直言向陆应龙问道。出了这种事情,公事公办的态度肯定不会因为未来岳父的身份而有所改变的。

“联系了。”陆应龙当然不知道自己身边这个臭小子,未来会娶了比他小十几岁的自己的宝贝小女儿,忐忑的说道:“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的负责人威廉姆斯说他们正在调查具体情况,晶圆厂的负责人卢克则表示,我们的工作调动是正常的实习安排。对目前工作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卢克说我们的实习生必须满足标准之后才能继续其他课程。至于说什么标准。卢克则用商业机密来回复我们。”

“很显然。”陆应龙咬咬牙,长叹一声:“摩托罗拉这是在有意拖延。”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胡文海有些奇怪,水锂电的供应捏在自己手里,摩托罗拉为什么敢捋自己的虎须

陆应龙沉默半晌,嘴里只蹦出三个字来:“不知道。”

“行,下午我亲自去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看看情况。有什么问题,我不信当着我的面他们还是这个态度。”胡文海呵呵冷笑。

“胡先生,我们绝不是故意拖延”

胡文海面前的正是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的负责人威廉姆斯。他一身得体西服,坐在冷气十足的办公室里。脸上架着一付金丝眼镜,说话不紧不慢。

“我们摩托罗拉有自己的管理标准流程,对于你们反应的情况,我已经责成生产部门成立专门调查组,对晶圆厂生产总监卢克的这个决定进行调查。”

“只要调查一有结果,我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你。”

胡文海摇了摇头。凛然道:“如果威廉姆斯先生的记忆力不太好,那我可以帮你回忆一下。首先,这并不是所谓的摩托罗拉内部管理问题,而是对摩托罗拉和新科公司签署的委培合同执行的问题我们的合同上,明确规定了委培生的工作岗位和培训内容。我已经翻遍了整份合同。所有课程里都没有他们目前的工作岗位内容。我不是在请求你,而是作为合同甲方,督促合同乙方摩托罗拉公司半导体部门,按照我们当初签订的内容履行合同”

“we,胡先生不要激动,我当然记得我们签署的合同。不过事情总有例外,卢克先生是晶圆厂生产管理方面的专家,我相信他这样做是有充分理由的。在这方面,我觉得你们中国人既然是学习来了,是不是应该尊重一下权威人士的意见”

胡文海沉默。

半晌,他微微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睁开眼睛:“我要是不接受这个意见呢”

“正如我开始说的,我们正在就这件事情进行调查。如果胡先生不接受这个意见,那就请等待我们的调查结果吧。”

“哦,这么说,摩托罗拉是不准备履行我们之间的合同了”

“如果你要这么认为”威廉姆斯无辜的耸耸肩:“我也没有办法。或者你可以选择起诉我们,如果法院要求我们履行合同,摩托罗拉公司一定会遵守法律要求的。”

胡文海起身,呵呵冷笑一声。在美国因为合同执行的细节问题起诉摩托罗拉且不说能不能胜诉,美国跨国官司的周期问题,就能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既然如此,我们没有什么话好说了。”胡文海身后跟着脸色难看的陆应龙,转身而去。

第二百一十三、四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种族天赋

“胡总,看来摩托罗拉是铁了心要赖账,咱们”

陆应龙显得忧心忡忡,倒不是担心他的这个队长位置,而是担心完不成实习任务,耽误了未来的晶圆厂项目。

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过去在国内,感觉美国人的东西是先进,但新科的水锂电生产线不也一样能被中国人运作起来吗

自动化的生产线,好像也就是那么回事。

但是看到摩托罗拉的晶圆厂,陆应龙这才算是真开了眼界。晶圆对高洁净度的要求,使得在生产过程中人手甚至不能对晶圆进行接触。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量的自动化才真的发挥出它的强势来。

同样是工人,在国内上完小学就可以进厂工作,没两年就成为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然而在晶圆厂里工作,学历最低也要大学本科,工作的主要负担不是体力劳动,而是在生产线上的脑力劳动。

要算,要思考,要对上下游有全局性的认识。硬要说,晶圆厂的生产工作其实和飞机组装有些相似,都是不能只会自己手上的一摊事儿。

要想能够胜任晶圆厂的工作,就必须对上下工序都非常了解才行。否则连上道工序送来的参数都看不懂,机器参数设置就更不用想了。

连生产线上的工人都变成脑力劳动了,陆应龙这才深切感受到,不向美国人学习确实是不行的。

眼看着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要黄汤。也真是不由得他不着急。

不过胡文海从摩托罗拉奥斯汀的办公楼里走出来的时候。脸上的气愤神色却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