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玩具 > 分节阅读 99

分节阅读 9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愤怒、恐惧和沮丧。

史派西张了张嘴。看着下面早就已经忘了这是他的演讲,是他的开幕式,是他的showti。而原本应该在门口进不来的中国人,却成了这次会议的主角。

“混蛋,你们骗了我”史派西绝望的抓着主持人的领口,愤怒的注视着对方平静的面孔:“我不会放过你们的。iba完了完了你们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摩托罗拉会让你们知道厉害的”

“史派西教授。”

主持人的手轻轻的搭在他的拳头上,不容置疑的把史派西举在半空的手按了下去:“我劝你最好还是冷静一些,iba是一个非盈利的学术组织,它并不是哪个利益集团的傀儡。如果暴力可以让你好受一点。我倒是不介意挨上一拳,然后送您去警局里住几天,顺便赚几万块的赔偿金。”

“不过,我想我们都是文明人,不是吗”

“狗屎”史派西色厉内荏的放下了拳头,再一次冷哼道:“狗屎”

“iba也有脸叫自己非盈利组织你敢说你们没有收中国人的钱学术组织还搞什么阴谋,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你们和中国人私下的小动作”

史派西也不是傻蛋,都到了这时候哪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若非有iba的配合,中国人很难在这种场合取得这样的效果。

他们当然可以找到一些机会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接下来难免会受到同行们的质疑。然而有了史派西这个可怜的垫脚砖,中国人可不就是踩着他的“尸体”站稳了自己的位置。再有人想用身份、地位、势力这些非学术,乃至在学术上不那么靠谱的理由去质疑他们,可就要做好身败名裂的心理准备了。

“既然史派西教授也知道这都是生意,不是就更不应该这么生气了吗”

“但你这是在为中国人做事”史派西出离愤怒:“你这是卖国,是在毁灭美国的电池产业看看下面那个人,他连个绿卡都没有”

“we,其实我爷爷是个德国人,二战之后才来的美国。so,我们能不提爱国这俩字吗”

主持人换了一付面孔,竟然拍了拍他的肩膀,颇为同情的说道:“再说iba可不想自己变成一个笑柄,在新时代的航班即将起飞的时候从飞机上跳下来。”

“送你一句话吧,据说这是你的中国对手用来教育他的部下。”主持人从史派西的手里挣脱出来,掸了掸衣领上的褶皱,淡然说道:“据说那位wenhaihu先生曾经说过,人生有三大错觉,叫做电话响了、她喜欢我和我能反杀。”

“呵呵,说实话看到你开会前的那点小动作,我有点明白什么叫做我能反杀了”

“混蛋,摩托罗拉不会放过你的,不会放过iba不会放过该死的中国人所有人都要付出代价”

“这我表示怀疑,不信你看”主持人指了指台下,已经被里三层外三层围住的凌啸说道。

“凌先生你好,我是摩托罗拉公司的技术主管艾迪逊,我想我们之前有点误会”

凌啸也只是一个被毛青竹拉人头的翻译,并不知道双方之前究竟有什么内幕,只能下意识的和对方握了握手,这让艾迪逊脸上多了不少的笑容。

“是这样的,我必须解释一下。当然这确实是我们摩托罗拉公司的错误,但这绝不是故意的恶性竞争,只是法务部的那群临时工坏事儿罢了”

“哦,你是说埃德加先生听说他父亲和格鲁门的霍森董事是朋友,这可是我们中国人惹不起的大人物。”

“请放心,我们一定会让他付出代价的”艾迪逊对此信誓旦旦。

摩托罗拉已经在水锂电项目上投入了少说上亿的计划资金,有数千万用于收购和研发技术,目前已经花出去了。还有的是已经下订单的生产设备,这部分的定金也已经支出。如果毁约,也将会造成巨额损失,这到时候都要有他这个技术部主管来背锅。

如果能扔出去一个法务部的二世祖来顶罪,就算中国人不提,他都要这么做。

凌啸目光闪着好奇的光芒,为艾迪逊和毛青竹做着翻译,也同时有一种新奇的体验在心底冉冉升起。什么时候,中国人竟然也能这样从容不迫的和外国人谈判了对象还是摩托罗拉这种级别的企业,让对方的技术部主管战战兢兢、心怀忐忑。

“三千万美元的报价确实对水锂电来说太少了,这是当时法务部自信研究的决定,并非是我们技术部的意见如果可以,摩托罗拉愿意出三个亿美元收购这项技术的所有相关专利”

“三亿、”凌啸咽了口唾沫,把价格翻译过去:“美金,艾迪逊先生说的是美金。”

毛青竹标志性的摸了摸头发,大手一挥,干脆利落的说道:“凌教授请你翻译给他,就说这技术我们不卖”

“不卖”三亿美金这样的价格在凌啸看来,已经能够买下中国的任何一种技术了,毛青竹竟然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拒绝了

“对,不卖”毛青竹说的斩钉截铁。

“不过,凌教授你可以问问这个艾迪逊。”

毛青竹沉吟一声,坐直了身体,目光直视艾迪逊道:“不知道摩托罗拉公司,有没有兴趣做金龙电池在美国的代理商”

艾迪逊听了凌啸的翻译,有点莫名其妙:“请问,金龙电池是什么”

毛青竹胸有成竹:“哦,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做蛟龙出海。这个金龙电池,就是水里飞出来的金龙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强者弱者

无线电二厂,准确的说应该叫做渤海省无线电二厂,而不是绣城无线电二厂。

这座工厂如果从历史沿革上来看,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二厂,历史可以追溯到盛京的无线电一厂,也就是新中国的第一座真正的无线电电台工厂。

也就是说,无线电二厂,自然是第二座真正的无线电工厂了。

不过当然,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环境来说,绣城有点名号的工厂最不缺的恐怕就是历史底蕴了。

像这种历史能够追溯到解放前,并且在新中国建设中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工厂,绣城双手双脚都数不过来。

但是无线电二厂的状态和全东北的很多企业类似,其生产水平、产品结构,乃至是工人谱系都已经几十年没有改变过了。

东北老工业基地享受了共和国长子的待遇,同样也付出了共和国长子的义务。

在建国后因为东北直面韩国和日本的态势下,东北工业基地的产品和人才持续流向全国,反而是用来升级自己产业的条件始终不具备。

就拿绣城市无线电二厂来说,它生产的产品曾经在国内供不用求,但现在它的影响力也就是局限于辽西这一亩三分地。

工厂的地位也从国家的宝贝疙瘩,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地方厂。生产的产品,若是被后世粉民国的小资看到肯定欣喜若狂、充满了怀旧情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