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玩具 > 分节阅读 43

分节阅读 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年龄变小,还是十八年来的安逸生活退化了他的神经。这一世第一次出国回来之后,胡文海发现自己竟然有些想家了。

“回来就好,快给我看看,瘦了没有”儿行千里母担忧,胡文海这一走可不止千里,萧野芹可谓是望穿秋水。

“妈,你看我能有啥事,好着呢”胡文海比了个健美的姿势,示意自己完全没有问题。

“好了,街上这么多人,有什么话咱们回家再说。”胡解放是一早就已经回国,自然对自己儿子在国外的生活不担心开什么玩笑,美国人那种烧钱的日子会让这新晋土大款受什么苦老胡同志只怕自己儿子受不了诱惑,干脆就在美国不回来了。

不得不说,老胡同志这次也是父凭子贵了。原来作为501厂厂长的座驾不过是辆帝都212吉普,这次竟然就换成了国产桑塔纳。

看着还崭新锃亮的车企,一准是出厂不久的新车。

老胡同志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自学了开车,虽然还有点新手手忙脚乱的毛病,但这年头路上车少的和非洲草原大象似的,倒也不用担心有什么老奶奶挡路。

新手胡解放同学将车开的横冲直撞,却也就这么回到了家。

“爷爷”胡文海刚一下车,就看到胡世武正守在自家大门前。看到老人家那疲惫的身躯和振奋的目光,胡文海的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乖孙子乖孙子”胡世武将胡文海紧紧的抱在怀里,不论自己的孙子长到多么大,似乎在他眼里永远是能够抱在怀里的小不点。

似是十几年来第一次和孙子离开这么久,胡世武的眼角也不由挂住了泪水。

他的手抹了抹眼角,眼神却已经是满满的笑意:“回来就好,快进家门,你妈给你做了最喜欢吃的土豆炖牛肉,专门用501厂那个大蒸屉做的”

胡解放这么一说,胡文海顿时感觉嘴里的口水控制不在的往外流。八十年代人中午少有吃食堂的,要花钱、花粮票,不值得啊

工厂里的锅炉会连通一个巨大的、相当巨大的蒸屉柜子,里面密密麻麻的摆满了工人们上工带的铝制饭盒。胡文海最爱吃的,就是这种蒸屉做出来的土豆烧牛肉。早上将煨好的牛肉和土豆放在饭盒里,中午就有现成的热食可吃。

当工厂的锅炉一运转起来,能达到一百四十度以上的蒸汽通进蒸屉里面,再多筋的牛肉最后都会化为让人流泪的美味

当这种全能型的国营工厂消失在中国的大地上,这种工厂美味也同样消失在了胡文海的记忆里。用不了十年以后,哪怕是国营企业,也不会给工人提供这种蒸饭服务了。

胡文海倒是没有着急,像是突然想起来似的,慌忙的回头找找,顿时松了口气。

“爸、妈、爷爷,这是王烨,国家派给我的警卫”

老胡家一家人这才发现,哦,原来我们在火车站接回来的还有一个人看样子,好像还是个当兵的

“首长们好,我受上级命令保护胡文海同志的安全,以后要给首长们添麻烦了”

“好好,别叫什么首长了,我们家哪有什么首长,级别也不够啊”萧野芹是最满意王烨这个护卫的,哪个当妈的会不满意有人保护自己儿子啊

“行啊,我孙子也混上通讯员了,这怎么也相当于县团级待遇了吧”胡世武老爷子更是骄傲自豪,显然过两天又有材料和老伙计们吹牛了。

“我看你小子早晚变官僚资产阶级”胡解放哼哼了两句,最后却也没再多说什么。

“走吧,火车上没有什么好吃的吧文海,还有小王啊,快进屋,咱们开饭”

“开饭,开饭”胡文海欢呼着冲进房门,饭桌正中两大铝饭盒的土豆烧牛肉正散发着袅袅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华灯初上,胡文海的偏房里点起了电灯,胡解放和胡文海两个人相对而坐,看胡解放的脸上已经没有了白天时候的欢喜。

“你小子,给我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吧。”胡解放将一纸红头文件拍在桌子上,面色阴沉。

“关于成立新科公司的通知”

“别告诉我说这东西不是你整出来的。”胡解放面若寒霜。

“咳,确实是我向国家建议成立的。”胡文海此时也不可能抵赖,只好点头承认了下来。

“你到底想干嘛,总要先和我商量一下吧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就自己做主了”胡解放开始还想压着脾气和胡文海好好说,但最后还是吼了出来。

胡文海以手扶额,他就知道自己这个顽固的老爸会有意见,但501厂的条件不错,最重要的是自己知根知底,是成立新科公司最好的基础。

与其面对未知的人事关系,他宁愿先摆平自己老爸。

“爸我这也是为501厂好,成立新科公司之后,我会引进新设备和新技术,提升501厂的生产能力,这不是双赢的好事情吗”

“这算什么好事情,你要把501厂都变成你自己的资产,你这是要当资本家啊”

“爸,这都改革开放多少年了,咱们不说那些个体户,好多国企都有承包、挂靠的人,他们其实不就是资本家在帝都,真正的私人企业现在也不是没有,为什么别人做得,我做不得”

胡解放被胡文海问了个哑口无言,急道:“你把工厂收购了,那501厂原来的职工怎么办”

“他们可以来新科公司上班啊,我给他们开工资,保证工钱比以前只多不少。”

“那要是不愿意来的呢”

“可以继续留在501厂嘛,501厂的地皮设备虽然卖给新科公司了,但编制还是在的。”胡文海对这些问题早就有了腹稿,当即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不愿意来新科公司的人,可以拿一笔钱买断了他们在501厂的工龄,然后由市府重新安排工作的单位。或者留在501厂的编制里做些行政工作,也可以自谋生路。”

“自谋生路”胡解放瞪大了眼睛,对八十年代还能过得下去的东北国企,这四个字只属于犯了天大错误的国企职工。

胡文海摊开手,耸耸肩:“总不能让国家白养着他们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