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玩具 > 分节阅读 13

分节阅读 1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992年才发明出来的吧这可是一门赚钱的大生意,现在做不了,但以后完全可以做起来

不过关于电池的选择,最终选来选去,就在司谷新哀怨的眼神之中,胡文海还是选中了镍镉电池来作为拟真机的电源。

镍镉电池拥有使用寿命长、放电电流大等特点,不过它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缺点,那就是价格昂贵。用镍镉电池做电源,虽然安全性会比较好,能量密度也能满足需求,但由此会带来很大的成本上涨。指望着拟真机省钱的司谷新,听到这个消息会高兴那才见鬼了。

电池是燃油之外,拟真机增重最严重的部件。一方面,为了降低拟真机的推重比达到真飞机的水平,拟真机上就要增加比之前多得多的重量。而另一方面,操控飞机运作所需要的能量也显著的增加了。

但这些重量的增加,并不是说放一块铁上去配重就好。胡文海始终坚持,任何一丝重量的增加,都必须是有意义的。

而在增加飞机总重的同时,他还在设法减少各子系统的重量。比如说拟真机的燃油,歼七虽然是单发战斗机,但要达到真机的发动机飞行参数,拟真机的小型涡喷发动机就必须进行一番改进。比如说增加压气机级数,加长燃烧室,加大喷油嘴开口角度,由此尽力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

不过当然,发动机的改进有专业的601所来做,胡文海只要提出要求就行了。

可由此带来的油耗增加,又必须增加储油量,储油量又会进一步对发动机推力造成损耗。为了维持拟真机在空中能够剧烈飞行一小时,混合燃料的油箱剧增到了20的容量。

20燃油带来了将近16千克的重量,减重反而成了设计的难题。

“关于油箱这一块,我有个想法。”举手说话的竟然是沈倩哲,这个刚从学校里出来工作的女孩子,有些怯生生的说道:“为什么不把油泵给取消掉,使用压缩空气驱动橡胶油箱供油”

“嗯”胡文海有些惊讶的看着她,这个名义上年纪比自己大的姐姐,此时却神情有些忐忑的指着他面前的图纸说道:“我们使用压缩空气为空气轴承供气,可以在软油箱框架中增加一个气囊,压缩空气进入发动机之前,先进入气囊膨胀压迫软油箱供油,这样就能将供油泵节省下来了吧”

胡文海眼前一亮,想了想,这个办法还真有些可行性。供油泵虽然不是什么大件,但关键它耗电啊如果能够拆除整体达到一公斤的供油泵,使用压缩空气压迫供油,也不用担心供油调节的问题,因为压缩空气提供的压力是恒定的,要加大供油此时只要调整喷油嘴角度就行了。

拆除供油泵之后,电池电力需求就减少了,这一块减的可是不少。供油泵单位时间内使用的电力不高,但架不住它全程都要运行。这积累起来,可比舵机电机之类的耗电多了。少了供油泵,发动机的机械结构可以更简单,电池的总重也可以减少,甚至还可以多留一些冗余电量

胡文海这下可真是对沈倩哲刮目相看了,没想到这样一个看起来娇滴滴的女孩子,竟然有这么敏锐而有创造力的头脑。

“哈,还真有这种可能,我得给601所打个电话,看看他们对此有什么意见。”

都说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光凭胡文海一个人,他或许一年也做不出整个拟真机的方案来。但如今这个技术上面,牵着的是一个几十人的团队。

从601所王主任那边的机体和发动机团队,到501厂这边整个系统开发的团队,所有人加起来都快超过一个排了。当这些人全部动员起来,技术攻关的进度便猛然间加快了。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工作,随着601所机体设计和发动机设计的定型,拟真机的其他子系统也纷纷就位。此时的拟真机,和当初胡文海做的那个玩具航模,已经完全是两种产品了。

原本只是一个空壳的机体中,此时被密密麻麻的布置上各种设备。新设计的发动机虽然还是用不锈钢制造,但其复杂程度已经不是原版所能比较。除此之外,什么空速表、高度表、水平指示之类的飞机仪表功能,在这架拟真机上也是一个不缺。

只是原本应该安装雷达的机头位置,此时里面却是一套非常复杂的天线系统。在这里,胡文海干脆将后世盛行的六臂螺旋天线技术,提前拿了出来。

这种六臂螺旋天线,乃是24年之后,由美国人沃特斯沃特斯发明。后来被普遍的应用在移动通信领域,乃是性能极其优化之后的螺旋天线设计方案。

凭借这种领先至少二十年的技术,原本拟真机最大的拦路虎数据传输子系统,就这么轻巧的迈了过去。

要知道在天线性能不佳的年代,要想将信号传递的足够远,就要增加足够大的信号强度,进而带来更大的供电和电路需求。

人在回路的电视制导导弹或者炸弹,之所以是高科技武器,难就难在信号传输上面。当然,足够小的光学系统也是难点之一,但这在拟真机上不成问题。因为拟真机内部的空间足够大,别说是拆散的摄像系统了,就算放个电视台用的摄像机进去都没有问题。而胡文海设计的拟真机,使用的还是日本进口的高级摄像管,不仅成像质量更好,体积也足够小。

五组六臂螺旋天线,用来负责传送和接受拟真机各子系统的信息,占用了足足40hz的模拟带宽。这要放在电磁信号大爆发的二十年后,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奢侈。不过谁让这是八十年代呢,天上飞的都归军队管,就连看不见的电磁波也是一样。

胡文海高二这年的暑假,就在这样忙碌之中不知不觉的过去了。直到八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突然间501厂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第二十章测试

501厂内一片空地已经被平整一新,用石灰划出的跑道线看起来倒有几分运动会的感觉。

路大明和胡虎两个人,这次推着比上次f-14要大了整整两圈的歼七战斗机拟真机,小心翼翼的将机头摆正对准了跑道。

而在距离这个空地不远的501厂办公楼顶楼会议室里,此时这间会议室已经被改造的面目全非。

几根电缆穿过会议室的窗户,从房顶一直延伸下来。那是楼顶上鞭状天线的连接线,连接在了电缆纵横的会议室正中,那个控制台的背面。

会议室的中心,是个完全模拟歼七战斗机驾驶舱的控制台。只不过不同的是,原本歼七复杂的仪表已经被省略了,控制台前的操纵界面上,除了几个必要的飞行参数仪表之外,就只有一个十五寸大的彩电显示着画面。

胡文海有些局促的坐在这个模拟驾驶舱之中,实际飞行的飞行员其实也差不多,战斗机上空间是非常宝贵的,往往是没有什么活动手脚的余地。

见到显示器中飞机的机头已经对准了跑道,胡文海从控制台旁拿起一部话筒,按下开关喊道:“现场、现场,这里是控制台,是否可以进入起飞程序”

跑道上,让人有些惊讶的是歼七拟真机上竟然传来了胡文海说话的声音。如果不是拟真机的体型和真机有差别,离得远了真有些分不出来它是不是真机。

路大明和胡虎两个人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在拟真机周围和跑道上转了两圈,这才确认道:“控制台,这里是现场,跑道准备就绪,可以进入起飞程序。”

作为原本一起玩耍的玩伴,路大明和胡虎可是看着胡文海,一点点将原本玩具一样的航模,变成了如今的这架拟真机。

和原本的航模比起来,这拟真机现如今简直就是鸟枪换炮了。不说别的,那足足20的混合燃油,就让拟真机比航模大了两圈,也多了很多的重量感。

只要想想,这些燃油换成16瓶125可乐的话,这得多重、占用多少空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