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烈明 > 分节阅读 259

分节阅读 25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朱聿键对于郑家可以说是不吝封赏,郑芝龙转封平虏侯、郑鸿逵封为定虏侯、封郑彩为永胜伯,就连郑森都得了一个副留守都指挥的正三品军职,封为昭勇将军。而对于方岳贡,因为在义兴朝时推行新政受到群臣的攻讦,因此朱聿键并未在此时予以重用,只是作为自己的幕僚给了一个太子宾客的虚职。

山东一系的人马,路振飞总督淮扬,加资政大夫衔,卢象昇封永平伯,加兵部尚书衔,杨廷麟为镇国将军,岳锦峰、仇泽等人都授予明威将军、广威将军等虚衔。赵光忭为山东巡抚,阴世纲为山东布政使。

湖南的何腾蛟、江西袁继咸以及云南吴兆元都加兵部尚书衔,分别以总督身份督率各省兵马,归于定虏侯郑芝龙麾下,由其总督诸路人马,与内阁阁臣商议确定北伐事宜。

封赏完毕,朝臣们也都明了清楚目前朝廷和天子对于福建郑氏的倚重。说起来也难怪,隆武皇帝登基全仗朱平安和郑芝龙大力扶持,如今天子因为立储一事和长子之间出现了罅隙,也只能依靠郑氏来稳定朝局了。内阁中,苏观生和黄鸣俊都是郑氏一系的人马,郑家更是一门两候,还有一个郑彩身居伯爵之位,郑家大军已经全面进入长江流域,控制江浙富庶之地,他们对于朝政的掌控,除了朱平安之外,已经再难有人与之抗衡。

但接下来的这个问题就是牵扯到朱平安的身上。立储是新君即位之后一道迈步过去的坎,朱聿键登基,除了册封皇后曾氏,也特意下诏说明自己近年之内不愿再纳妃嫔,由此便可见其对于皇后的敬爱。说起来这也难怪,朱聿键夫妻历经患难,曾氏始终不离不弃,相伴左右,其之间的感情已经可以媲美当年的弘治皇帝。

据一些消息称,朱聿键也并不排斥曾氏参与朝政,在王府的时候,群臣奏事,曾氏便在屏风之后聆听,每当遇到踌躇不决的事务,朱聿键也要与曾氏商议,可以说,在后宫之中,曾氏的地位已经稳如泰山。

如此看来,朱聿键对于储君一位的人选,势必将倾向于他和曾氏所生的嫡子朱琳源。而福建郑氏所推崇的储君人选也恰恰便是朱琳源,在这一点上,朱聿键和郑家已经达成了共识。

如此一来,朱平安的位置便显得有些尴尬,甚至可以说是危险了。

封赏之后,群臣谢恩,首辅黄道周便站出来提出立储的建议。作为首辅,他有责任提醒天子,立储对于朝廷社稷的重要性。而且,作为朱聿键最为信重的大臣,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遵从祖制,立嫡子为太子。虽然没有说明,但谁都清楚,他已经选择了朱琳源。

大部分群臣都露出了会心一笑的表情,郑芝龙站在武臣首列,仅在英国公和魏国公的身后,神情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嘴角却是不经意间微微扬起。

卢向昇、路振飞等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朱平安,却发现他依然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两人虽然忧心忡忡,但看到朱平安如此笃定的模样,却只能勉强压住了内心的激荡。

就在群臣急不可耐、一窝蜂的随声附和的时候,却是有一个身影慢慢走了出来,站在御阶下躬身施礼,高声说道:“启禀陛下,臣有异议”未完待续

第九十六章 嫡长子

奉天殿内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这站出来的身影。头戴梁冠,一身二品文官的服色,身形虽然不甚高大,举手投足间却是自有一股威严的气度,两只眸子透射出一股沧桑之感。

“史可法、史宪之”群臣却是吃惊非小。自从义兴之乱之后,史可法与虎大威、陈潜夫等人回归南京之后,其人便一直饱受诟病,由于他的失策,也间接的造成了福王朱由崧和义兴皇帝的悲剧。

但众人却是没想到,在这个立储的关键时刻,他却是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早在崇祯十一年的时候,孝烈皇帝便下旨将朱平安纳入宗族,确立其宗室的身份。崇祯十五年,京师陷落之前,朱平安率军入京勤王,孝烈皇帝感念其忠义,特发诏旨,将其立为唐王世子,这一切都是有据可查的。”

史可法侃侃而谈,将一段已经尘封的往事娓娓道来。

“圣安皇帝继位之后,所发诏旨中,也有类似的内容,无非是确定朱平安有功于社稷,再次确立其世子之位。今日在殿上的诸位,恐怕有不少人都亲耳挺过这些诏旨。”

“洪武皇帝当日确立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祖制,无非是不希望看到后代子孙为了皇位你争我夺,徒起萧墙之乱。但我大明历代皇帝中,其中有不少都并非嫡子出身,皇长子继承王位的比比皆是。这便不用臣一一列举了”

“更何况朱平安自高墙卫时,便屡次率军与东虏、流贼作战,更是层亲率大军入京勤王。救出圣安皇帝,使我大明皇嗣得以续存,其文韬武略,天下有目共睹。此次南京变乱,朱平安又是首举义旗,入京平叛,辅佐天子继位。拯救大明于危难之中。”

“所以,臣今日举荐朱平安为储君。恳请陛下三思”说完,史可法庄重的行礼,躬身退回到文官序列中。

史可法的话让满堂皆惊,黄道周神色复杂的看看史可法。史可法却是双眼直视前方,丝毫不为四周的喧哗所动,神色一如往常。

黄道周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前日晚间,他邀请史可法共乘一车,便是想要说服史可法站在自己这一边,那时候,史可法表达出来的意愿便与自己背道而驰,自己却始终无法劝说他改变心意。想不到,今日里。他却第一个站出来,阐明自己的心意。

由此看来,南京的两次变乱。便没有使得他就此消磨心智、反而是越挫越勇,处事之风到变得越发的坚决果断起来,干臣的练达之风已经隐现端倪。但对于黄道周来说,却是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高坐于御座之上的朱聿键同样没有想到史可法竟然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脸色不由得有些难看,看看群臣议论纷纷的反应。朱聿键深吸一口气,却是没有做声。

之后。心中大喜的卢向昇、路振飞山东一系的人马纷纷站出来附和,内阁阁臣中的曾樱和林欲楫也附议。已经有些沉不住气的郑芝龙当即开始示意自己这方的人马开始还击,一时之间,朝堂之间似乎在一瞬间又回到了当年党政的战场,热闹非常。

身处喧闹之中,朱平安却是有些奇怪的看了看史可法,这个人的突然出现,却是也出乎朱平安的预料。史可法没有随波逐流,这一次却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和当初拥立福王时的犹豫再三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来,这个人倒是可以争取一下,拉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