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袁氏枭雄 > 分节阅读 174

分节阅读 1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的控制地之外,只要各个世家豪族打了下来,那就是你的财产

当然,如果没有足够人力进行开发,打下土地也毫无意义。

所以,袁否极具针对性的推出了另一项举措掠夺人口

袁否出动大军,组成数十支狩猎队四面出击,向周围的高句骊、肃慎、夫余等处于未开化状态的蛮夷掠夺人口,为了便于管理,袁否对掠夺来的人口实施了残酷的奴隶制,使之完全沦为任由买卖的奴隶。

有了奴隶,四周的荒地也就有了开垦的人力。

袁否效仿罗马帝国,在掠夺人口及跑马圈地的双轮驱动下,再加上袁否的有意引导,袁否的控制地迅速向北方漫延,并且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控制了几乎整个辽河平原,辽东郡的人口也迅速膨胀到了两百余万。

另一方面,猛将甘宁也没有闲着。

几乎是在平定辽东之后的第一时间,甘宁就兴冲冲的组建了一支水军,并带着这支水军开始纵横东洋,建军之初,甘宁的水军与其实说是水军,还不如就是海盗,因为这支海军的唯一使命就是掠夺朝鲜半岛及东瀛四岛沿海地区的物资以及人口。

在血腥的人口掠夺中,甘宁所率的水军、太史慈所率的骑军,以及各个世家豪族所拥有的私军都在战斗中得到极大锻炼,辽东袁否集团的实力正在无形之中以一种近乎病态的速度急剧扩张、急剧膨胀

两年之后,袁否集团的触角往北已经深入松嫩平原,往东已经控制朝鲜半岛半部,高句骊的地盘不断的被往南挤压,于是不可避免的与马韩、辰韩、弁韩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亡国灭种的威胁下,高句骊山上王高延优放弃与三韩为敌的国策,转而寻求与三韩合作,并且联络北方的肃慎、夫余等东胡小支,组建起了一支联军。

公元一九九年,当袁绍、曹操正紧锣密鼓的准备决战时,袁否集团与高句骊联军间的决战在朝鲜半岛展开。

袁否采纳了徐庶的计谋,命纪灵率大军在鸭绿江与高句骊联军对峙,他自己则与太史慈亲率三千铁骑长驱直入,直取平壤

最终袁否一举攻陷平壤,斩杀山上王高延优,并俘获高延优的王后。

高句骊联军被击溃之后,马韩、辰韩、弁韩立刻上表降服,袁否因为劳师袭远。加上粮草不继。暂时放过三韩。

夺嫡篇:

公元一九九年初。袁曹之战比历史上提前一年爆发。

袁曹之战的爆发虽然提前了一年,结果却毫无二致。

白马之战,袁军大将颜良、文丑被吕布斩杀于阵前。

官渡决战,由于许攸的背叛以及淳于琼的玩忽职守,导致乌巢囤积的上百万石军粮付之一炬,袁绍由是大败,仅率七百骑奔归邺城。

公元二零零年初,袁绍纠集了幽州、并州、冀州、青州所有的军队。向远在辽东的袁否也发去了将令,命令袁否尽起辽东马步大军,渡海前往邺城与袁绍会合。

袁绍决心集中所有军队与曹操决一死战,遭到田丰、沮授拼死反对。

袁绍不听,将田丰、沮授下入大狱,然后不等袁否兵到,便率军南下。

再战黎阳,袁绍从各州临时征集的郡国兵装备低劣,而且明显缺乏训练,虽然兵力超过五十万人。却仍然不是五万曹军的对手。

不过,这次袁绍再没有许攸的背叛。却有了袁否的力挺。

袁曹两军相持不下之际,袁否率三万马步精锐渡过海峡,尽夜兼程赶到了战场。

曹操虽然赢了官渡之战,却是惨胜,战前的七万精兵几乎死伤殆尽,再战黎阳,曹操拼尽全力从各处调兵,也只拼凑起五万人更加要命的是,中原久遭战乱,粮食奇缺,曹军正面临空前粮食危机。

种种不利因素累加之下,曹操也只是勉力支撑罢了。

若是没有袁否,曹操仍能像历史上一样取得最后的胜利。

但是,袁否三万马步精锐的加入,却成了压垮曹操的最后一根稻草。

袁曹再战黎阳,曹操大败,袁军长驱直入攻陷许昌,曹操扔下天子、妻儿老小,率不到五千残兵败走洛阳。

袁绍趁胜追击,正欲一举剿灭曹操之际,孙策率十万大军攻入徐州与此同时,刘备也说服刘表,起兵五万夺取宛城,并威胁许昌。

袁绍好不容易打败了曹操,却被孙策、刘表瓜分胜利果实,又岂能甘心

袁绍执意不听袁否的劝告,放弃继续追杀曹操、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令袁否出徐州迎击孙策,自己则率大军南下宛城,迎击刘备。

袁否在徐州与孙策打成僵持,令甘宁率水军从水路佯攻江东军身后,摆出切断江东军退路的架势,孙策退兵,徐州得保。

然而,袁绍却在宛城吃了大败仗,并中箭受伤。

二十一岁的庞统初出茅庐,第一战就大败袁绍

袁绍大病了一场,自知不久人世,开始考虑继位人选。

通过出辽东、官渡之战任劳任怨,袁否近乎完全取得袁绍的信任,于是袁绍询问袁否的意见,这却是袁绍对袁否的最后试探,若是袁否提出人选,便证明袁否有不臣之心,袁绍就会尽出刀斧手杀袁否,以绝后患。

生死一发间,袁否福至心灵,只说无论袁绍授意哪个儿子继位,都会竭力拥戴,袁绍由是打消最后一丝疑虑,留下袁否坐镇中原,然后回了邺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