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分节阅读 471

分节阅读 47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朴智勇闻言若有所思地蹙眉:“这两个地方似乎”

看他这副样子,刘玄机顿时心拎起来了,暗暗忖道:“他不会无耻地说孔圣也是新罗人吧”

下一刻,便验证了他的想法,朴智勇道:“这两个地方似乎曾经也是我新罗的国土,如此说来,孔圣原来是我新罗人。”

刘玄机已经惊得目瞪口呆,他现在真想把李浩拽过来,让李浩看看,什么是无耻,什么才是真正的不要脸,让他开开眼界,李浩跟他比起来,弱爆了。

朴明顺又是对着朴智勇一顿追捧,朴智勇故作谦虚道:“其实,一开始,我们不能说孔子是我们新罗人,不然极有可能惹恼了唐人,毕竟孔子在他们心中很重要,我们现在只能说孔子有可能是新罗人,有可能这三个字好啊,似是而非,唐人便无法指责我们了,待我们将儒学在新罗壮大,同时发展壮大我们的国力,然后便可以光明正大地告诉全天下,孔子是我们新罗人,儒学,也是新罗的。”

刘玄机的三观已经崩塌,现在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能一个劲地陪着干笑,而他的心中却在冷笑:“琼南王还真是料事如神,新罗人果然是无耻到极致,孔圣岂是他们能染指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孔圣在中华文人心中的地位,那是神明一样的存在,他们的愚蠢,会彻底惹怒大唐,给新罗带来灭顶之灾,王爷经常说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哦,对了,不作死就不会死。”

第五卷:浮沉照影 669章:又见吴王

刘玄机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了,接下来只要糊弄糊弄他们便算完事了,朴智勇开心了好一会儿,继续问刘玄机:“刘先生,你觉得我该何时起事”

刘玄机很想随便敷衍他,但又怕露出马脚,便道:“大人,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根基最为重要,大唐强盛,新罗国力远不能与其相比,但十年之后,就不一定了,如今新罗刚刚吞并了百济和高句丽,疆土和百姓扩张数倍都不止,正是大人一展拳脚之时,大人千万莫要急躁,小不忍则乱大谋,必须韬光养晦,辅助国王壮大新罗,同时暗中笼络群臣,培养自己的党羽,反观大唐,唐皇衰老,时日无多,太子性格懦弱,朝中大臣权势太强,太子登基之后不一定镇得住他们,君弱臣强,必定会有一番动荡,一旦大唐朝廷动荡,则国力衰退,也难顾及边疆,大人可趁机侵夺大唐领土,快速壮大新罗,此消彼长,不出十年,新罗便会成长为一方强国,到时候发兵攻唐,发兵之时,大人趁机夺取兵权,先夺新罗王位,再攻灭大唐,这样便可一举成为天下之主。”

朴智勇听得双眼放光,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一统天下的场面了,过了许久之后,他忽然激动无比地朝刘玄机行了一个礼,道:“刘先生,我愿拜你为我幕僚军师,从此往后,我所有人手,任你驱策。”

刘玄机竖掌在胸前,还礼道:“多谢宰相大人信任,贫道愿意帮助大人,夺取这个天下。”

朴明顺在一旁也是激动无比,他似是想起了什么,提醒道:“刘先生,可别忘了我的事情啊,给我寻一块风水宝地,我要迁祖坟,改运势。”

“朴大人放心。”刘玄机笑眯眯道,“明日老夫就去给你寻找风水宝地,最多不会超过三个月。”

六月二十五,李浩和狄仁杰的队伍进入巴蜀之地,进入巴蜀后,便觉人文环境大不相同,经常会看到一些游侠儿携带刀剑利器在官道上行走,这在关中或者其他地区是不可能看到的,因为自从李浩革新了冶金技术之后,铁器变得廉价,兵器自然也增多,李世民为保百姓安宁,下令严厉管制民间铁器,任何百姓都不可携带刀剑以及一切钢铁利器在外行走。

侠以武犯禁,兵刃乃是游侠儿吃饭的家伙,现在李世民严格管制了民间铁器,这让游侠们很尴尬,有不少游侠因为携带兵器,而被捕入狱,虽然只是关上个一至三年,但牢房里的日子可不好过,于是乎,关内和河东两道大批的游侠儿在近年内往巴蜀地带迁徙,因为巴蜀地带对于刀具利器的管制不是那么严格,越往南越宽松,若是到了南诏那里,扛十把刀在街上走都不会有人理你。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地方自古就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极为尚武,而且山多,山多则山贼盗匪也多,在外行路,带个兵器防身很有必要,所以官府对于朝廷的兵器管制政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浩看到巴蜀地带如此多的江湖游侠,倒是倍觉亲切,有一种穿越到武侠中的感觉,为了体验这种江湖生活,他也换上了江湖人打扮,如果在客栈或者路边茶肆遇到一些江湖人,他就会上前打招呼,跟人家喝一杯,然后胡吹乱侃一气,感觉这就是江湖了。

狄仁杰是完全搞不懂李浩的武侠情怀,就感觉他在发神经,堂堂琼南王,领着五千精兵的将军,脱了铠甲去装行脚游侠儿,这不是脑子有问题吗

每次看到李浩跟一群游侠喝酒吹牛逼,狄仁杰就远远地看着,然后小声问司徒枫:“喂,你师父又发神经了”

“你不要这样说师父。”司徒枫每次都一本正经地说,“师父说这是情怀。”

“啧你师父的情怀还真奇怪。”

本来巴蜀地带的路就不大好走,李浩还发神经,一遇到游侠儿便要停下来喝几杯,吹一通牛逼,所以他们这一路行得很慢,足足花了二十天,才到益州。

益州可以说是整个剑南道最繁华的地方了,这里还住着一个大人物,吴王李恪。

李浩带着五千大军进城,浩浩荡荡,刚在驿馆安顿下来,就有人来送请帖,吴王李恪邀请李浩去府上用宴,李浩虽然跟李恪没什么交情,但既然到了人家地盘上了,怎么说也得去拜会一下,顺便看看这吴王对那至尊之位是否还有想法。

这次吴王只邀请了李浩,没有邀请狄仁杰,虽然狄仁杰是副使,但在身份上与李浩和吴王比起来相差太大了,而且吴王离开长安之前,狄仁杰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傲气的吴王又怎么会邀请狄仁杰呢。

李浩带着司徒枫还有二十个特种兵前往吴王府赴宴,由于他带着请帖,所以不需要发拜帖,是主人请来的贵客呢,很顺利就进了吴王府。

由于还没到晚饭时间,李恪在客厅接见李浩,二人相见,只见李恪已经蓄了须,唇上两撇胡子,下巴胡子寸许,看起来老成持重。

李恪看到李浩之时,面有讶色,只见李浩似乎与当年比起来没有任何变化,看上去就像十八岁的少年,俊朗帅气,如果真的要说有什么变化,就是李浩的鬓发居然白了,童颜配白发,看起来就很另类。

“拜见吴王。”李浩穿着自己特制的青白色开襟袍,头束纶巾,手持羽扇,潇洒俊逸地向李恪行礼。

虽然他们二人都是王,但地位不一样,在大唐,王也分等级的,大家虽然称李浩为琼南王,但其实严格来讲,李浩的爵位是琼南郡王,从一品,与国公还有嗣王是同一级别的,而李恪是“王”,正一品,基本跟南诏王是同一级别的,只不过他没有南诏王那么大权力而已,所以李浩见到他,需要行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