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分节阅读 445

分节阅读 44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对于他们二人的笑容,樊梨花当做没看见,转身就走了,回到牙帐之中开始写战报,将近日来的大小战事全部叙述,同时为杨定国、洛昆还有格罗尼等人请功,特别是杨定国,杨定国的功劳尤其重要,为他请功可以让杨定国麾下两万大军免除惩罚,也就是说,这两万大军不会沦为战俘,至于其他战俘,樊梨花表示爱莫能助,能保他们活命便不错了,他们又无功劳,她总不能虚报吧。

战报写好后,樊梨花当即便派快马送往长安。

一夜无话,隔日一早,樊梨花带领大军出发,直往三弥山王庭杀去,她感觉阿史那贺鲁的首级正在向她招手。

就在樊梨花带兵离开新源城的第二天,三弥山王庭,阿史那贺鲁正在和群臣在殿上商议大事,此刻他们还能商议什么大事,当然是退敌之策了。

就在昨日,已经有快马送来战报,葛弼罗的和杨定国也败了,二人均都被唐军所擒,十二万大军,全军覆没,更可恨的是,杨定国叛国投唐了,招降了新源城中守军,唐军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新源,而传回来的唐军战损更是让阿史那贺鲁差点吐血,战损不足两千。

这一次,阿史那贺鲁是真的谎了,他扫视群臣,双眉紧锁道:“唐军现在想必已经在前往王庭的路上了,从新源到三弥山,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七日便到,而眼下城中只有三万兵马,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群臣均都垂首不言,阿史那贺鲁越发焦躁,气愤地拍打座位,瞪眼大喝:“说话呀你们说话呀都哑了吗”

西突厥宰相陈永贺犹豫了片刻,出列道:“可汗,臣以为,唐军来势汹汹,不可硬挡,既然眼下还有七日时间,不如趁机将王庭西迁,汉人有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咱们应该先保存力量,再图复仇良机。”

这陈永贺虽然是汉人,但却有别于杨定国和樊洪他们,首先,陈永贺是个文官,不掌兵权,颇让历任可汗放心,其次,陈永贺家族列代都与西突厥王室联姻,陈永贺的妹妹就嫁给了阿史那贺鲁,所以陈永贺算是阿史那贺鲁的大舅子,更加备受阿史那贺鲁的信任,其实像他这样的文官,在西突厥还有不少,大多都是文官,文官嘛,耍政弄权的,心眼自然多。

突厥族出现得很早,在汉朝时候,就有突厥了,一直延续至今,他们受汉朝影响颇深,因为曾经的汉朝太过强大,所以突厥的官制有很大一部分都模仿的汉朝,西突厥自然也受影响,如今西突厥成立为西突厥汗国,阿史那贺鲁还模仿汉人皇帝,自称为朕;再看看元朝,元朝将魔爪伸到了欧洲,为何却偏偏就喜欢中华大地,其他地方攻打下来就扔,为何,因为我们中华大地之上有令所有外邦仰慕的文明,就连那群草原蛮子,关外鞭子,夺了汉人的江山后,都学习汉人的文化和礼仪,可见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实在太深,四大文明古国之中,中国的文明或许不是最神秘的,但绝对是最宏大的,最吸引人的,最具影响力的,也只最美的。

当陈永贺提出如此建议之后,立刻就有几个文臣纷纷赞同,然而忽然有武将冷哼问:“西迁那若是迪力拉尔娜带兵继续往西追击,那该如何”

陈永贺道:“我们在西边还有十五万大军,待可汗将王庭西迁后,收整大军,固守新的王庭,谅唐军再增十万兵力也无济于事。”

“荒唐”另一个武将闻言大声道,“那十五万大军镇守西方边境,对抗十几个邦国,还有一个国力强大的阿拉伯,若将王庭西迁,无异于送羊入虎口,到时候唐军若和阿拉伯帝国一起出兵前后夹击,陈大人你去带兵退敌吗”

陈永贺闻言顿时恼怒大叫:“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若有种,你现在去打败唐军啊”

“我倒是想兵在何处”

“够了”原本就烦躁无比的阿史那贺鲁看到二人居然在殿上吵起来,顿时瞪眼大喝,二人顿时吓得都不敢说话了,西突厥汗国是一个君主集权的国家,可汗的权力很大,真正地做到一言定生死的程度,樊洪就是一个例子,所以西突厥的大臣们不像大唐的臣子那么活跃,像魏征那种,要是在西突厥,别说三天了,一天都活不过,第一天上朝估计就被剁碎了,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李世民这般胸襟气度的。

阿史那贺鲁刚想训斥众臣,忽然殿外有个侍卫冲到殿门口,大声禀报:“报可汗镇远将军杨藩带领两万大军归来,已至城外请求入城”

“杨藩”阿史那贺鲁闻言瞪眼惊叫起来,群臣也是一阵惊呼。

阿史那贺鲁忽然咬牙切齿道:“杨定国叛国,他的侄儿也该被诛连,杨藩死罪”

第五卷:浮沉照影 632章:杨藩

“可汗不可”陈永贺闻言立刻惊呼起来。

阿史那贺鲁顿时皱眉不悦道:“为何不可你要替他说情”

“不。”陈永贺恭敬道,“可汗,杨藩手握两万大军,就在城外,倘若此刻下旨杀他,恐怕他会狗急跳墙啊。”

阿史那贺鲁闻言顿时惊出满背的冷汗,赶忙问:“那该怎么办”

这时,又一文臣忽然出列道:“可汗,臣以为杨藩不可杀。”

阿史那贺鲁顿时皱眉道:“岂有此理,杨定国叛国投唐,朕岂能饶了杨藩”

那文臣道:“可汗,杨藩是个人才,自从他学艺归来,十战十胜,而且每一仗都打得极为漂亮,想要对抗唐军,非他不可,虽说按国法,杨藩理应被诛连,但如果可汗法外开恩,杨藩定会感念可汗大恩,竭诚相报,眼下是非常之期,当施非常之法。”

话音刚落,一个武将也出列道:“可汗,臣也觉得这话很有道理,杨藩虽然是杨定国的侄儿,但他离家已有十三年,回来之后也并未与杨定国见面,杨定国叛国与杨藩没有关系,倘若可汗执意要处死杨藩,极有可能会逼杨藩谋反,如今迪力拉尔娜大军压境,此刻若逼反杨藩,实为不智”

“他敢”阿史那贺鲁闻言瞪眼怒喝起来,他根本就未将这二人的话听进去,大声道,“他始终是杨定国的侄儿,朕岂能信他,传朕的旨意,召杨藩来见朕,只可带十个亲随,大军留于城外迪力契莫,你带一百刀斧手,一百弓箭手在瓮城之中埋伏,将杨藩拿入大牢,他若敢反抗,格杀勿论”

“是”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将抱拳领命,快步走出了殿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