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分节阅读 71

分节阅读 7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虽然他们没听过“血型”这个说法,但是这个词不难理解,他们听懂了李浩的意思,就是要找和秦琼一样血的人,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秦怀玉,因为古代有血脉之说,秦怀玉既然是秦琼的儿子,自然应该和秦琼的血一样。

李浩知道自己又要和他们普及一下血型问题了,于是他又费了好多口舌跟他们解释了一下血型的问题,众人听了这番话后,顿时傻眼,尉迟恭着急大叫:“那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李浩取出自己带来的药箱,道:“各位莫急,我现在就帮各位做一个血型匹配实验,也叫溶血实验,这样便可以找出和翼国公血型匹配之人。”

“赶紧赶紧,某先来某先来”尉迟恭这急性子,当即就把毛绒绒的膀子伸到李浩面前晃个不停。

李浩开始给他们做溶血实验,做完溶血实验,李浩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还好,秦琼不是稀有血型,李绩,秦怀玉还有程处默的血型与之匹配。

接下来便是输血了,还好李浩在去西藏和新疆旅游前学过一天的急救培训,其中就包括使用注射器,虽然只是点理论知识,但也比什么都不会强多了,抽血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问题,接下来便是输血了。

李浩将李绩的血注入生理盐水袋中,然后便开始静脉滴注,第一次他没扎好,又重新扎了一次,成功,再次松一口气。

半个时辰后,300毫升的血输送完成,明显可见秦琼的脸上红润了少血,眼睛也睁开了,甚至还能开口说话了,不过他身子还很虚弱,只能简短地喊个人名什么的,即便如此,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他状态比之前好多了。

尉迟恭见状激动得不行,抱着李浩的肩膀可劲儿晃,赞誉之辞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还一个劲地称呼李浩为诗狂贤侄,看书 这态度转变得简直天翻地覆啊,于是李浩又多了一个便宜叔叔。

李浩以写药方为由,好不容易摆脱了尉迟恭铁钳一样的大手,写了两份药方,一份交给秦怀玉,让他给秦琼按时煎药喂药,上面还写了一些饮食和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另一张药方交给李绩,李绩这次献血过多,脸色惨白,走路都有点虚浮了,李浩让他回去按照方子服药调养,很快便能恢复如初。

诊治完毕,秦怀玉开心无比,想要设宴款待李浩,众大佬也纷纷赞同,但李浩一口拒绝,因为他现在要急着回去清洗针筒,一个月后还要替秦琼再输一次血,这样才能巩固病情,然而他只有一个针筒,所以必须将这个针筒清洗消毒才行,血液这种东西一旦凝固便很难清洗干净了。

众人听了他的理由后,便不敢再挽留,赶紧送他离开,秦怀玉用他们家最好的马车送李浩回家,还特地安排了八个最厉害的部曲护送,要知道,这八个部曲当年可都是秦琼亲卫队中的高手。

李浩回到家,立刻开始清洗针筒,步骤其实也简单,先用酒精清洗,然后高温蒸煮消毒。

李浩之前特地让酒坊蒸出了一些纯度80的酒作为酒精,以防家里有人受伤什么的,方便清洗伤口,毕竟这个世界经常有人死于伤口发炎。

为了确保清洗干净,李浩一遍又一遍地清洗针筒,不厌其烦,人命关天的事,他不敢马虎,清洗了三十多遍后,开始高温蒸煮,蒸了足足一个小时,他还不放心,又用酒精清洗了十几遍,这才将针筒收藏起来。

正文 九十六章:怒掀桌

秦琼按照李浩的药方服药三天后,身子果然大为好转,不仅能下床走动,还跑到院子中耍起了拳脚,秦琼的那群朋友们见状都开心得不行,纷纷对李浩赞不绝口。

李世民听说秦琼大病得治,竟微服出巡,亲自来到秦琼家里探望,看到秦琼果然病况大好,李世民那个开心啊,他忽然就觉得其实李浩混账一点也无所谓,起码这小子很有本事呀,比那些整天只会聒噪,一到关键时刻只会说微臣无能的废物好上几百倍。

李世民开心之下,直接下旨,增加李浩一百食邑封户,并赐良田五十亩外加黄金百两,这真是喜从天降,把李浩开心坏了,可有些人就不开心了,比如说孔颖达。

现在李浩在孔颖达的眼里就是一坨臭狗屎,不,比狗屎还臭,他怎么能容忍李浩这种缺行丧德的玩意受褒奖,直接在大朝会之上上奏,让李世民取消对李浩的赏赐,李世民很生气,但又不想跟这个腐儒闹得不愉快,只说容后再议,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大佬这次居然齐刷刷地站到了李世民这边,哎这就很舒服了。

十一月十五,吐蕃在青藏高原赞普松赞干布遣使赴唐,于朝会上递上国书,吐蕃使臣奉松赞干布之命向李世民求婚,要求迎娶一位大唐公主。

李浩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想起来,这天下除了李世民外,还有一位人杰,那便是松赞干布,李浩曾仔细研究过松赞干布的资料,这货绝壁是个人物。

贞观三年的时候,吐蕃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国王朗日松赞被人毒害,与此同时,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一起举兵叛变,工布、达波、娘波等地尽为叛乱者所据。不仅如此,西部的羊同部落乘势入侵,雅鲁藏布江北的苏毗旧贵族也图谋“复国”,这些势力纷纷向吐蕃进兵发难。

13岁的松赞干布继承父位,成为吐蕃第33代赞普。依靠新兴势力,征集了万余人,组成了一支精锐的队伍。经过3年征战。平定了内部叛乱,稳定了局势,再次恢复了吐蕃的统一。

这么大的逆风局,硬是被他翻盘,可见松赞干布是多么的牛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比李世民还牛逼。

李世民这一生虽然厉害,但所遇的逆境比较少,最大的一次逆境也就是他刚登基那一年,武德九年,东突厥的吉利可汗偷袭大唐,最后兵围长安,差点就被破城灭国,自那以后,李世民便一路顺风顺水了。

可惜松赞干布生于吐蕃,吐蕃地处青藏高原,环境恶劣,农业衰弱,国立发展缓慢,无法与大唐相比,倘若他生于中原大地,这个天下到底是不是姓李,真的有点难说。

李浩虽然挺佩服松赞干布,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对松赞干布友好,相反,吐蕃是大唐之下第一国,也就是大唐最强大的敌人,敌人越强大,李浩越不安心。

松赞干布此次遣使来求婚,应该是迎娶文成公主,不过时间对不上,李浩虽然没有仔细查看文成公主的信息,不过他却大致看了一下,文成公主是贞观十五年的时候嫁到吐蕃的,现在才贞观十一年,还早着呢。

果然,李世民又在两仪殿召见吐蕃使臣,以大唐暂时并无适婚公主为由,婉拒了松赞干布的求婚,然后赐予回礼财帛,送其回国。

见历史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李浩就放心了,起码这样一切不会超出自己的预料,掌控未来的感觉还是很爽的。

十一月二十三,李浩前往太极宫替晋阳公主检查病情,

回来的时候路过四方馆,正巧看到两个身穿奇装异服的外国人从里面出来,这两个人的打扮和服饰一下就吸引了李浩,从他们说话的语音中,李浩确定了他们的身份倭国人,现在叫做扶桑国人。

李浩相信,但凡是个中国人,对日本人都没啥好感,原因自然不必多说,是人都知道,李浩自然对这些倭国人也没啥好感,不过这些倭国人忽然出现在四方馆,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要求见李世民呢。

李浩虽然不问国事,但对于国事多少知道一些,现在的大唐已经足够强大,周边小国对大唐十分敬畏,纷纷谴使来巴结,结什么宗主国,其实就是寻靠山来的,李世民身为天可汗,看到万邦来朝,自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