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三国之将星系统 > 分节阅读 254

分节阅读 25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于我,多多指出我的缺点,也让我避免犯下类似的错误。”

“嘿嘿,如果不是看穿了你前恭后倨的真面目,如果不是早已经归属主公,恐怕我真的会被你这一番演戏给迷惑了。”看着那一张表现得十分真诚的脸,虞翻心中暗暗冷笑,他早已知道孙权是一个用得着人的时候就拼命拉拢,哪怕是让他喊爹都行,用不着就对你冷若冰霜,恨不能除之后快的虚伪本质,自然对此人的这一番表演免疫了。

不过虞翻却没有表现出来,反而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感恩戴德的样子,对孙权动情地说道:“主公如此待我,翻就算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此恩此德。”

看到虞翻如此说话,孙权满意的点了点头,自己拉拢虞翻的计划成功实现,以后只要有这样的人物效忠,自己就能够以此为倚仗,稳定江东秩序,同时慢慢的夺取徐州,实现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只要这个计划实现,自己再实行与刘和结好的策略,自己的地位就能安如泰山了。

在宴会结束之后,孙权单独将虞翻留下来请进书房,与虞翻商议今后的大战略,只见虞翻说道:“如今在秦公的主持下,我军与蜀军、汉军的边界安定,这种格局想要打破恐不容易,目前我军拥有零陵、长沙、桂阳这荆州三郡,再加上交州苍梧郡以东的地方,还有江东之地,实力足以与蜀军相抗衡,不过鉴于之前周大都督擅自进攻蜀地之事,我们不宜进攻蜀地,好在如今曹操遭受重创,我们以后需要集中兵力,先对付曹操,只要能够攻破徐州,迎立天子,主公就能获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到了那时,刘禅与秦公以汉室宗亲之名,而主公则以拥立天子之名,与他们鼎足而三,退一万步来讲,即便到最后秦公统一天下,主公将来也不失王公之位。”

“哈哈,仲翔之言正合我意,这真是上天把你赐给我的啊。”孙权握住虞翻的手,大声笑着说道。

第二天,孙权就下令,全军将士除了分出一万人镇守西部边境各郡,余下的全部集中在曲阿,由水军都督黄盖负责全城训练。

其实本来以资历威望和才能来说,黄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只不过因为黄盖是孙策的老臣,后来又与周瑜友善,这让孙权心中不喜,所以改成了凌操,而让黄盖继续负责修筑秣陵石头城。

现在面临着进攻徐州的大好形势,孙权更加期待能够将治所搬迁到丹阳,所以严格督促黄盖,务必加快工程的进度,必须在三个月内修筑完毕。

得到命令的黄盖顿时苦不堪言,因为他知道,现在的民力都已经使用的够多的了,如果按照孙权所说,在三个月内完成的话,需要征发几个县三分之二的民力,这就意味着不仅是成年男子,就连少年、老年和妇女都要抽调一大部分,到了那时,民怨沸腾,恐怕就不是自己所能压制得了的。

想到这里,黄盖心情十分复杂的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苦劝孙权宽限一些时日,然而得到的回复却是,孙权下令将附近的新都郡百姓也列入征发的范围内,任由黄盖指派征发民力,但是必须克期完成这个任务。

“新都虽然紧邻丹阳,可是即便从最近的黟县到石头城也有八百里左右,如果是征发民力到达的话,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等他们到的时候,离限期就剩下两个月了,这还是最好的情况,可是现在正在麦收时节,百姓都忙得要死,谁肯应征逼得狠了,很容易发生民变,如果不逼迫的话,我就是一个办事不力的罪臣,唉,我现在是在时左右为难啊,与其如此,我还不如不干了,也免去百姓一场灾难。”

黄盖想到这里,便毅然作下决定,向孙权递出辞呈,自己要致仕不干了。

勤王诏书 第五百二十九章 流言四起

“什么不干了我现在正在用人之际,你竟然提出辞呈说不干了这实在是可恶”孙权看到了黄盖的辞呈,顿时大怒道:“这世上怎会有这样的人不仅不忠心做事,反而在这关键时刻给我掉链子,辞呈不准”

这时候只见虞翻缓缓说道:“主公,黄盖说的其实也不是没道理,三个月的时间确实太紧迫了一些,如果想要从容的完成任务,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半年这怎么能成半年的时间足够曹贼恢复元气了,到了那时,我们想要攻打徐州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更何况,在半年之后恰好是冬季,大部分时间刮的都是西北风,天气寒冷自不待言,就连我们运送物资都是逆风,物资不能及时运送,我们打仗就先败了一半,再加上曹贼元气得以恢复,我们将必败无疑”孙权哼了一声,有些急怒地说道。

“其实,如果催促的急一些,同时再申请从吴郡征发一些民众,想要建好石头城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只不过下官看来,应该是黄老将军顾惜自己的名声,不愿意在百姓中落下酷吏之名,所以才向主公提出辞呈,不过这也难怪,黄老将军一向爱民如子,在百姓之中颇有名望,现在突然让他做出威逼百姓的事情来,他定然不愿”

“哼,我就知道这老匹夫不想真心诚意为我做事,竟然为了顾惜自己的名声而不顾大局,实在可恨我立刻就对他修书一封,切责于他,让他尽心为我做事。”

孙权大怒之下,就对黄盖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书信,要黄盖不要偷奸耍滑,必须完成使命,否则的话,军法处置。

黄盖本来以为自己提出辞呈,很快就能得到批复,然而没想到却得到了孙权一阵严厉的批评,说黄盖为了顾惜自己的名声而不顾大局,这是一种自私的想法,希望黄盖能够顾全大局,克期完成任务,否则的话,面临着的将是千夫所指,不忠不义的骂名,同时也将面临军法的处置。

“我就算按照你的要求,克期完成任务,将来也定然是千夫所指,江东的百姓岂不是对我恨之入骨我对你是尽忠了,可是对百姓就不讲义了。”现在的黄盖也陷入了左右为难之中,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该为孙权尽忠,还是该对百姓全义

黄盖经过了一番考虑,觉得自己还是该为孙权尽忠,不管如何,孙权提出的进攻徐州的战略也的确是符合吴国的利益,自己为了大局着想,就算是做一回酷吏又有何妨

随后黄盖向孙权上书致歉,说自己之前的确只顾自己,没有顾全大局,以至于做下错误的决定,如今得到主公点拨,已是如梦初醒,情愿尽心竭力,务必在三个月内完成任务。

之后黄盖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一改对百姓的宽厚,下达命令,征发民力,要百姓克期上任,加紧工作,凡是违背的,先是吃一顿鞭子,随后就被关入监牢之中遭受折磨,并且对各级官吏下达命令,每个县的县令都对本县的民力征发工作直接负责,如果不能克期完成的,直接免职处理。

在黄盖的严格要求下,各级官吏全都紧张了起来,民间顿时怨声载道,村镇之中也是哭号之声传遍四野,因为粮食即将收获,可是家中仅仅剩下了年幼的孩子和年老的妇人,以他们的力量,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田中的稻子割完

在听说是黄盖的命令之后,百姓们起初不信,后来才知道真是黄盖所发布,对黄盖的态度由尊敬立刻变成了憎恨,痛骂之声不断,各种恶毒的语言层出不穷。

而就在这时,一则流言悄悄在民夫之中流传,这则流言挽救了黄盖的名声,因为它使得民夫们将关注的重点从黄盖转向了江东之主孙权。

这则流言的中心内容就是,前任吴侯孙策并非是被许贡门客所杀,实是被现任吴主孙权派人刺杀。

这一则流言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务工的民夫们本来就对他们现在的处境很不满意,现在又听说了这样的流言,自然是不遗余力的进行椽笔,以便发泄心中的不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