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晚清之乱臣贼子 > 分节阅读 690

分节阅读 6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让江忠济和江家几兄弟颇为顾忌,很是担心不能拿下天津坚城,还要在攻坚苦战中付出惨重代价。

还好,李鸿章只用了几句话就让江家兄弟坚定了决心李鸿章十分直接的说道:“二将军,各位将军,仗打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如果再放弃等于就是前功尽弃,与其就这么放弃,倒还不如咬着牙齿再拼一把,拿得下天津城就什么都好说,如果实在拿不下来,我们再退兵回京城也不迟。”

琢磨了一下发现李鸿章的话很有道理,江忠济和江忠义等人便也下定了主意,匆匆打扫了战场就带着军队继续南下来打天津,同时鉴于天津北面有海河保护的缘故,江忠济军还做好了武力抢渡海河的心理准备,同时又派出大量斥候哨探海河上游诸地,寻找清军的布防弱点,以便在抢渡失败之后,绕道上游抢渡海河,到惟一可以正面强攻城池的天津南郊去建立营地。

一天后,吴军兵临海河北岸,如江忠济和李鸿章等人所料,天津清军除了早早就烧毁海河桥梁之外,又派出了重兵守卫城外各处渡口,意图凭借海河抵挡吴军攻势。早有心理准备的江忠济等人也不着急,有条不紊的只是从容准备抢渡。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天津城南的城下町一带突然火头四起,喧哗声大作,隐约还可以看到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在城外街道中奔走放火,制造混乱。

见此情景,守卫在海河南岸的清军上下当然是士气受挫,军心慌乱,战场老麻雀江忠济却是毫不犹豫的下令发起进攻,才刚就位的火炮立即开火发射,吴军突击队也马上驾乘船筏向对岸发起冲击,清军方面却是人人慌乱,反击力度严重不足,统兵守卫在海河南岸的清军大将陈国瑞也是既心慌又愤怒,不断大吼,“出什么事了城外街道怎么突然乱了是什么人干的到底是什么人干的”

是八旗满人干的是之前一直没能得到进城,这些天来全靠清军施舍的稀粥充饥的八旗满人干的

获知了这一答案,陈国瑞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大吼道:“八旗满人干的怎么可能简直荒唐我们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和吴贼拼命,保的是他们八旗满人的江山,他们为什么还要帮着吴贼打我们他们难道就分不清楚谁是朋友,谁是仇人”

确实很荒唐,这个时间段仿佛也注定了是一个荒唐的时代,在原先那个历史层面中,这个时代是北方的清军和西方列强的军队在华北平原上打得热火朝天,拼得你死我活,南方的清军则是在东南沿海与西方军队联手作战,并肩抵御太平军的进攻。

而在被吴超越改变的这个历史层面上,南方的满人为了逃避华夏百姓的复仇,纷纷改换汉姓,争先恐后隐瞒自己的满人身份,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象汉人,还强迫都已经十一二岁的满人女孩裹脚。可是北方的满人为了能够继续活下去,却纷纷拿起了自制的简陋武器,与相对来说比较人道的吴军将士并肩作战,联手向忠于满清朝廷的清军发起进攻。所以说,这不是天津城下町里的八旗满人荒唐,而是这个时代太过荒唐。

“爷儿们,烧啊点火烧啊帮镇南王打天津找那帮抢我们粮食的狗东西算帐找那个不管我们死活的狗屁王爷算帐”

“狗东西,抢光了我们的东西,一天只给我们两碗米汤喝,还要我们感谢你们不成烧啊杀啊帮镇南王打天津啊”

这些愤怒的吼叫,是天津城外的八旗满人,毅然站在吴军一边的关键原因。

第六百四十八章 攻城毒招

吴军之所以能够突破海河,除了八旗满人在天津城下町捣乱确实帮了些忙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吴军讲师自己争气,牢牢抓住了清军后方生变士气受挫的些微机会,勇敢果断的发起抢渡进攻,打得既坚决又勇猛,仅第一轮抢渡,就成功冲上了海河南岸。

与此同时,接受过西洋教官严格培训的吴军炮手也一直开炮不断,冒着误伤自船筏的危险持续轰击清军的滩头阵地,以高超的技术把误伤降到了最低点,也尽可能的把炮弹覆盖清军守兵头上,最终靠着火炮数量上的优势,成功掩护了吴军突击队抢占浅滩阵地,既而又帮助吴军突击队打退了清军的两波反扑,让吴军突击队成功在海河南岸站稳了跟脚,等到后队登陆增援南岸。

与战术方针坚决果断的吴军不同,天津清军却显得有些畏手畏脚,既没有和吴军血战到底的士气,也明显没有一定要守住海河防线的决心。尤其是清军的前线指挥官陈国瑞,是既希望能用海河长期挡住吴军,又害怕在野战中伤亡过大,影响到接下来的守城战,临阵指挥时束手缚脚,直接影响到了清军方面的战场表现。

最后,吴军才刚有四个营左右的兵力冲上海河南岸时,不愿在野战中和吴军拼光本钱的陈国瑞才总算是果断了一把果断下令撤退,抢在吴军发起反击前脱离战场,迅速退守到了天津城下的护城壕沟后自保,顺带着帮助城下守军清剿造反作乱的满人主子。吴军则是在伤亡比预计为小的情况下突破海河,踏足到了惟一适合发起正面强攻的天津城南郊。

再接着,当然是有无数的八旗满人跑到吴军将士面前来跪地投降,嚎啕大哭着控告天津清军强行抢走他们糊口粮却只给他们米汤喝的残暴罪行,磕头作揖的请求吴军将士为他们伸冤做主,杀光天津清军为他们报仇雪恨。期间,还有许多年轻力壮的八旗满人请求加入吴军,愿意为光明伟大的镇南王当牛做马,冲锋陷阵,也顺带着混口饭吃。

仔细了解了这些八旗满人自愿接应吴军抢渡海河的原因后,李鹤章向江忠济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收编一部分青壮满人担任辅兵,二是开设粥棚,给其他自愿给吴军帮忙的八旗满人发放口粮,每人每天两个饭团或馒头,还有两碗米汤。和曾国荃是一路货色的江忠济虽然觉得心疼,可是考虑到需要和清军争取满人民心,还有天津城里还有好几千八旗满人可能会成为内应,江忠济还是咬着牙齿接受了李鸿章的建议,在八旗满人的欢呼声中开设了规模更大又发放口粮更多的吴军粥棚。

李鸿章的办法虽然糟蹋粮食,却也收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才刚探得吴军开设粥棚赈济从京城来的八旗满人,鬼子六、景廉和陈国瑞等清军文武马上就明白吴军是在打城里满人的主意了。但明白吴军的意图也没用,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天津城里的八旗满大爷已经是杀不能杀,赶不能赶,所以鬼子六也没了办法,只能是命令粥棚改善稀粥的质量数量,还有就是尽量隐瞒消息,尽量不让城里八旗满人知道吴军在城外的善政,同时拼命鼓吹什么八旗一家,满蒙旗人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妄图暂时安抚住天津城里的八旗满人,不再重蹈城下町的覆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