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晚清之乱臣贼子 > 分节阅读 610

分节阅读 6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将功赎罪,没守住是他罪有应得,就算逃回来我也得给他两罪并罚”

戴文节不再吭声,只是突然想起了吴超越前段时间才兴冲冲当众公布的喜讯,说是被自己蹂躏多年的冯婉贞终于怀上了孩子,很有希望为老吴家生下第二个接班人。然后戴文节自然在肚子里嘀咕了一句,“难怪能成为康熙朝以后的第一个异姓王,果然够狠”

原本心里面就存着逼着老丈人和李秀成拼命的打算,见晚清第一能臣左宗棠与自己的看法完全一致,再加上又已经确认了李秀成已经解除对上海的包围回师救援南京,吴超越便也终于下定了决心,当天就用快船向前线发出两道正式命令,第一道命令给曹炎忠兵团,让曹炎忠率领的疲惫之师安心在芜湖一带继续休整,在没有自己的明文要求之前,不得擅自出兵东进,加入南京战场。

第二道命令当然是给冯三保,鉴于冯三保走出昏招后在南京城外多少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吴超越也没有求全苛责过于责备冯三保,仅仅只是要求冯三保在南京城外据险而守,为曹炎忠兵团休整争取时间,也为自己组织发动第三路东征大军争取时间。然后吴超越又加上了一条没有自己的许可,不许擅自撤退,否则两罪并罚,军法从事

对于吴超越的这个决定,早就已经是疲惫不堪又伤病严重的吴军曹炎忠兵团上下当然都是喜笑颜开,无不欢呼镇南王英明,爱兵如子。而公文命令送到了冯三保的面前后,冯三保和他的两个狗头军师李鹤章、丁宝桢当然是一起愁眉苦脸,叫苦不迭,因为冯三保兵团不但实力有些不足,面临各种各样的客观困难,同时冯三保等人还已经通过斥候和细作的侦察发现,李秀成这次回援南京的兵力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他们的事前想象,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以至于直到收到吴超越公文命令时为止,冯三保等人都还不知道李秀成将要带着多少兵马回来和自己这一支孤军拼命。

“如果长毛只是回来十几万军队,那我们据险自保的把握还是挺大。”已经算是身经百战的冯三保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又说道:“但是李秀成带回来的长毛军队如果超过了二十万,那我们这场仗就有得打了。最起码得先考虑放弃大胜关和雨花台的其中一处营地,否则连守营都难。”

李鹤章和丁宝桢一起点头,都觉得李秀成的回援规模只要超过二十万,那么只有一万多人的冯三保兵团就只能放弃大胜关或者雨花台的其中一地,全力坚守一处营地。然后心情很是不好的冯三保又向李鹤章呵斥道:“贤侄,细作的事是你负责,催着点,赶快给我弄清楚李秀成长毛的兵力规模,我们好制订迎敌策略。”

“叔父放心,一直在催着。”李鹤章答道:“今天钟盛会那边刚收到了一些敌情报告,正在计算汇总,应该很快就有报告。”

也是凑巧,李鹤章刚把话说完,帮着李鹤章收集汇总敌情报告的幕僚钟盛会就急匆匆进到了中军大帐,向冯三保呈上一道檄文,说道:“禀冯军门,我们的细作刚送来了从苏州誊抄来的的长毛檄文,长毛伪忠王李秀成宣称,将要率领六十万长毛大军回援江宁,和我们决一死战”

“六十万长毛”

读书不多的冯三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在李鹤章和丁宝桢马上一起嗤之以鼻,李鹤章还对冯三保说道:“叔父放心,这是历朝历代在出兵檄文上常用的恫吓花招,虚张声势而已。号称六十万,实际上出兵超过二十万就已经算他李秀成了不起了,再刨除老弱辅兵,真正能打的军队,绝不会超过五万人。”

“乾隆朝的时候,云贵总督杨应琚出兵讨伐缅甸。”丁宝桢也冷笑说道:“在写给缅甸国王的书信上,杨应琚号称自己麾下有五十万大军,但实际上呢,当时他手里只有区区三千人的绿营兵。”

听到这话,冯三保这才拍拍自己的胸口,庆幸道:“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他李秀成真能带着这么多长毛打回来,原来是做生意报虚头啊。”

李鹤章和丁宝桢一起大笑,地位更低的钟盛会却没有附和,还却抹着汗水说道:“冯军门,季荃先生,还有丁将军,长毛这次没报多少虚头啊学生我带着军中书办汇总我们细作收集到的李秀成长毛兵力规模,还没完全统计完,就已经可以肯定超过三十五万了”

“三十五万”

李鹤章和丁宝桢的脸色顿时苍白如纸,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冯三保更是直接一屁股坐回了帅椅上,半晌才失魂落魄的艰难复述了这个数字,“至少三十五万长毛”历史上南京解围战李秀成所部兵力的真实数据。

作品相关 第五百六十八章 置于死地

最快更新晚清之乱臣贼子

吴军细作没有谎报江浙太平军回援南京战场的兵力规模,为了打败吴超越这个双手沾满太平军将士鲜血的邪恶屠夫,保住太平天国的国都南京城,更为了保护太平天国的苏南和浙江大后方,深知此战重要性的李秀成几乎调动了自己所有能够动用的军队,兵分三路从东南北三个方向杀回南京。

同时随着李秀成主力的回援,已经后顾无忧的太平军吴如孝、叶芸来和曾立昌等部也得以抽出身来,亲自率领自己麾下的百战之师赶回南京。而此前一直在扬州间接替吴军牵制镇江和江阴太平军的杨秀清族弟杨辅清,也在李秀成的重兵威胁之下选择屈服,把手中的兵力一分为二,一路南下赶来增援南京,一路由杨辅清亲自率领,北上去威逼孤悬在鲁南并始终不肯臣服洪秀全的太平军杨元清部。

整个太平天国的可机动力量因此一起涌向南京战场,官道上,太平军的各色旗帜密集如林,飘展似海,前队已进镇江,后队尚在太湖;运河上,运送粮草军需的船只密集似蚁,遮掩河面,浮舟万艘,帆樯如云,声势之浩大,直追太平军当年席卷长江、攻克南京之时的雄壮军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