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晚清之乱臣贼子 > 分节阅读 380

分节阅读 38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向他们征求意见。

看了信后,之前已经表态过支持先打广西的赵烈文和阎敬铭等人都不吭声,还是在吴越的一再要求下,花老狐狸留给吴越的帮凶戴文节才吞吞吐吐的先开了口,说道:“慰亭,我认为季高先生的主张更有道理,应该以大义为重,帮愿意归顺我们的云贵官军先剿灭云贵境内贼军,不给贼军分裂疆土的机会。”

“我也知道应该大义为重,应该全力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吴越点头,又哭丧着脸说道:“可是先打云贵太不划算了,这两个鬼地方就算打下来也收不上多少赋税,还得先贴出钱粮恢复民生,安抚百姓,做亏本买卖啊。”

赵烈文和阎敬铭等人还是不吭声,因为他们很清楚吴越的话是事实,先取云贵的确是一笔得不偿失的亏本买卖。而戴文节犹豫了一下后,却突然朗声说道:“即便是亏本买卖也得做”

“慰亭,你难道忘了,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你如果为了吃亏占便宜而斤斤计较,置危如累卵的云贵同胞于不顾,坐视他们被贼军屠杀,坐视中华疆土被贼军分裂,天下人会如何看你”

“难道你忘了,前年云南贼军包围昆明,逼死了云贵总督恒春,吓跑了巡抚舒兴阿,全靠云南布政使桑春荣困守孤城,吴振吴制台千里驰援,这才好不容易杀退贼军,保住昆明贼乱至此,你如果为了计较钱粮,故意对云贵见死不救,让贼乱乘势复大,云贵岂能还是我中华领土”

轮到吴越不吭声了,戴文节则越说越是大声,道:“再有,先取广西,真就是一笔赚钱买卖吗我看不尽然如果慰亭你是杨秀清石达开,看到你出兵打进他们的老家广西,他们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你这是故意在和他们抢地盘,会不会更加的防备于你还会不会把主要力量用在京城乱党所控制的军队上”

“但你如果先打云南和贵州这两个穷省,杨秀清和石达开又会怎么想”戴文节顿了一顿,这才接着说道:“会不会觉得你胸无大志,只想做西南王平西王还会不会对你日防夜防,又还会不会放心的全力北上”

“打云贵,亏的只是钱粮弹药,可赚的是天下人心云贵将士百姓的全力拥戴打广西,赚的只是钱粮赋税,可亏的却是大义民望,还有太平军的敌视仇恨”

听了戴文节这番掷地有声的话,其实早就无比动摇的吴越也终于下定了决心,一拍桌子说道:“改变战略计划,先取云贵这笔亏本买卖,我做定了”

赵烈文和阎敬铭等人也不吭声,只是向吴越拱手领命,然后吴越当即下令做书联络云贵总督吴振、云南巡抚桑春荣和贵州巡抚刘源灏,再度劝说他们易帜归顺,表态全力帮助他们剿灭境内贼军。同时又传檄云贵两省,明确表示无论任何府县城池和军队将领,只要是为了平定贼乱,都可以向吴军请求援助,吴军定然全力救援

书信与檄文很快做好,在商议与云贵督抚联络的使者人选时,帮着左宗棠坚决主张先救云贵的戴文节倒是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冒死前往云贵与吴振等人联络。然而吴越考虑到此事太过冒险,断然拒绝了戴文节的要求,决定只派普通使者南下。戴文节也没坚持,只是又突然说道:“对了,慰亭,要不把我们前些天抓的桂中行放了吧,让他担任去和贵州巡抚刘源灏联络的使者,给我们送这道书信。”

“那个老顽固怎么可能答应做我的使者”吴越无奈的一耸肩膀。

“我去劝他,一定能说动他。”戴文节再度自告奋勇,又微笑说道:“还有,慰亭你可能还不知道吧,桂中行其实就是贵州镇远人,事关他的家乡父老,想来他必然不会拒绝。”

吴越一听大喜,当即点头,说道:“那就他吧,让他顺便看看我是不是真的放了他的家人,也让刘源灏和贵州文武官员都看一看,我是怎么的宽宏大度,以德报怨。”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四十一章 得不偿失

那怕是在文坛画坛中都极有声名的戴文节亲自出面,同为著名画家的桂中行也说什么都不相信什么吴越放他回乡,还请他给贵州巡抚刘源灏带信,主动向身处险境的贵州清军伸出援手。

最后,还是戴文节让人把桂中行强行架出了大牢,硬拖上了开往湖南的吴军官船,吩咐吴军水手把桂中行送到湖南晃州,交给守卫鲇鱼关的贵州清军。书呆子桂中行这才将信将疑的问道:“吴贼真要放我你们就不怕我回到了贵州,又带着官军来打你们”

“履真兄,你觉得我们会在战场上怕你吗”戴文节苦笑反问,又说道:“但我们也有言在先,我们只给你这一次机会,假如你还是冥顽不灵,坚持要给京城乱党助纣为虐,那我们下一次在战场上遇到你,就算是有饶你的心,也没饶你的理了。”

言罢,戴文节又把吴越写给刘源灏的书信交给了桂中行,恳请桂中行代为递书,桂中行却还是不肯接信,又问道:“你们就这么信得过我不怕我故意不给你们送信”

“履真兄,我相信你一定会给我们送信。”戴文节坦然答道:“情况在大牢里我对你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大元帅托你给刘抚台带信,是想让刘抚台以云贵汉人和华夏疆土为重,抛弃恩怨嫌隙,携手平定云贵境内的各路贼军,保护我中华版图之完整。履真兄,你也是汉人,也是华夏子孙,所以我相信你一定会替我们把这道书信送到刘抚台面前。”

说完,戴文节又把书信封口一亮,说道:“履真兄请看,这道书信没有封口,你如果怀疑我们是在耍花招,可以先看书信,然后再决定是否替我们送信。”

见书信的确没有封上,又听戴文节说得诚恳,书呆子桂中行这才接过了书信,接着也没向戴文节道谢,径直上了船准备出,倒是戴文节苦笑着接连道了几声珍重,然后才命令水手开船出。

正值丰水季节,沿着沅江航道溯源而上,吴军船只没用多少时间就把桂中行直接送到了晃州城下,又在主动臣服吴军的晃州官府帮助下,顺利把桂中行送到了鲇鱼关下当众释放。结果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桂中行才总算是相信了吴军没有杀害他的意思,终于向吴军将士道了声谢,然后到鲇鱼关下向守关的贵州清军禀明身份来意,请求入关回乡。

让桂中行十分无奈的是,他从湖北省城一路来到晃州都没有受到捆绑,可是回到了清军控制地后,反倒先被清军五花大绑之后才得以进关。不过在进了鲇鱼关后,桂中行就再没了责怪守关清军的心思,还明白了鲇鱼关清军为什么要这样小心的原因。

对比实在太悬殊了,鲇鱼关以东的晃州厅在这个时代虽然也是货真价实的穷乡僻壤,然而至少百姓还能够耕种安居,店铺集市还能够正常营业。可是在鲇鱼关西面的贵州境内,道路上却是数之不尽的饿殍难民,个个衣衫褴褛,也个个面黄肌瘦,跪在关下恳求清军开路放行,哭声不断,随时都有可能生暴乱。

见此情景,明白了守关清军为什么要这样谨慎之余,桂中行也赶紧向押解自己的清军士兵问道:“这位军爷,怎么会有这么多难民是不是思州和镇宁遭灾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