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晚清之乱臣贼子 > 分节阅读 310

分节阅读 3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心里更加大骂,“洪秀全,杨秀清,你们这两头猪啊,咋就不知道团结一致,先把江山打下来还有石达开,你可是民族英雄革命义士的偶像,怎么也犯这样的糊涂,搀和进这种自取灭亡的事”

再怎么骂也没用,吴越没办法跑到洪秀全和杨秀清的面前去调解劝说,当然也就没办法阻止改动版的天京事变生。同时自打水师决战之后,杨秀清那边也主动切断了与大冶铁厂的暗中,吴越也没办法暗中通知杨秀清小心提防,不要遭了洪秀全的毒手吴越可是更喜欢杨秀清一些,起码不象有轻微精神病的洪秀全那样无法沟通。

顺便说一句,就算容闳那边还能够和太平军取得,吴越也不敢通过这条渠道向杨秀清出警告,因为太平军那边负责和容闳的是洪仁玕,在关于洪秀全的事上,吴越当然信不过他。

但吴越还是不肯死心,绞尽脑汁的盘算了几天后,吴越觉得还是自己有希望阻止改动版天京事变的生,一是吴越知道杨秀清和石达开的私交很好,又都是比较能脑子做事的人,就算有什么矛盾,也有坐下来和气说话的可能。第二则是南京太平军是被杨秀清亲手掌握,只要能够提醒杨秀清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在石达开突然返回南京时牢牢守住内外城门,就不用担心石达开会带着军队杀进城里和杨秀清火并。

“是否冒险派人和杨秀清他如果乘机拿到了我准备谋反的证据怎么办”

被这个艰难选择困扰的时候,天大的喜讯突然传来,吴越的靠山肃顺在京城里的党争中大获全胜,敢在朝廷里故意刁难掣肘吴越的满清官员不复存在不说,肃顺还得意洋洋的派人送来书信,让吴越有什么要求只管提,直接表态全力支持吴越放手大干。而吴越在大喜之余,也终于想到了一个阻止天京事变爆的办法,亲手写了一道书信给肃顺,一边向肃顺道喜,一边理直气壮的向肃顺提出了一个惊人要求直接与太平军方面取得,以招安和招降太平军将领为名,离间和分化太平军的内部

为了让肃顺明白自己此举的苦衷和目的,吴越当然随信附上了张德坚收集的太平军情报汇总抄件,又让口才出众的郭嵩焘亲自携带书信及情报抄件送到北京,当面向肃顺解释原因,还让郭嵩焘介绍了自己所准备采用的办法。

“肃中堂,吴抚台他准备这么做,同时派出一明一暗两个信使去和长毛,公开派出的信使大张旗鼓的去见石达开,呈递书信向石达开陈述利害,指出杨秀清匪对他的猜忌迫害,迟早必然会有血光之灾,劝他悬崖勒马,弃暗投明,斩杀洪杨二匪将功赎罪,同时也故意引起杨秀清对石逆的更进一步猜疑,激化他们的矛盾,也诱使他们内讧火并,自取灭亡。”

“暗的信使派给匪杨秀清,书信上,吴抚台将直陈杨秀清的所作所为,迟早必遭洪秀全暗害,也警告杨匪石匪此番的怪异调动目标是他,力劝杨秀清先下手为强,杀死洪秀全率众来归。”

“如此一来,杨匪心中必然生出警惕,又闻知吴抚台派人招抚石达开,定然对石达开更加猜忌,轻则疏远提防,重则直接处死,甚至先制人杀死洪匪篡位夺权。但不管杨匪做出任何选择,都只会对我大清有百利而无一害”

如果还没砍死政敌柏葰和扳倒偷偷摸摸捣乱的鬼子六,肃顺是否会采纳吴越的这个建议肯定得仔细掂量稍有不慎就可能让吴越背上暗通长毛的嫌疑。而现在既然大权独揽,又觉得死党吴越的办法相当靠谱,投入小见效大,肃顺便也没有迟疑,当天就把郭嵩焘领进了紫禁城里,让郭嵩焘当面向咸丰大帝陈述吴越的妙计。也的确是妙计,只不过没用这条妙计效果很有可能更好。

还别说,咸丰大帝对此的反应还真让肃顺意外了一把,听完了郭嵩焘陈述的吴越妙计之后,咸丰大帝不但没有猜忌狐疑,相反还露了喜色,惊喜说道:“好主意啊,和我大清太宗以离间计诱杀毛文龙有异曲同工之妙啊不过区区两封书信,了不起再死上两名信使,那怕有一道书信可以收到效果,那也是一本万利了啊”

“主子,奴才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肃顺乘机说道:“但吴越又说了,因为此事需要在暗中与杨匪逆,恐有瓜田李下之嫌,故而不敢擅专,只能是先请旨准行,以安圣上之心,亦塞言官之口。”

“给吴爱卿拟一道密旨,朕允许他暗中与任何长毛匪,实施此计间杀洪杨二匪”

咸丰大帝想都不想就一挥手,一口答应,末了又微笑说道:“这个吴爱卿,也真是小心,寄书招降的事在战场上屡见不鲜,还用得着什么请旨朕难道连他都信不过了”

“这也是吴越对主子你和大清朝廷忠心不二的明证。”

肃顺乘机替死党说好话,末了,肃顺还很有头脑的建议道:“皇上,要不公开招降石达开匪的事,直接由朝廷出面来做如何奴才斗胆请皇上颁布一道圣旨,派人送抵石匪面前当众宣读,在旨意之中直陈石匪身陷危境,惟有斩杀洪杨二匪来投,方可尽赎前罪,活命受赏。”

“如此一来,既可以让洪杨匪想不知道此事都难,又可以让匪明白,圣上你虽然身在京城处庙堂之高,仍对他们那宵小鼠辈的蝇营狗苟了如指掌,弹指刹那,便可将他们化为齑粉。”

还是那句话,如果柏中堂和鬼子六等人还在的话,肃中堂这个建议肯定会遭到他们坚决反对理由则是石达开肯定不会接受这道所谓圣旨,会有损咸丰大帝的威严。但是很可惜,柏中堂他们已经不在了,咸丰大帝在民间和太平军那边到底还剩多少威严,目前也是肃顺和载垣等人说了算,所以咸丰大帝也没犹豫,马上就一拍伪龙案,大声喝道:“就这么办即刻拟旨,着人送往石逆军中当众宣读”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怀疑吴越此举的真正用意,当咸丰大帝亲自批准吴越与杨秀清暗中联络的密旨送到湖北后,吴越马上就欢天喜地的找来了赵烈文让他代笔时,赵烈文在听完了吴越的要求后就提出了疑问,道:“慰亭,这么做会不会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我要的就是适得其反”

吴越心里嘀咕,又明知故问道:“如何会适得其反”

“因为从张德坚的情报分析来看,洪杨逆几乎已经是势同水火,石达开的军队南下,也有可能是奉了洪秀全的勤王密令。”赵烈文皱着眉头说道:“这么一来,如果我们不用这条离间计,洪杨逆很有可能就会在短时间内反目成仇,动手火并,让我们坐收渔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