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晚清之乱臣贼子 > 分节阅读 270

分节阅读 27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有披红挂彩的大张旗鼓迎接他们,即便是接待他们的晚宴也十分简单,除了有酒有肉之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邵彦烺也看出一干湘军头目的疑惑,便微笑说道:“各位大人,实在抱歉,晚饭是有点简单。不过你们大概不知道,我们吴抚台家里虽然绝对算得上富甲天下,但是他的日常饮食其实比这还简单,长毛猖獗,天下大乱,吴抚台他有银子也不敢乱花,只能是用来优先供给军队。”

想起以前与吴越联手作战时,吴越的确是和普通士卒同饮同食,湘军众头目这才释然,忙纷纷表示谦虚。然后胡林翼又好奇问道:“邵先生,吴抚台要我们一定来大冶走上一趟,到底是为了什么”

“想请你们参观大冶铁厂和大冶枪炮局。”邵彦烺如实答道:“抚台大人他说,他想让你们看一看湖北新军的真正强大之本,知道湖北新军为什么能在战场上鲜尝败绩,为什么被长毛畏之如虎。”

面面相觑的同时,即便有些怀疑吴越是在故意炫耀,但湘军众头目的兴趣还是被邵彦烺给成功勾了起来,所以到了第二天一早,湘军众人便在邵彦烺的引领下,满怀好奇的一起踏入了对他们来说无比神秘也无比古怪的大冶铁厂。

在大冶铁厂里,湘军的大小头目先所看到的,是吴越花费重金采购来的英国炼铁炉普德林炉,还有大冶铁厂的自行仿造的两座新炉。当得知这三座炼铁炉每个月的熟铁产量就过湖南一年的熟铁产量时,湘军众头目无一不是张口结舌,惊叫出声,邵彦烺则轻描淡写的说道:“这不算什么,如果我们愿意,随时都可以再建几座这样的炼铁炉,把产量再翻一番。”

“邵先生,那你们为什么不多建”刘蓉好奇问道。

“等更好的炼钢炉。”邵彦烺答道:“在英吉利国的肯特郡,有一个叫托利的洋人,明了一种新的炼钢炉,可以把铁矿石直接冶炼成钢水。吴抚台他已经委托洋人朋友重金购买这种炼钢炉,我们自己也正在尝试开中,一旦成功,我们以后枪炮就不会再用熟铁了,全部改用钢铁。”

让湘军土包子大开眼界的还有大冶铁厂的蒸汽锻压机,当看到巨大的击锤在蒸汽的带动下,大块大块的冲击炽热铁胚,即便不用邵彦烺解释,湘军众头目也知道其中的奥秘所在,更知道了吴军的火炮火枪为什么数量如此众多产量悬殊实在太大了。

在大冶枪炮局里,湘军土包子第一次看到了金属加工车床,亲眼看到了一块熟铁变成铁条又变成枪管的所有环节,还看到了如何在枪管里镂刻膛线,以及如何生产他们馋涎欲滴的高射击针枪、米尼枪和柯尔特式左轮枪虽然产量都不算高,却也足以让湘军土包子眼睛红。

为了保密,邵彦烺当然没领着湘军土包子参观苦味酸生产线和吴军最机密的武器开实验室,只是遥指告诉湘军土包子那些建筑里是什么。末了,到了晚上时,邵彦烺又请来以容闳为代表的一大帮广东籍技术员,领着他们和湘军土包子共进晚饭。席间,邵彦烺又主动提出了乡党这个问题,指着那帮操着粤语说话的技术员冲湘军众人笑道:“各位大人,不知道你们现这个细节没有大冶铁厂这里的技师,几乎全是我们吴抚台的广东老乡,你们知不知道,吴抚台为什么不让他们这些同乡放马带兵驰骋沙场”

湘军土包子全都摇头,也几乎都好奇问起原因,邵彦烺则要求湘军土包子自己去问那些广东技术员。结果在胡林翼等人的好奇询问下,一个广东技术员操着半生不熟的官话答道:“带兵打仗,升官受赏,我们当然不是没想过,可吴抚台不答应,他说我们不懂军事,到了战场上也挥不了多少作用。在大冶铁厂里好好搞工业,挥我们的西学所长,才能对湖北对中国起到更大作用。”

能在清末民初混到无湘不成军的美名,湘军众人当然都智商不低,也都隐隐猜到了邵彦烺故意提起这个话题的真正原因。而知道吴越目的的容闳也站了出来,冲湘军众人笑道:“我也懂一点西洋军事,但和我一个县出生的吴抚台照样不答应让我带兵打仗,说我一个人到了战场上改变不了什么,要我帮着他建立武备学堂,把西洋的先进战术和先进武器传授给学生,为中国培养更多懂得现代军事的军队将领,大家联起手来改变中国军队不如洋人军队的情况。”

“还好,在中国建立武备学堂也是我从花旗国回来的目的之一,汉口武备学堂已经建立了,教材是我和洋人一起写的,我还每隔一段时间就去那里上一下课,吴抚台也是那里的义务老师,他只要一有空,就会亲自去武备学堂给那里的预备军官上课。你们如果有兴趣,到了汉口以后,也可以去那里参观参观。”

默默无语的结束晚宴,在邵彦烺的陪同下,湘军船队再次扬帆出,北上返回湖北省城,而当到了汉口时,亲眼看到了吴军水师的蒸汽炮船在江面上驰骋如风的画面。在路上一直沉默寡言的郭嵩焘第一个开口,向胡林翼和曾国荃等人说道:“我不回湖南了,我要留在湖北。”

“筠仙,你下定决心了”同样在路上沉默寡言的胡林翼问道。

“决定了。”郭嵩焘郑重点头,说道:“回湖南,我们是可以东山再起,再建湘军,但现在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吴抚台这里无论枪炮、钱粮和军队,都已经甩开了我们鼎盛时期的八条街都不止,我们就算回到了湖南重建湘军,也永远再没机会追上吴抚台的湖北新军,只会被他们越甩越远,永无出头之日”

“还有。”郭嵩焘神色严肃的说道:“吴抚台唯才是举,用人有方,不搞什么任人唯亲,他的得力将领,几乎全都不是他的广东老乡,我觉得吴抚台这样的做法,比曾部堂的方法更对。胸怀气度,也更宽广。”

没有人指责郭嵩焘对曾国藩的不敬,相反的,湘军众头目还神色各异,重新开始盘算是否应该接受吴越的招揽。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七章 无心插柳

除了郭嵩焘以外,很识时务的李续宾兄弟也愿意留在湖北,此外知道骆秉章绝造不出什么好船的水师大将彭玉麟也表态想要留下,倒是杨岳斌考虑到自己已经是记名总兵,曾国华又已残废,回湖南后新建水师主将非己莫属,表明态度想回湖南。

让湘军众头目颇为意外的是,曾家几兄弟也出现了分裂,曾国潢和曾国葆想携带曾国华回家侍侯病重父亲,曾国荃却坚决表态留在湖北,还直接对曾国潢等亲兄弟说道:“你们想回家自己去,我要留在湖北给兄长报仇,回湖南重新建军从头再来,想报仇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留在湖北帮慰亭,亲手报仇的希望还更大些。慰亭虽然是我晚辈,但我愿意听他号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