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晚清之乱臣贼子 > 分节阅读 176

分节阅读 1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荐,这难道有错吗”

“呸”绵愉的口水差点没喷在吴越脸上,怒道:“你算什么东西,也敢窥视封疆大吏的官职资历,功绩,这些东西你有吗”

“惠王爷息怒,惠王爷息怒。”载垣站了出来打圆场,笑嘻嘻的说道:“还有,惠王爷,慰亭的功绩好象也足够吧自办理团练助剿长毛以来,慰亭打的大小胜仗可不比任何人少,至于资历嘛,慰亭的师兄忠烈公江忠源,不也是入仕仅一年多就升迁到了安徽巡抚一职,慰亭可是入仕两年多了。”

“那他的年龄呢”绵愉指着吴越向载垣愤怒问道:“他才多大二十岁都不到,就能当巡抚了”

年龄确实是吴越的最大弱点,那怕是载垣也找不出话来反驳绵愉,不过还好,吴越在养心殿里还有一个更靠谱的靠山叫肃顺,肃顺马上就站了出来,微笑说道:“惠王爷,朝廷选官可不是选寿星佬,恭王爷去年二十一岁的时候,不也是直接进了军机处了么如果选官一定要看年龄,那吏部倒是轻松了,不用看考绩功勋,直接挑七八十岁的老吏当官就行了。”

“你。”绵愉怒瞪肃顺,目前正红得紫的肃顺则笑得更加轻松,把绵愉的愤怒根本不当回事都姓野猪皮,深得咸丰大帝信任的肃顺当然不怕到现在都还混不上一个亲王爵位的绵愉。

“好了,好了,都给朕住口。”咸丰大帝终于开口,先是喝住了众人,然后才向吴越问道:“吴爱卿,你请旨进京,除了自荐官职外,还有什么机宜需要呈奏”

“回皇上,微臣还有一些关于刑名案件方面的事需要呈奏。”吴越拿出随身带来的一叠公文,捧着说道:“微臣就任江苏按察使的时间虽然不长,期间又大部分时间是在署理军务,但微臣还是抽空清理了一下江苏刑狱,查处刑名案件一百余起,平反冤案一十三起,其中两起还是人命案。这是微臣的述职奏报,请皇上过目。”

太监上前接过公文转呈到咸丰大帝面前,咸丰大帝随便翻看了几份见大概无误就放下,笑道:“难得你还算尽心尽职,不错,能武能文,确实难得。”

“皇上,那微臣自荐的事”吴越小心翼翼的问道。

“别急,容朕想一想,过几天再给你答复。”咸丰大帝挥挥手叫吴越不必过于焦急,然后说道:“吴爱卿,你的才干确实出众,朕也很想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更加大展拳脚,但是你的年龄,让朕想想,然后再决定。”

没能一下子说服咸丰大帝让自己出任湖北巡抚,吴越当然是大失所望,可是又无可奈何,好在咸丰大帝也没把话说死,事情仍然还有希望。然而就在吴越以为谈话就要结束时,咸丰大帝却又说道:“吴爱卿,你对夷事比较精通,洋人以南京条约到期为名,请求朕派遣钦差与之谈判修改条约,这件事想必你也应该知道了。你怎么看”

“皇上恕罪,瓜田李下,微臣不敢表意见。”吴越拿出应对鬼子六的办法回答,恭敬说道:“微臣与洋人常有往来,还曾见过英夷法夷的驻华公使,今番微臣若是在这件事上表意见,必然会引来无数闲言碎语,甚至还有误导圣上决策的可能,所以请皇上宽恕,允许微臣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见吴越回答得这么漂亮,本想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的绵愉等人当然是大失所望,咸丰大帝却不依不饶,说道:“没关系,说吧,兼听则明,朕就是想听听你这个通夷之人是什么看法。”

吴越万分为难,再次拒绝搀和这件事,咸丰大帝却坚决不许,吴越被迫无奈,也只好叩说道:“皇上,那微臣就斗胆直言了,洋人要求修改条约,如何应对,其实就是皇上你一句话的事。皇上如果觉得条约可以修改,那就派钦差大臣与洋人谈判修改,皇上如果觉得条约不必修改,那就直接拒绝就行了,用不着和洋人废话。”

“可以直接拒绝”咸丰大帝一楞,鬼子六和肃顺等人也是张口结舌。

“回皇上,确实可以直接拒绝。”吴越如实答道:“就微臣所知,洋人公使向大清朝廷递交的是外交照会,仅仅只是表明他们的外交态度,按照洋夷国家的规矩,除非朝廷是想和洋人断交,不再往来,否则都应该给一个答复,觉得可行就答应,觉得不可行就拒绝,让洋人知道皇上你的态度就行。”

“那朕如果断然拒绝,那洋人会不会乘机挑起战端”咸丰大帝赶紧又问。

“这个。”吴越有些犹豫,回答道:“微臣不知,事关重大,微臣也不敢轻率出言断定。”

咸丰大帝大失所望,然而稍一盘算后,咸丰大帝又想起了一件大事,忙又问道:“还有,洋人还告诉朝廷,说他们要出兵帮大清抵御罗刹洋兵,还要帮我们大清讨还被罗刹国侵占的东北土地和库页岛,这又是什么意思洋人怎么会突然变得好心帮我们大清和罗刹国打仗”

“皇上,你不知道洋人主动如此示好的原因”吴越很诧异的问道。

“朕不知道啊朕怎么能知道这些事”咸丰大帝更诧异的反问。

“难道就没有广东官员向皇上你奏报”吴越更诧异的问道:“那么大的事情,香港和澳门的报纸早就传遍了,就连上海租界里都有不少人知道,广东下辖香港和澳门,难道就没人向陛下你奏报”

“你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大事”咸丰大帝更糊涂了。

“皇上有所不知,欧罗巴诸洋夷国,去年生了一件大事。”吴越答道:“欧罗巴的英国、法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等洋夷国,因为领土问题,一起向罗刹国宣了战,并且在一个叫做克里米亚的地方和罗刹国大打出手,战事胶着难分胜负。英法等洋夷国为了分担西线压力,决定效仿我大清的围魏救赵之策,新开东线战场与罗刹国交战,使罗刹国尾难顾,腹背受敌。”

说到这,吴越顿了顿,然后说道:“现在罗刹国的东线兵力,主要就集中在他们从我大清抢去的领土上,英法等国要想消灭东方的罗刹兵,就必须夺回我大清被罗刹国抢走的土地,但英法等国人口稀少,兵力不足,就算夺得了这些土地也无法守住,同时还会背上侵占我大清土地的骂名,激怒大清朝廷影响他们和大清的贸易往来。所以洋人才想做一个顺水人情,把罗刹国抢走的疆土夺回来献给大清朝廷,既消灭了罗刹兵削弱罗刹国,又可以讨好皇上你和大清朝廷,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这么说,洋人真是帮朕夺回疆土了天下能有这么好的事”咸丰大帝这一喜非同小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