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贞观唐钱 > 分节阅读 304

分节阅读 30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院苦学三年,不是为了科考那一官半职,而是想为慧武学院争光,科考有狄仁杰,张柬之,房遗爱等人,他们足以在科考之上为学院争光,学生想去北庭都护府。学生要让慧武学院,慧武侯的名声传遍整个大唐。”

张启鑫话语有些激动,激动的忍不住双手有些颤抖,在张启鑫的鼓舞下,更多学子起身。

“院长,我想去安东,苦学三年本领报答大唐,愿在安东为慧武学院,为慧武侯争光。”

“副教,学生想去岳州,听说岳州以成大唐魔都,学生想去岳州生活三年,随后回归学院苦做研究,请副教允许。”

“学长,学生要去岭南,三年学习,学生苦学务农本领,想去岭南改变百姓生活。”

这时王玄策站起身。

“院长,各位教习,学生想去草原,只想去闯荡一番,扬我学院之名,不成功,不回来,无脸面对各位同创。”

几人的雄心激励的其他学生,学生纷纷起身,齐声呐喊。

“不成功,不回来,无脸面对各位同创。”

看着这群脸庞稚嫩的孩子,盖文达内心有些触动,也有些不舍。眼眶有些湿润,扬起头避免眼泪话落,可想起这群孩子要去北庭,要去安东,去草原,盖文达一阵心疼。过了许久,盖文达红着眼眶,咬着牙齿对学子大喊。

“你们不在是稚嫩的雏鸟,你们现在已经是准备离巢的雄鹰,你们只管提出你们的想法,剩下的事老夫回去找陛下,如陛下不准,老夫便辞去院长一职。”

盖文达率先离开大教室,学子躬身施礼,齐声呐喊。

“恭送院长。”

盖文达脚步一颤,随后大步离开,直奔皇宫。

太极宫内,盖文达与李二争论的许久,不断有瓷器的碎裂声音传出,北纬搀扶着长孙站在门外,心中担忧。过了许久,盖文达脸色阴沉的走出太极宫,对着长孙只是点点头,随后大步离开,十分骄傲。

长孙有些担心李二,连忙走进太极宫,看着一地碎裂的瓷器,长孙不由叹了口气,抬起头看着李二,只见李二的脸色阴沉,随后开怀大笑。长孙一愣,连忙上前,北纬开始收拾太极宫内的瓷器,没有呼唤宫女,北纬知道陛下有话与皇后说。

对于北纬的表现,李二很满意,心情更是好了不少。

“哈哈哈,北纬不错,等你为太子育下一儿半女,朕赐你太子侧妃。”

北纬躬身施礼,随后继续收拾碎裂的瓷器,长孙搬过李二的头,仔细观察,十分担心。对此李二微微一愣。

李二打掉了长孙的手,瞪了长孙一眼,长孙对此苦笑摇头。

“陛下,臣妾见您又怒又笑,有些担心。”

李二再次大笑。

“哈哈哈,观音婢,慧武学院好啊,如今的盖文达让朕惊讶,学院的学子更是让朕欣慰啊。好,好,好啊明日与朕去慧武学院,朕要看看这群学生为何都不参加科考。”

听了李二的话,长孙只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慧武学院的学子不参加科考。夜晚时,长孙派人把李治李恽唤回宫中,立政殿内长孙问话二人。

“李恽,李治,本宫问你们,可准备科考。”

李治李恽同时摇头,李恽率先开口。

“母后,儿臣不准备参加科考,因为没有时间,儿臣如今在慧武学院分院演武院做研究,至于科考,学院会出人取下前三甲。”

随后李治开口。

“母后,儿臣也不愿参加科考,因为浪费时间,学院内的学子把时间当作金钱来计算,儿臣已经做好了毕业的打算,毕业后游览大唐一番,父皇打下的江山儿臣还没有时间去心上,游览一年后去安东参军一年,剩下的一年为儿臣的人生做规划,之后赢取钱多多。”

长孙错愕的看着李恽和李治,时间用金钱计算这如何去计算。演武院做研究,这武器研究的危险性长孙知道,因为皇家的火药工坊爆炸了一次,那一次死伤数百人,如今长孙想起还心有余悸。长孙忍不住劝说李恽。

“恽儿,演武院危险太高,母后不同意你去。”

李恽抬起左手,对长孙嘿嘿一笑。

“母后,无碍的,儿臣有了教训,会加倍小心的。”

长孙看着李恽左手那消失不见的小拇指,忍不住落泪,随后起身来到李恽身前,把李恽搂在怀里。

“答应母后,不要在受伤了,母后已经经不起任何失去孩子的打击了。”

被搂在怀里的李恽一愣,随后眼眶湿润,多少年没有这般被母后,母妃关心过了。

“母后放心,儿臣不会辜负父皇,辜负母后。辜负慧武侯,儿臣要让世人知道,大唐皇子各个都是人中龙凤,同被骄楚。”

正文 第四百一十五章 科考开始,慧武学子

陛下亲临慧武学院,但也仅仅停留半日便离开慧武学院,而且在慧武学院内发现了简易的印刷技术,这让李二有些惊喜。回宫后开始吩咐国子监的人准备考卷,并运用慧武学院的印刷术。

李二强大的本领就是把所有不可能变成可能,仅仅三日,数千张一模一样的试卷印出,八月九日科考正事开始。准确的时间定下来了,大唐所有考试今日了紧张时刻,包括慧武学院内准备科考的学子,他们的压力要比学院外的学子重很多,那就是包揽前三甲。状元,榜眼,探花。

在这期间,长孙顺德带着王圭参观了国子监,大理寺。这几日禄东赞也时常听说慧武学院的名字,不由有些好奇,慧武学院的名字不难猜,是以钱欢的爵位命名,学院自然就是教书的地方,大唐有了国子监,为何又会出现这慧武学院。

“薛国公,不知这慧武学院是什么地方,可是教书育人之地时常听人说起,似乎名声高于国子监。”

提起慧武学院,长孙顺德脸色有些难看,似乎不承认,但还是咬着牙开口。

“慧武学院的名声的确高于国子监,这几年内不断有新奇事物在慧武学院流出,而学院内的学子身份都有些特殊,皇子两位,公主一位,县主一位。不得不承认,钱欢的确有些本事,单单这一个学院再次,他钱家就不会被世人除名。”

长孙顺德的脸色有些不甘心,而且还有些落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