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208

分节阅读 20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是兵部讨论后的计划之一,算是骄敌之计。引老奴倾巢而来,再让磨刀三年的辽军以静制动,给老奴来一记狠的。

计划做得好,还要看执行力。

南四卫在东江镇的控制中,也是登莱军渡海帮东江镇打下的,是插在辽阳侧翼的一把剑。这把剑在,就能钳制住老奴,让他不敢倾巢而出。

朱延平的计划中,辽军可以败,甚至是一溃千里。唯独南四卫不能丢,南四卫在手,哪怕老奴兵锋抵达山海关下,他也不敢逗留。

牺牲张盖,也是辽军那边的意思,上不了台面的心思。表面上的意思是担心建奴有后顾之忧,不敢来打,会让战事拖延。

朝廷实在是养不起辽军,也不能再耗下去,只能听辽军的,只能牺牲张盖给辽军创造战机。至于结果如何,历史很明白的告诉了后人。

大理寺天牢,这里不像朱延平想象中的阴森恐怖,毕竟这地方住的都是大人物。当然,居住环境也是分档次的。不过哪怕是出身低微的重犯,能进大理寺天牢,那也是不能死于环境问题的。

熊廷弼住的地方挺干爽,今天熊老头刚晒完正午的太阳,返回牢房看书,朱延平来了。

他是万历二十六年三甲进士,这一科中状元赵秉忠是个大人物,以尚书致仕。二甲进士中的大人物有现任礼部侍郎温体仁,刚打了辞职报告的侍郎周道登,还有阎鸣泰。毕懋康也是这一科的三甲进士。

做做样子的铁链被狱吏取掉,清脆哗啦声响,熊廷弼皱眉放下书,他被打搅了。通常谁见他,都是要提前通报一声的。

朱延平提着一笼菜肴,还有一坛酒,打量着牢房内,整个牢房被木板隔开,外面看不到里面的情况,里面宽阔,也用木板进行分隔,布局错落有致,还开了天窗,有阳光进来。

“后学末进朱延平,前来拜访熊公。”

朱延平说着微微欠身,来到桌前放下酒坛,抽开笼盒取出一盘盘热菜,摆好后瞥一眼侧躺在床榻上的熊廷弼,自己落座给何冲挥了挥手。

何冲转身出去,关好门。

熊廷弼被称作熊蛮子,不是说他高壮,而是说他性子如此,那就是蛮横。这是个动手能力强的低矮老头儿,骂不过你也要将你打趴下。

老头儿侧躺手里握着一卷书,却是背光什么都看不清,就是保持着这模样,听到一声响随后闻到酒香,依旧不起身:“是你靖之新收的学生怎么如此无礼”

“我是军人,准备去辽镇找奴子干仗,就是想找熊公问问辽镇的情况。以军将的身份前来,只是拜访一位废将。”

熊廷弼嚯的翻身而起,握着的书卷狠狠砸到地上,花白胡子抖着,睁目:“少他娘的提辽镇老夫当年也是能左右开弓的,你小子逞什么能”

朱延平端着酒碗示敬,神态却是瞥一眼老头儿,缓缓饮一口:“小子不懂骑射,却也能单骑冲阵。应征入伍至今恰好一年,大小十三战比不得熊公,却也刀斩九十七级,所部健儿锐意争锋,俘斩不下两万三千。不知熊公戎装在身,又有多少”

熊廷弼火了,别看他当过辽镇一把手,可他也没有多少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经验,都是坐在后方进行指挥。更关键的是,没有打出什么精彩战役。

步伐迅捷,急冲冲来到桌前,瞪着朱延平,气笑:“时无英雄,使你竖子成名我且问你,西北之战若无杨肇基事先布局,你也无孟府、靖之支持,你怎么打没有宣大军配合,你和你的人,会死在榆林城下”

“若不是卢象升在城中响应,你以为杨肇基会出军接应”

“还敢私吞缴获,邀买军心,你有几个脑袋”

“甚至虎符统军,你犯了多少忌讳若不是靖之兜着,崔自强来回奔走,你早让人整死了”

朱延平听着只是挑挑眉,自顾自倒一碗酒:“熊公,这是小子的事情,问心无愧即可。现在,咱谈谈辽镇的事情。这边谈不成,小子只能带着这坛御酒,去找杨公了。”

这时候隔间木板被敲响,杨镐高声道:“朱宗柔,老夫看你顺眼。别理这楚蛮子,老夫这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熊廷弼跑到隔间木板处,对着木板挤出笑一个笑容:“老杨,你是被奴子干翻的,咱是自己跑回来的。论名声,你还是比不上咱。”

说着,熊廷弼将木板孔洞堵上,不理杨镐的叫骂声,整理整理衣袍,坐到朱延平面前,上下打量,确实是个英武后生,一叹:“这是靖之的意思”

朱延平给熊廷弼摆筷子,点头道:“师尊说熊公心中不平,忿恨诸事诸人。不用点小伎俩,是行不通的。”

端着酒碗缓缓饮一口,熊廷弼静静品味:“这要看什么人,什么事。孟弘略前几日来了一趟,和老夫谈起了你的事情。这件事情以后再说,你现在要赴辽参战”

说着一口饮完酒,将碗放在朱延平面前,老熊握着袍袖擦嘴,哈一口酒气,目光凝着,道:“辽镇这地方不好说,栽进去的人数都数不过来。都是李成梁那个杂碎王八蛋弄的,辽人守辽土,我呸”

“老奴是李成梁亲兵义子,整个建州女真就是李成梁一手养起来的”

说着看一眼神情错愕的朱延平,熊廷弼握着筷子夹一口冒热气的鱼肉,得意一笑:“是不是觉得诧异辽镇的很多事情说不得,知道李成梁为什么会杀死老奴父祖还收养老奴为义子甚至老奴年轻时与姓李的小妾有染,姓李的也只是将他赶了出去,打都不舍得打一顿。”

熊廷弼其实一直在等朱延平,朱延平是一把很犀利的刀,可以为他报仇,为王化贞报仇,为杨镐报仇。说到底,他们三个文官将领再有矛盾也是内部的。

辽镇将他们坑的苦,他们大理寺三人组之所以被辽军坑,就是他们没有向辽军妥协。外戚、进士出身的李维翰当辽东巡抚的时候就选择合作态度,贪了二三百万。这样安安稳稳退下去的人好几个,甚至因为有辽军力挺,打入死牢的李维翰都给放了出去。

“辽镇排外之风始于李成梁,这老贼于万历十九年第一次卸任后,辽东十年之间更易八帅。继任的杨绍勋,广宁人,为是老贼部将,一年内数次失事而罢。后三任尤继先、董一元、王保,俱外来将领,不久相继罢去。”

“朝廷只得先后起用老贼之子李如松、如梅,及家将孙守廉先后执掌辽镇。万历二十七年又以马林接任,只干了一年半的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