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199

分节阅读 19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成栋是他发小铁哥们儿,可以悄悄说真话,你李鸿基又是个什么东西

以前他们是平头百姓,李鸿基有驿卒这个将来的铁饭碗,又舞枪弄棒的,没少欺负高杰这帮人。

后院北厢偏院正房里,朱延平懒洋洋坐在椅子上,手里把玩着玉坠,这是曹少钦当初送他的,他一直想知道玉坠的主人是谁。

他觉得自己在宫里也该经营一些关系,大笔的银子砸下去,权当买个预警装置。免得出了事情,自己仓促应对。

梳妆台镜前,阿杏脸蛋上布满红晕,寇青桐站在她身后为她将明珠鸾冠戴上。

在大明,皇后、皇太后、亲王正妃、太子妃、亲王世子妃的礼仪用冠是凤冠,二品诰命以上的女子,是种种不同等级的鸾冠。

当然,大明女子结婚的那一天,是允许戴披霞凤冠的,也就这一天。

宫里赐给阿杏的鸾冠属于一品诰命,因为还没有过门,还没有正式的诰命敕封。宫里的意思有些破坏程序,但意思很明白了,人家朱延平有正妻了,勋戚各家别去打主意。

将玉坠缠在手腕,朱延平来到梳妆台镜前坐下:“唔,鸾冠少戴,时间长了就把脖子压短了,那就不好看了。”

阿杏扭扭头,鸾冠上精致珠玉、银蝴蝶摇晃展翅,声音清脆悦耳:“才不会呢,皇后娘娘也是常常戴着,怎么会”

朱延平很严肃的说:“怎么不会这鸾冠比我的战盔还重。你看看那些岁数大的武将,一个个脖子粗短,都是顶上头盔压着压短了。”

阿杏一愣,扭头去看寇青桐,寇青桐掩鼻轻笑:“听他胡说,这鸾冠多少女子想戴都戴不上。来,描描眉。”

朱延平挑挑眉,探手拿过眉笔笑道:“还是我来,以后我们举案齐眉,我的手不提刀了,就给你们画眉。”

“嗯”

阿杏露出笑颜,眯着眼睛转身正对着朱延平,眼睫毛轻晃。

握着画眉笔,朱延平右手握笔,一笔又一笔,嘴上说着:“这冬日里晒晒太阳,人就健康。我找宫里人弄个路子,让琉璃厂烧一些平整的大块玻璃,用来镶嵌窗户。这样,以后就能晒太阳了。”

“嗯。”

抿着嘴唇,阿杏低声应答,朱延平专心画眉,寇青桐收拾化妆盒。

入夜,鲁衍孟带着儿子孟闻玉来到府上,这时候飘起了雪。

后院厅堂里,宫里一班鼓乐在侧旁吹打,堂中一班舞姬穿着戏服,唱着昆曲西厢记。在此时各种小说影响力中,以西厢记最高。至于西游记在影响力和流通上和西厢记比起来就是渣渣,读西游记的以道门人为主,这是一部讲修行的书。

而西厢记可以说是雅俗共赏,基本上出来混的戏班子,这个西厢记是必会的戏曲。

主位上,朱延平与鲁衍孟坐在一起品茶,他对嘤嘤靡靡的西厢记没感觉,听着只想睡觉,反倒是右首列坐的女眷,就连左首列坐的家将们也都听的津津入迷,真是想不通。

“好,看赏。”

换幕的时候,鲁衍孟拍拍手,堂前侍立的疤脸秀才抽出一张银票,去了门外。

打赏,哪怕是给街上的卖艺人,也要找个僻静没人的地方给。光明正大,众目之下给钱,很多人宁愿不要。

“先生,我怎么就听不出好”

“声线清净,毫无烟火浊气,难道不好这个戏班子最少价值这个数,有仙气,难得”

鲁衍孟说着,放下瓜子,做了个手势。

“两千两”

“不,二十万两,这是戏曲大家调教出来,没有十年功夫不成型。可惜那个阮大铖,是个戏曲大家,本不是做官的料子,偏偏还搅了进来。”

鲁衍孟饮一口茶,扭头看着朱延平道:“你这回急流勇退,能放下眼前的东西,非常的好。估计这三班鼓乐,就是宫里赏你的。没事多看看,歌舞传承两千年,自然也有他的道理存在。大道相通,闲着没事多看,多琢磨。”

端着青铜酒爵,朱延平抿一口,二十万

斜眼看着换幕后要开唱的舞姬,道:“难,还是觉得秦腔合胃口,声雄势壮,有开天辟地的气势。”

“庸俗啊,慢慢来,什么东西沉入进去,总能学会甄别好坏。”tby:dad8567276617502219 gt

第238章 天启三件事

雪花飘零,天启一袭应景补子,紫色为主调的锦袍,外罩兔绒收边大红斗篷。

宫里的人,不同的节日胸前背后的补子图案也是不同,如春节时的补子以灯为主,端午时以五毒艾虎补子为主,七夕则是鹊桥主题。补子一般是胸前图案、形象对称成双,背后单只。

大明的补子制作精良,用色大胆活泼,形式主题正确可以有自己加工的余地。文官补子均用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则用单兽,或立或蹲。到了清代,补子尺寸缩小,用色趋于保守单调、死板僵硬。文官的补子却只用单只立禽,各品级略有区别。

十一月是天启的生日,腊月又贴近春节,两个重要节日交汇的这段时期,宫人的补子是洒线绣寿字梅花纹应景方补,补子中下各是两棵红梅树托着顶端两个寿字。寿字与梅花的组合,寓意着“梅寿长春”,将良好的愿望与寓意直接绣或织在衣服上。

遇到节日换上应景的补子就成了,负责这批补子的太监已经被砍了,这个混蛋将梅与寿混在一起,直接让老魏一刀给捅了,亲手捅的。

近两万面补子根本不是短时间能重新制作的,时间是一个问题,成本是一个问题。所以发觉这件事不妥的人都闭嘴了,天启也只能故作不知穿着这件补子出宫。

张嫣也跟着来了,身穿女官服饰也是寿字红梅补子,头上戴着唐巾,两条软翅垂在脑后,裹着同样的红色斗篷。

“老王,还是这里热闹,宫里冷清。”

天启双手负在背后,他走在张嫣前面,他最不喜欢的就是跟张嫣齐头并肩,因为张嫣比他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