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145

分节阅读 1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伙人不经打,稍稍折腾一下,就缩了回去。”

游士任说的话让朱延平心寒,游士任望着清朗、让人感觉视线发白的天空道:“西北的战事,有人在背后推动,也有人坐看。可西北实在太穷了,经不起折腾。所以,这回平叛才会挑选精兵良将。”

“这”

朱延平一脸怒容说不出话,游士任抬手拍拍朱延平肩膀,挤出笑容道:“大势如此,我和师尊也没法子。话是师尊托我转述的,西北之战你可以怎么打就怎么打,务必早战早胜,为国朝节省一分元气也是好的。可西北之战后,你要藏拙,不论东北还是西南,越能打的人,越吃亏。很多比你能打的,要么消磨的没了脾气,要么死了,你的前途远大,别被眼前的气愤,而自毁前途。”

长久的沉默之后,临走,游士任道:“最后师兄给你一个忠告,他们折腾就由他们折腾去。你握好镇虏军,虎符在手,就没人敢动你。一旦,他们将自己玩死了,到时候,师弟你的前程,当真不可限量。”tby:dad8567276617200058 gt

第一百七十四章 延绥告急

夜晚,周遇吉部前后散开,充当斥候,依旧是锦衣缇骑打扮,将一切不相干的人从官道上驱赶。2555265289车骑连绵,在湿漉漉的官道上缓缓行进。

王朴部打头阵,两千骑五骑并行,其后是张榜所部两营千骑,这两营军士会在行进中轮换登上牛车休缓精力。至于关宁铁骑,这就抱歉了,毕竟嫡系和非嫡系,不是嘴上说的那么简单。

中军几乎都在牛马车上,后军戚振宗所部也是如此,押着押送两千辆牛车,其中近半牛车是空的,足够他们使用。

整个队伍,每百人大约一个灯笼,百枚灯笼前后缀在官道上,向北缓行。

张天赐这个典军令吏带着二百骑巡视全军,监督军纪。

军士人人嘴里含着枣,不得说话。想要方便,就站在牛车上解决。

全军旗帜只有各将将旗,中军两杆大纛在夜风中抖着。

四匹健壮挽马拉着的四马车里,朱延平仰躺着,手里捧着地图,看着上面标注的线条沉思。

到了宣大,该怎么走是他自己来决定的事情,是冒险走塞外抄后,还是走山西。若是抄后侧击,必然是孤军深入。他不相信朝廷的保密能力,可能他面对的是一场早有准备的伏击战,他是被伏击的对象。

若是走山西,那么保密行军毫无意义,这一战就无法赢得一个开门彩。

这是兵部给他的特权,最大可能的保证了他的指挥权,这个问题只能由他来思考。他不能请教其他人,不然堂堂主将的威严何在

压力很大,走塞外危险,一旦侧击成功,收获是非常大的,印证兵法中的奇战。

若是走山西,一切稳妥,摆明了就是正战,摆明车马炮,在红山关口外与河套贼进行消耗战、进而决战。

这种选择机会是兵部给他的,更是崔景荣给他的,让他选择。

到底是奇战,还是打正战

卷好地图,朱延平裹裹身上的戎袍,入睡了,到大同镇还有三天时间,他可以慢慢选。

天亮时分,全军抵达昌平,接收了三百辆的军帐。全军还缺冬衣,垂柳庄正在紧急加工,一个月后才能陆续运到前线。

各营旗帜亮出,人畜吃饱后,各队哨官给手下发放红枣,解除封锁警戒,继续行军。

居庸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论气势一点不比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差多少,八达岭长城就在这一片,朱延平坐在马车顶上,这辆马车包铁,战时拉车的换成战马,披上马甲,就是一辆能冲锋陷阵的战车。

手里端着望远镜,朱延平看着四周险峻景色。

居庸关附近,各个山头上都有营寨戍堡,互为犄角组成系统的防线,这里大约有五百门火炮分散在关城、各戍堡上,硬打,根本打不下,伤亡实在是太大了。山海关防线的火炮更多,只是远没有居庸关来的密集。

居庸关归属昌平镇,现在还有夸张的到处都设置总兵的地步,这里是昌平镇三个下属参将驻地之一,现任参将是大同右卫人秦镇。

大同右卫也能被叫做玉林卫,玉林卫本在关外,和镇虏卫一样,后来撤入塞内,没有多余的土地,就和当地卫所混编。地方是一个地方,只是有两套卫所衙门。

秦镇是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儿,端着望远镜站在高十丈关口门楼高层上,看着默默行军的镇虏军,突然一叹。

他的侄女婿张勋,现任兰州参将,近在咫尺的宁夏镇见死不救,甘肃镇来不及,固原镇无兵可调,八日前兰州失守,张勋战死于城楼。

张勋也是大同右卫人,他的老弟兄的儿子。想了又想,秦镇对家将摇摇头,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家将匆匆下楼,处理了一帮人。

整个居庸关的守军,被镇虏军的排场吓着了,几乎人人配马,平均两人一辆牛车。带着的物资十分骇人。这哪是打仗,分明就是一支运输队。

“书令于大同总兵府,杀胡口虎大威部、破胡堡猛如虎部乃是大同精锐,熟悉河套地形及河套贼。我镇虏军初征河套平乱,请大同征西前将军杨总兵助力一二,调拨二部暂归我军。骁骑将军朱延平。”

马车里,秦朗书写公文,写完后取下朱延平的将印,两名监军分别签字画押后,朱延平最后签字,传了下去。十余名飞骑奔出,前往大同镇。

马车顶部,朱延平想了又想,道:“传令山西巡按杨嗣昌,我镇虏军十日后抵达延绥镇,请山西调拨米粮万石,豆料万石,运往延绥镇以备军需。骁骑将军朱延平。”

又是一道军令,这山西的粮食不好调,朱延平不缺粮,先把问候送过去,杨嗣昌能不能搞来粮食,愿不愿意搞粮食,那就是杨嗣昌的事情。愿意帮忙,那有了军功就给你分点,不愿意帮,那就算了。

整个延绥镇一日三骑向朝廷求援,路过的飞骑朱延平都会询问一番,现在延绥镇守军,就靠着卢象升带过去的军粮死撑着。

延绥镇实在是没有多少土地可以屯垦,地方就那么大,还是沿着长城防线设立的,长四五百里,宽不过七八十里。靠近长城,可以想象这地方的地势是个什么样子,九山一田都是说高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