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105

分节阅读 10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笑,拱手道:“我与朱延平的见识还是嫩了些,多谢卢兄指点。”

卢象升的意思很简单,中下层的人连成默契按照国法施行边禁就好,不需要太出格。留着叶向高那些老头子去和晋商、勋戚们打交道推皮球,拖来拖去,最先熬不住的就是晋商和勋戚。

袁枢和朱延平只想着拉更多的人来搞这个事情,最好能让朝中稳定下来,两帮人一起发财。毕竟朝堂上的争斗,说到底就是争官位,争官位带来的资源。

可他们忽视了一点,塞外走私虽然利润庞大,但也供养不起太多的人。比如叶向高参与进来,那他的门人子弟,一系列的朋友就要为这件事说话,自然也要分润好处。

袁可立那边也是,论实力袁可立待在登莱五年,经营下的人脉更是庞大无比。登莱两镇是从山东割出去的,地盘、人口、经济还比不上一个济南府,可当年的山东巡抚赵彦见到袁可立这个登莱巡抚,依旧要夹起尾巴。

袁可立把持登莱,与登莱水师提督沈有容已经断绝了建奴海路贸易,切断了建奴和徽商、广商以及佛郎机人的贸易。所以,袁可立没必要掺合进来,是否进来,他登莱方向的封锁事务是没区别的,反倒会吸取塞外商路的利润。

袁枢是袁可立的儿子,唯一的儿子,他自然知道自己父亲加入,固然增长了这个封锁联盟的威势,可他父亲是不会损公肥私,肥了的只是登莱方面的中高层。

卢象升只是笑笑,饮一口闷酒,道:“我关心的只是国朝封锁大计,并不是帮你们。否则你们这一路犯下的罪行,哪怕我只是孤身,也要擒拿你们。替我给朱延平传句话,让他安份一点,朝野各处的财路都已稳妥,当年的崔呈秀何等的意气风发,才能又是何等的卓越改革盐税,他险些丢掉脑袋”

见他动怒,袁枢笑道:“卢兄,你我是一样的,有一样的志向。而我,与朱延平也是一样的。同理,卢兄与朱延平也是一样的。我们三人志同道合,为的还是天下苍生。只是,手段不同而已。卢兄谨慎,善于筹算;而我性格中庸,朱延平大开大合,有常人难及之勇气。我们三人联手,足以成为朝廷栋梁”

卢象升摇头,身子前倾,颇有威势道:“不同,大大的不同。他的手段过于激进,首善书院何等清贵之地,他竟然将赵宝印给杀了他杀给谁看他有必要杀若不是靖之公在场为他收尾,恐怕他现在会在大理寺天牢里扣虱子。这回你们出塞,说,杀了多少人还有沙城惨案,到底是不是你们做的”

袁枢摊手,身子前倾笑说:“朱延平杀赵宝印,这事满朝诸公不是瞎子,杨涟、魏大中那样的人都不吱声,卢兄觉得这事正常”

“不要避重就轻,我现在只想知道沙城那边的事情,是不是你们的手笔。”

卢象升追问,袁枢挑眉轻轻摇头道:“不是,我们在兴和与幸福聚落之间干了一笔,昨日在这里与虎大威等人一起做了一笔。大约杀了两千五百左右的走私商队,从未攻掠过各处聚落。”

“两千五百人他可真能下得了手哇”

卢象升咬牙,目光凝着,盯着袁枢,袁枢面容的笑容不减:“杀该杀之人,杀的问心无愧,何人杀不得国家安平面前,冤死的人还少朱延平说了,能保天下太平,百万人也能杀一旦天下乱了,千里无人烟,死了的人海了去,数都数不来。”

沉默片刻,卢象升星目眦圆,双拳捏紧,低吼道:“那也没必要不问一切,尽数杀了草菅人命两千五百人,算上各处死的人,哼哼,你们出塞一回,死了不下万人多少家庭破灭,你们想过没有”

“卢兄何故如此作态你明明知道,这些人死了活该。按照国法,非马市期间,不得出塞行商。商队里,我们缴获了两千套军械,比京营武库中的还要精良,你说这些人该不该死我们三人志同道合,不该生出间隙,我知卢兄因赵宝印一事而厌恶朱延平,可卢兄可知其中内情”

袁枢也是身子前倾,两人鼻子能贴到一起,袁枢低声道:“朱延平的师尊鲁衍孟,是孟府世子孟弘略化名,当年侥幸突围一路逃到南直隶太仓,隐姓埋名。而孟府覆灭一事,背后之人就是孔府与赵彦,赵彦是孔府外孙。当年的事情,我可是看的一清二楚。闻香贼放着济宁这个漕运重镇,储存着无数粮草军械的城池不打,绕过运河只打邹县,你不觉得蹊跷”

卢象升脸色一白,失声急问:“怎可能”

那头,朱延平看着地图发呆,思考着联合事宜,他根本没想到他的计划有个最大的漏洞,那就是塞外商路的利润无法填补贪婪的人心。

除了这件事,他则在想自己的根基是什么。

不会是成基命和叶向高,这两位是看在鲁衍孟的面子上收他做门人,也不会是鲁衍孟,鲁衍孟有他自己的事业,不会和他搅在一起,最多就是扶持他。

更不可能是厂卫和魏忠贤,他们是天子的爪牙,只会考虑天子的利益。

而真正能与他朱延平同利益的,只有自己的家人。如果按照朱元璋颁布的法律来说,他的家丁就是他的家人。

朱元璋的家族是佃户,立国后在国法中明确规定,将地主和佃户的关系定义为宗亲关系。而关系更紧密的家丁,说是家主的家人也是正常的。

军将们将有才华的家丁解除契约收为义子,也是将门开枝散叶的有力手段。

他最大的本钱不是别的,而是自己的家丁。可养家丁需要钱,钱如流水,开源再多如果没有地盘,那就是无根之木。

看着地图,朱延平想着自己的地盘问题,有了地盘,他的家丁跟着他有了土地产业,关系才会更为紧密。有了一块地盘,家丁形成的威慑力就会蔓延出去,再有其他赚钱的买卖作为渠道,就可以将周围的人绑在一起。

没有土地的豪强,是脆弱的。

因为干旱和严酷的气候,北方显然不适合。而南方的经济发达,人口、手工业密集,实在是安身立命的风水宝地。只是地方士绅力量太强,不好立足。

各处土地都是有主的,唯一有大面积无主土地的天津镇落入他的眼中,不仅是天津镇,整个河间府也是有大片荒芜盐碱地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