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89

分节阅读 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是一种另类的警告,让他小心点,别太过分。

成基命对自己新收的学生朱延平一顿好夸,朱延平的屡历确实光彩,光彩到了鹿继善一听,有种这是造假的感觉。

鹿继善不仅人脉丰富,还是陆王学说大成者,只是岁数大了,比同阶段的方从哲、刘宗周差了一截,现在的威望和中生代的钱谦益、杨涟持平,考虑到他的年龄,所以影响力更是差了一截。

鹿家是归化蒙古,如今相貌、谈吐、处事风格已经全面汉化,是阳明心学在北方的扩散中心,只是和东林搅到了一块去了。

大器晚成不如少年扬名,这就是士林,一步领先处处领先。

所以此时的张溥,因为他的年青,已经奠定了未来士林领袖的身份。可惜,本该战死的孟府长子孟弘略,也就是鲁衍孟重新现身,张溥在士林底层的威望不减,只是高层更看好鲁衍孟。

首善书院厢房里,成基命介绍彼此,给朱延平扩充人脉,士林中的师门,除了在官场上有依靠外,最大的好处就是人脉的传承。

人脉的重要性不必再说,能父子相传,也能师徒相传,所以师徒关系的紧密性,不逊色于父子。所以挑选徒弟和拜师傅,都是需要慎重再慎重的。

再所以,阮大铖背叛高攀龙,与儿子忤逆父亲没区别。

这场会谈并没有持续多久,鹿继善就走了,成基命的脸有些难看,关上门问:“延平,鹿先生是心学大成者,你何不珍惜”

鹿继善看在成基命的面子上给朱延平讲述他的学说精华,而朱延平提问问的却是辽镇军事,这在鹿继善看来是贪小失大。朱延平再三询问,在鹿继善看来就是不堪教化。

搞学说的地位高于当官的,文官又比搞军事的强,这就是老一辈士林中人的观念。朱延平热衷军事,鹿继善看来这就是叶向高这一门师门不幸,收了这么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蠢货。

鲁衍孟的事情鹿继善也知道,可他不喜欢鲁衍孟出现,鹿家在保定家乡收徒宣扬阳明心学,就是想当北方的阳明心学掌舵人。

可鲁衍孟这个最正统的孟学子弟在京师扎根,他鹿家的一切努力不就打水漂了文官因为流动性没有地盘这类说法,可学说扎根于士林,是需要土壤的。青年俊彦投了鲁衍孟,他鹿家能得到什么

他结交东林,不就是为了扩大自己影响力,收更多有潜力的门人

而且朱延平也看出来了,鹿继善在辽东混,给孙承宗当幕僚,根本没多少军事素养。见成基命神色不快,朱延平赔笑:“师尊,学说是育才的,学生自认已经定型,是个打仗的,听了也学不进去,还不如问问辽镇军事。鹿先生似乎不通军事,问也白问。”

成基命入座,饮茶道:“糊涂呀你,为师自然知道鹿继善无军事才华,可你也不用咄咄逼人。你有心于辽镇做一番事业,且不说孙督师,这鹿继善是孙督师幕府首席幕僚,专管文书十分受孙督师看重。你若得此人青睐,到了辽镇,也好立足不是”

这就是师徒关系的体现,成基命与朱延平只是匆匆订下师徒名分,第二次见面,他就会帮朱延平这个学生铺路。那边钱谦益也是如此,跑路前也不忘把顾炎武拎走。

朱延平坐在下首,坐的端正:“师尊,这位鹿先生不通军事却能成为幕府首席,学生怀疑辽镇虚实。恐怕,辽镇是外强中干。”

鹿继善是辽镇指挥核心的重要人物,这种人物应该懂军事才对。朱延平问了几个问题,这家伙甩袖而去,估计是回答不出来才是主要原因。

成基命眉头一皱,胡子抖着目光炯炯:“此事你心里有底就好,别透露出去。辽镇那边,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他现在也不生气了,他也不清楚自己这个新徒弟的底细,没想到观察力倒是敏锐。

朱延平俯首道:“师尊安心,学生知道轻重。只是,辜负了师尊一番心意。”

辽镇是东林此时握着的铁拳,是维持平衡的保障,泄露出去朱延平又得不到好处,何苦去做恶人

摇头,成基命抚须道:“鹿继善心思不小,多方图谋于国却是无用。既然你心有所属,为师给你找个精通谋略的大才。如今朝中动荡,也只有真英雄才敢逆流而上。”

朱延平眼神一亮,露出笑容:“师尊,何人”

“前御史徐卿伯,此人过于桀骜,性情刚毅不知变通。原本朝廷让徐卿伯为四川布政使司参政,已是超擢,想要此人回四川监督四川巡抚朱燮元,催促川军入贵州参战。不想此人心气高傲,还未出京就辞了官职。”

朱燮元的朱与朱延平的朱不是一个朱,是硃,简化字后就是一个字。这人坐拥近二十万川军不动如山,坐看贵州巡抚王三善战死,并且私自授土编练只听他个人命令的永宁屯军,朝廷已经怀疑朱燮元用心。

成基命给朱延平讲解了一番西南形势,给四川巡抚朱燮元扣上了刘焉这样的帽子,东汉平定黄巾贼后,宗室刘焉就活动一番先让州牧代替州刺史,刺史只有监察权,而州牧军政一手抓,然后刘焉又去四川当益州牧,派张鲁封锁汉中断绝与洛阳中枢的联系,用心叵测。

朱燮元是文官中的枭雄人物,朱延平这样评价。

随后成基命安排好朱延平住宿,去准备一番,他手里也有几个人,他准备把赋闲在南京的徐卿伯启用,弄到京师来给朱延平讲解韬略,最好挂在詹事府当个清贵闲散官。

另一头刘廷元给老魏亲自报告,隔着纱帐,里头魏忠贤正在给奉圣夫人客氏揉脚,道:“听说河套贼不稳,赵家在延安肤施,两边靠的挺近,你去准备准备,就说赵家走私军械于河套贼,并代河套贼销赃。赵彦那里老了不成事,得罪了什么人他比你我清楚。”

“给赵彦传一句话,就说咱保他赵氏血脉,否则孟府报复起来,肤施赵家必然灭门。让他把这个罪认了,咱保证他两个孙儿的性命富足。”

刘廷元垂着头,不敢抬头拱手:“厂公,若赵彦不愿认罪,该如何处置”

“他那个宝贝儿子不成器,死活不要紧,他会认罪的。入夜了你再去赵彦那里,别给他通风报信的机会。只要他认罪,明日定罪后,咱弄一份斩立决诏书,让李家那小崽子执行,就在首善书院前,斩了他儿子。”

“厂公算无遗漏,卑职佩服。”

刘廷元是真心佩服,朱延平要执行鲁衍孟那个匪夷所思的要求,他想破了头都不知道怎么能安排好,老魏这里三下五除二,却是从赵彦身上解决,让赵彦推出自己的儿子主动牺牲。

“成了,去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