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84

分节阅读 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宗室子弟,认为朱延平的爱国理由太牵强附会,在没有调查清楚朱延平身份前,老魏可不敢收朱延平这个把兄弟的徒弟当侄子。 超多好看小说

官场上相互认干亲在过去还是未来,都是流行的。而军中自古以来,就有认把兄弟,收义子的习惯。刘行孝没有儿子,当初就有收朱延平为义子的想法。

而朱延平将来有了大量的军队,也会收一些孤身的少年英才当义子,是义子又不是嗣子,双方满意就能收。

而锦衣卫的前身,就是朱元璋的童子营,这支孤儿和阵亡将士子弟组成队伍里,有不少被朱元璋收为义子。

对魏忠贤来说,收干儿子和干孙子,只是将对方绑上战车的一个手段,数量维持在一定数额就够了。而他一旦认下朱延平这个侄儿,将来确定了朱延平的身份若是宗室。现在身边这些对他恭敬的太监们,会扑上来将他撕的四分五裂。

他可以结交任何人,唯独不能结交亲王或宗室子弟,他已经大权在握,结交宗室子弟在天启皇帝看来,这就是老魏在寻死,他不介意成全老魏。

老魏的侄外孙女任贵妃又是唯一有皇子的后妃,老魏实在是犯不着去结交宗室子弟。

别说老魏,就连在场的其他太监都不相信朱延平的说法,或许这个事情朱延平也不知道。总之这件事情没有调查明白前,他们不想自己寻死。

毕竟这年头人人逐名利,而朱延平这样有机会成为清流的人还有这样的报国志气,在他们看来有些荒唐,有些不符合常理。

建文年间,建文帝违反太祖高皇帝的遗训,听文官的话开始削藩,进展是喜人的。建文帝猜忌周王,周王毫无反抗被流放、被关进监狱。建文帝猜忌代王,代王同样毫无反抗被废为庶人。齐王、岷王亦如是也甚至于建文帝既猜忌湘王,湘王吓得全家自杀也不敢做半点反抗。

然后是燕王朱棣,将三个儿子直接送到了南京做人质。而仁慈的建文帝拉着朱棣这个燕王四叔的手说:“不要让侄儿背负杀叔恶名。”

意思很简单,你去找蒙古人干一架,战死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燕王不想死,王府三卫被陆续剥夺指挥权,最后被逼的以八百王府护卫造反。

燕王成了帝系,就开始怀疑其他藩王会效仿,开始进行更彻底的削藩,明初藩王的治政权和收税权被建文帝收上来,燕王则把各藩的王府三卫给收了。

倒霉的是齐王朱榑,早年出塞和蒙古人干过仗,以军功自傲。被建文帝废为庶人囚禁南京,燕王朱棣打入南京恢复这个七弟的王爵,等他摇身一变成了永乐皇帝朱棣,又觉得这个老七能打仗是个威胁,再度废成庶人,在南京囚禁,齐王郁郁而死。

山东并立的鲁藩和齐藩,自此就没了齐藩。齐王府的家当,也成了汉王朱高煦的家当从青州府益都迁到了乐安县,这家伙自己作死,王府被废弃。然后益都县的齐王府旧址成了衡王府,还有一个德王府,这就是山东的四个藩系。

可以这么说,排一个中国皇王族作死榜,这位朱高煦绝对可以上前三。别人作死两三次能活命已经不错了,这位一辈子都在作死。

另外值得说一下的是明朝的皇帝是怎么对付犯法宗室的,除了建文帝大杀四方外。其他皇帝对造反的宗室藩王能不杀就不杀,朱高煦这边纯粹找死,宁王那边也是硬骨头和正德皇帝肉搏打了一架,被打的鼻青脸肿不求绕,就死了。

还有一起两个郡王发起的叛乱,主谋被废成庶人,从逆的郡王被赐死。因为从逆的给主谋跪拜行了君臣大礼,所以这位从犯死了

此外宗室除了自然死亡外,造反是不会死亡的,唯一能让宗室死亡的罪名只有一个,谁犯谁死,那就是乱了伦理,一对姑侄就被赐死。

当年的两次动荡,不少藩王担心被无辜诛杀,自然有子嗣悄悄被打发出去。还想着换个皇帝后,有个恢复藩系的机会。

而鲁衍孟又是山东千年世家,魏忠贤觉得朱延平很可能就是齐王或汉王的血脉,或者是其他藩王派卫士带到外面的孩子后裔。

他喜欢朱延平对待国事的态度,也爱惜朱延平的武力和志气,可这些比起结交宗室引发的后果,十个朱延平都不值得老魏现在冒险。

他宁愿等下去,等南下的厂卫调查清楚后再结交、招纳朱延平。作为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他什么苦没吃过最不缺的就是耐心,他等得起。

在座的太监都是尸山血海爬上来的,一个个都是人精。要知道,天启皇帝借魏忠贤之手诛除宫中王安、魏朝一党时,杀了两千多号宦官。这些老头头能躲过去,自然不是普通货色。

三千人的天子仪仗,两千多骑的蓟镇骑卒四下护卫的天子车架平平稳稳的行驶在官道上。

良久之后,老魏才说:“朱将军这番话颇有远见,咱读书也不多,可也知道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当代人的祸患,哪能交给子孙”

其他太监开始处理公务,朱延平则苦笑说:“可能是末将庸人自扰,厂公谦虚了,若无厂公,何人能治东林奸党”

摆手,老魏很郑重的说:“小家伙别学人拍马屁,你是咱把兄弟的徒弟,自家人犯不着这样。论拍马屁,你现在还嫩的很。再说我自个儿知道自个儿事,就是读不进书,只是认了不少字,听了不少故事而已。”

朱延平这回才是真的苦笑,这马匹不精湛也要拍啊。

老魏抓一把葡萄干悠闲吃着,扭头吩咐:“让班乐停了,小崽子们这一路上挺幸苦,路上无人也没啥好显摆的,把力气卯足,给红夷人使劲。”

示意朱延平吃葡萄,老魏则说:“文殊庵的秋月长老、高桥寺的愈光大谦法师说葡萄能养颜缓老,奉圣夫人也喜欢的紧,小家伙多吃些。”

他崇佛,秋月和尚和愈光和尚都是佛门高僧大能,而他最喜欢的却是碧云寺,捐了不少香火钱,买了个墓地。碧云寺有个和尚被称作诗僧,很讨老魏欢心,以老魏的谋士自居,只是与其他太监包括刘时敏不对头,他们瞧不上诗僧的手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