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78

分节阅读 7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山先生那里求学。他日为兄镇守一方,待你学业有成,就招募贤弟做个中军大将,同征四夷,卫我家国。”

蕺山先生就是刘宗周,当世大儒。李三才已死,现在士林老一辈就刘宗周和方从哲是领头羊。 小说网刘宗周虽不如王阳明那样承前启后,也是集宋理学,阳明心学的大成者,有推旧陈新的地位。

理学就是心学,相对于无情没有怜悯之心的理学,心学纠正了理学,恢复了怜悯之心。这一系追溯上去,是孟子一系的学说,讲究的就是务实、民为重。至于孔学,除了留下一个千年世家这样的米虫外,已经很久没出孔学大儒。

江东顾氏固然名头很大,可也有贫困的,顾炎武家里就一个寡母将他拉扯他。他是过继给堂叔的嗣子,他的嗣母年十六未婚而寡,靠纺织将他拉扯他,真的很不容易。

顾炎武悬着的泪水淌下,抽了抽鼻子,抬头呜咽问:“兄长,真要留在这里”

“嗯,建奴气候未成,若再等三年,恐怕辽地之事就难以挽回。”

顾炎武的一切,不是建立在他顾氏子弟的身上,而是钱谦益学生的身份上。钱谦益的命令,高于一切。没有钱谦益,顾炎武此时在士林就什么都不是。

他需要这个台阶,没有这个台阶,他很难在士林闯出名头。他不是一个人,他还要振兴自己一系的宗族,他的压力很大。

他不可能像朱延平这样,甚至朱延平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每个人都被自己经营出来的形象,被自己的形象所禁锢,恣意而为只会打破自己形象,等于自毁名声前途。

再有十年,等顾炎武有根基后,才能脱离钱谦益独自翱翔。如同钱谦益另一个学生瞿式耜一样,瞿式耜兼通西学,与徐光启一样也孕育了自己的理念,并且理念与钱谦益相左,坚持本心,去年就和钱谦益脱离了师徒关系。

送顾炎武出门,门前黄宗羲五兄弟等待,黄宗羲手里提着两提茶叶,看着眼睛红红的顾炎武,就知道朱延平不会随他们而去。就连陈子龙也不去,每个人坚持的理念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选择。

甚至朱延平这个东林嫡系的身份,也是有问题的。

叶向高甚至可以说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和东林初期有着共同的强国理念。入了东林后,东林迅速扩张,也迅速变质,因为被渗透了。党争就是那么简单,不是你认为你是什么人你就是什么人,而是看别人怎么认为的。

而且,叶向高那样的人,是不屑于改换门庭的。他可以辞官回乡,但不会为了官职而当表里不一的人。

钱谦益也是如此,一时没忍住入了东林,却没能进入核心,党争战斗的时候,东林不会保他,他就成了牺牲品。如今只能在士林存身,靠作诗经营名声,积攒自己的人脉,发展自己的派系。他和叶向高一样,都是被排挤在核心圈之外的。

黄宗羲不是瞎子,虽然朱延平天天去双鹤书院旁听,可家里的产业越来越大,已经逐步扎根在通州。恐怕也只有顾炎武,才会期望朱延平会陪着他南下。

露出不是很好的笑容,黄宗羲上前拱手:“兄长,我等特来辞行。”

接住茶叶,朱延平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我倒希望你们不来,分别离愁最是熬心。贤弟且安心去吧,伯父那里,愚兄多少能帮衬的一点。”

黄宗羲五兄弟躬身长揖道谢,他们的父亲黄尊素,这次真的闯下了大祸。不仅仅是骂了魏忠贤,连皇帝也给骂了。以往无所谓,可如今厂卫磨刀霍霍,皇帝已经是不能随意骂的了。

朱延平看向顾炎武,道:“为兄有一领小公爷所赠鱼鳞甲,如今留着也是无用,就赠与贤弟。望他日相见,贤弟能披着这领战甲,与为兄,拱卫山河。”

他背后,苏成背着藤木箱出来,箱里装的就是镀银鱼鳞甲。

顾炎武紧咬着下唇,连连点头,怕张口哭出来。

朱延平就站在门前台阶上,没有走下去的意思,看着顾炎武、黄宗羲等兄弟登上马车离去,忍不住一叹,道:“何苦来着,得罪什么人不好”

陈雄也是一叹,抬头看着朱延平道:“老爷,读书人读出了道,那都是疯子。”

“是啊,可有的人不疯,让发疯的耿直人冲锋陷阵,自己却乐享其成。这种人,才是罪大恶极,又难以根除,该杀。”

朱延平摇着脑袋,伸手接住陈雄双手递来的两尺长大扇,转身去了半里外的双鹤书院。

京中已经发生巨变,黄尊素这事还说不上大,顶多是每隔几个月的例行宣言。没有黄尊素还有其他人站出来来说朝廷如何不好该怎么改进,顺道骂骂魏忠贤之类的。可现在,厂卫磨刀霍霍,黄尊素千不该万不该发出那句感叹。

让钱谦益这个嗅觉灵敏的老油条急忙逃回江南,显然不是黄尊素这件事能促成。让钱谦益这样着急跑路的,是另一件事。

东林此时的领袖已经选出来了,是高攀龙。钱谦益发表了自己意见,没捞到东西,也不想待在京师看人脸色。可东林因为领袖推举后分赃不均,直接分裂了

东林第三任领袖高攀龙的学生,阮大铖投靠了魏忠贤

内讧已经显露给外人,外强中干的实质暴露,钱谦益还敢待在京师他可不想跟着朝中这帮东林人同归于尽,他都习惯了在野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所以带着徒弟顾炎武跑路,表示自己和朝中东林人干系不深。

好笑不领袖的学生应该升官发财才对,阮大铖放着大好的前途,怎么就投了魏忠贤阮大铖不是普通东林人,是东林二代中坚,是干将,方从哲是阮大铖弹劾下去的,史继偕那个奇葩也是阮大铖弹劾几次,史继偕嫌麻烦就顺道下去养老了。

立了无数的功劳,师尊又成了领袖,这样的人,怎么就叛变了

第九十五章 艺术家与科学家

天启四年二月,吏科都给事中空缺在即,按惯例的递补序列,第一个候补者是吏科左给事中刘宏化,第二个是吏科右给事中阮大铖,第三个是户科左给事中魏大中。

这时刘宏化的父亲病危,可能不久就要回家奔丧守孝,阮大铖执掌吏科的希望因此大大增加,所以刚刚告假回家不久的阮大铖一得到同乡左光斗的好消息就立刻从安庆府桐城兴冲冲北上,返回衙门,等好消息。

六科官,真的是位高权重,刑科是管着厂卫的,而吏科更是可以决定所有官员调动的合法性,有资格质疑皇帝的决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