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37

分节阅读 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请吩咐,那小子脑子灵光,说不好还真能解决小公爷的难题。”

“别夸海口,他解决不了也无事。”

小公爷坐在一旁,想了想说:“情况是这样的,沐家有个小子带着一伙滇军偷偷跑过来,非要和爷比火器技法。他沐家不是精于火铳轮射战术问问那小子,能不能改良火铳射击战术,比沐家的强一些就成了。”

论辈分,他还要比沐家来的那人高两辈,叫一声小子也不怕沐家人说什么。

露出笑容,小公爷伸出指头点着:“如果他有好法子,爷赏他个守备当当,如果这事能成,你也做个参将。”

刘行孝迟疑片刻道:“小公爷,营中弟兄都想不出,他一个愣头青能有啥好法子”

“不不不,这就是你的眼界问题,营里的弟兄都已习惯沐家提出的射击战术,训练的时候又是拿命在练,脑子里的浆糊都拧成了一根筋。他们自然想不出,能想出来的,沐家也能想到。朱延平是新丁,脑子才活络,爷的高瞻远瞩,你懂了”

苏州府报功南京后,小公爷看来这朱延平是刘行孝提拔的人,能算是自己人,而他也想给点好处,让朱延平想想法子时多点动力。

他认定朱延平就是靠优良、先进的秘鲁铳才无损击斩了六十余贼人,肯定这人是个有火器天赋的好苗子。所以,心里多少有些期望。

他一开口,都督府自然是听他的,南京兵部谁敢不给他面子

惹急了这位爷,兵部尚书好说,至于下面的副手如侍郎或六品主事,可能哪天去喝花酒,会被人蒙了麻袋丢茅坑里。

于是朱延平卫里的百户身份,一跃升为从五品卫镇抚,世职由军户提为世袭百户。南京方面也批准苏州府的申请,镇海军给了八百兵额,从一把扩充到一总,所缺物资由太仓州拨付。

正规的来说,朱延平此时的本职是镇海卫镇抚使,太仓防御操守使是差役,是一种加派。

明朝的正规军事编制一直是都督、卫指挥使、千户等卫所官,随着卫所军制的败坏,都成了空职;战兵体系的总兵、参将、游击、守备以及把总都是加派的差事,这些却成了实职。

正月二十二,滨江村河畔,杨国锐的酒楼对面,朱延平与院主签定了租房文书,在六房户房书吏见证下,在户房立了档案,交了十二两租金和抵押金,这院子半年内归他了。

一所二进出的院子,前后两个门。他没有什么家具,搬家很方便,比较麻烦的就是要在院子后面的空地上扎帐篷,这地是滨江村的地,当地士绅不反对后,暂时允许他扎两顶军帐,搭一排马圈。

条件就是滨江村夜里的治安、烽火台值守等事情要由朱延平负责,此外马匹的粪便归左右的邻居用来施肥,以后马圈也要留给滨江村公用,他走的时候不能拆。

这排房子后面,是一片的桑林,是村里养蚕丝户共同的财产,朱延平还要保证不能让自己的马吃了桑叶

他虽然名望高涨,可和地方百姓打交道,还是要讲规矩。否则会莫名其妙戴上横行乡里,鱼肉、欺压百姓的帽子。

鲁衍孟提笔写上朱宅两个字的牌匾挂上去,民户的房子称作家,官员的房子称作宅,三品以上,或有爵位,才能称作某某府。

按照国法礼制规定,朱延平的宅子只能是一进出的院子,房间数量不能超过五个。不过这院子有两个门,是两个一进出的院子拼合一起的,绕了个礼制规定的小漏洞

其实很多地方都这样,一个大院落往往留出很多堵死的门,地方上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别太过分就成。如果宅子里搞龙凤纹饰,地方上就会先把你给平了,否则朝廷知道了,会连带着地方官给一起平了。

两串鞭炮点燃,劈哩啪啦声响中,朱延平左右看看,一边姑姑李朱氏与阿杏对他笑着,另一边的家丁何冲、苏成等人也是相互笑着,总算是有了个落脚地方,住在军里始终不是个事。

朱延平抖抖袍袖,深吸一口气,带着笑容踏前两步推开门。

“三郎乔迁之喜,下官来迟了”

杨国锐从州里知道朱延平租了宅子与自家隔条河,就急冲冲赶来了。

他手里提着礼物,翻身下马上前几步拦在朱延平面前道:“不急不急,这乔迁也该有一番说辞。”

朱延平左右看看,奇怪问:“还能有什么说辞”

杨国锐借朱延平的东风翻身成了州里的一号人物,对朱延平是感激的,也怕朱延平因为这件事疏远他,急着弥补双方关系。

他很热情的一手抓住朱延平的手臂转过来对着众人,脸上洋溢着笑容,昂声道:“今日三郎也算立业成家,这无声无响住进去,实在是不够气派。不如三郎做诗词一首,彰显志向,新宅新气象,诸位说说,是不是这个理”

滨河村的士绅们笑着应和,二张从苏州返回,就露出风声,说是这位朱将军要参与乡试,他们都很想知道,朱延平的才华到底是怎样的水平。

鲁衍孟眨眨眼睛,看着朱延平有些绿的脸皮,不忍心再看下去,抬起头,看向空中的云朵,脚尖抖着,节奏欢快。

阿杏双眸流光,望着她的三郎哥哥,她很是期待。

张溥的家仆也来送朱延平乔迁贺礼,这时也眼巴巴望着,想知道这位朱将军到底才华几何。

看着杨国锐笑的如花一样的脸,朱延平恨不得一把捏死这个混蛋,他哪会作诗

挤出笑容拱手道:“杨巡检,未曾闻此说法,未做准备,实在是有些难为三郎。三郎无七步之急智,是个智迟之人。”

他承认自己脑子转的慢,没说不会作诗。

杨国锐还以为朱延平是谦虚,将朱延平的挤出来的强笑当成对他的敷衍,心里更怕巡检司整合到镇海军后,朱延平给他小鞋穿。更是不能让说出口的提议半途而废,否则下回想要修复关系,就麻烦了。

他拍拍手里的红绸包裹的礼物,笑容满面:“三郎莫要谦虚,老哥这里的贺仪可不是寻常物,不给老哥一首诗词,这些书籍,你可一件都不许拿走。”

说着揭开红绸,整整一摞崭崭新的青皮线订装书。

看到一个官场人送的都是清贵礼品,一些送金银的士绅顿时脸色就红了。张溥的老仆则挺直了腰,张溥、张采送给朱延平的就是一些书,整整一箱子。

对张溥来说,书背下来就没用了,这一箱子都是边抄便背,没有烧掉的书。

朱延平抬头看着杨国锐送来的书,顿时脸红了,这些书竟然以小说居多,如金瓶梅、灯草和尚之类的,还有三国、水浒、西游之类的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