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29

分节阅读 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给远程兵种发挥威力。

一听直接扩充到三百人,朱延平觉得这事应该和州里和刘行孝那里打个招呼,又怕被拒绝,想了想认为先把编制确定,造成既定事实后再禀报不迟。

精锐远程兵种难练,鲁衍孟和朱延平有默契没说军种不平衡的事情,远程精锐多了,征召近战军种训练方便,机会合适能迅速扩充军队。

而且,巡检司的人马也在三四百左右,拉上子弟能再翻一倍。他听楼彦章的语气,好像希望他和巡检司的人别苗头,那么起冲突是必然的。

不说别的,捞钱的门道就那么些,巡检司的独占,他们镇海军也想捞一点,巡检司的人会乖乖让出来

而且娄江立营的消息传出去,巡检司至今没来人,朱延平感觉那边应该是不待见镇海军出现的。

他哪知道,巡检司还等着他去拜访。

主动拜访就落了下风,巡检司的人土皇帝当久了,还放不下这个架子,也看不起这支一直被欺负的苦哈哈组建的新军。

鲁衍孟知道巡检司的态度和意思,可他不说,朱延平一个愣头青有啥办法知道巡检司的真正态度

军里其他人是敌视巡检司的,想到这一茬也不会有人去给朱延平说。人人都想着翻身,和巡检司干一架,哪会主动去折面子丢威风。

和巡检司的人打一架,死个十来人真的不算啥大事情。地方上宗族或乡党为争个水源,械斗的事情多了去。

巡检司本就是为镇海卫分出去的人,两拨人火并一场,也只是内部冲突,甚至州里管都不会管,只要别在州城脚下干架就成。

包括陈世清等卫里军官,他们明确的知道巡检司的态度,但他们更希望朱延平与巡检司起冲突,狠挫巡检司的威风,才能告诉巡检司的人,谁才是这片土地上最正统的武装。

至于刘文静,他根本不清楚巡检司的背景,也看不上这伙人。他是坚定的火器派,认为训练好后,镇海军一轮齐射,就能打的巡检司的人溃不成军。

三把战阵戚刀,也就是苗刀分给刘高旭一把,刘文静一把,朱延平一把。

当天下午,就开始在工地上挑选前哨的军士,这些军士将会与朱延平三人组成三个鸳鸯阵,等以后新的苗刀制造出来后,他们三人才会退出。亲自带队,为的就是加快训练进度,也为了熟悉这种战阵。

鸳鸯阵的阵图和作战原则,一直被南军传承,刘文静就学过鸳鸯阵。

等这三队训练娴熟后,将会扩充为五队,一队十二人,就是一甲,五甲一哨。

军士挑选了四十人,后续训练中会淘汰一部分。

整理出来的平地上,鸳鸯阵所需要的藤盾、等肩高的长盾、由老竹制成的长一丈五的狼筅,七八尺长的镗钯以及火铳摆列在一起。

狼筅就是老竹子削去弱枝,根部一头彻底削干净用来握持,另一头保留坚实有韧性的侧枝,可以钩挂住敌人的兵器,也可以横扫对面,是攻防一体的农民风格武器,单体杀伤有限,是限制敌人,为战友创造击杀机会的一种兵器。

镗钯类似猪八戒的兵器,不过钯齿竖向朝前,钯整体呈倒月牙形,也是限制敌人武器的一种农民风格武器,能刺、能防。此外钯齿之间的隙缝也是有特殊作用的,镗钯手作战时会携带三十枚火箭,将镗钯立住,钯齿之间可以固定火箭,能成排发射火箭,起远程打击效果。

这种火箭打击效果不要期望它的杀伤力,这就是一种击散对方密集队形的武器。至于火箭射程和威力,给二踢脚绑上箭矢,就是这种火箭的造型。

“鸳鸯战阵的精髓,本教头再说一遍,那就是配合,这也是为什么会选你们,而不选那些身高体壮之人的原由”

“一个人武勇,在战阵中是掀不起多少风浪的,他会被围杀只有相互配合,才能以最小的伤亡,击杀更多的敌人。”

“没人愿意死,而人人又想要军功来发财,来养家。所以戚爷爷创立了鸳鸯阵,这才九战九捷,以几乎可以不计的伤亡,前后击斩数万倭寇”

“所以,从今日起,每队军士食则同案,睡则同铺哪怕解手,也要一起去不能与本队兄弟同协作的,直接淘汰”

刘文静挥舞着手臂,开始根据每人的特长分配兵器,划分军种。

鸳鸯阵阵形以十二人为一队,最前为甲长、副长,此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敌人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

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紧跟其后,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

长枪手,握着的可以是枪矛,也可以是能砍能刺的苗刀,五尺多长的苗刀,足以替代枪矛,而且威力更大,更有威慑力。

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敌人迂回攻击,还有一名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

各种兵器分工明确,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种的操作,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行禁止。最后一名是鸟铳手,也是第三序列的指挥头目。

作战时,还有有旗官、哨官、号手跟进。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

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仪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

每个鸳鸯阵十二人是最基础的作战小组,是最省兵力的配置方案,若有一队被打散,可以以变阵继续作战,也可以补充到旁边的队伍,担任本职工作参与进攻。

这个十二人,少了就是变阵,人数多一些也不会出问题,除非某一军种人数过多,影响整体军种分配均衡。

此外,鸳鸯阵在作战时,还能相互组合,组成更高一级的战阵,以哨为单位。五个甲的鸳鸯阵,如同梅花之五瓣,也被称作梅花阵。

而江南地形多变,以狭窄居多。一个哨足以应对当面之敌,没有必要再往上组阵。一来是会造成指挥臃肿,毕竟战场通讯只能靠人喊;二来就是地形问题,组成更大的战阵无意义。

而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时,进行了新的战术改革,专门适应北方辽阔地形,和对付蒙古骑军的一种军种配合战术:组建了车营并编排车营战术。

可他太能打,一仗打的蒙古丧胆,蒙古这个藩属直接求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