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21

分节阅读 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他想卖好给朱延平,可他不知朱延平腹中才华。想着借朱延平之手练出一支精兵,然后在朱延平赴南京参与院试时,此时恰好是南京会操之时,正好让他的族弟独得会操彩头与善练精兵的名头。”

倒一杯茶水,轻抿一口,陈如松不屑笑道:“估计,哪怕朱延平是个草包,粗识书经,这刘行孝也会帮着朱延平冲到院试这一关。即能卖好施恩于朱延平,又能让其族弟独得彩头。可笑,他算错了一点,这朱延平是有大才之人。否则那张溥,也不会初次见面,就赠名帖于朱延平。”

王师爷跟着笑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说的就是刘行孝这种人,还是老爷英明,一眼辨识英才美玉,那刘行孝算计重重,也瞒不过老爷慧眼。”

抬手摆摆,陈如松笑道:“也不必赞我,世道人心在这官场上体现的最为露骨。没有好处的事情,是没人会去做的。刘行孝不是活菩萨,顺着蛛丝马迹,不难断出。”

走在州城西大街上,身后何家兄弟牵马,朱延平与鲁衍孟在前,他详细讲述与陈如松的对话。至于杨国锐,则带着刘高旭等人去北城领取粮秣物资。

鲁衍孟嚼着炒黄豆,眼神静谧,听完后放慢步子,说:“这陈如松是个明白人,不愧是解元出身。不过,还是被你我的小手段给蒙了。半年内,这州衙门不会找弟兄们的麻烦。现在就剩那个姓张的了,打通士绅这一节,以后咱们将巡检司的人摁在地上打,不出人命,巡检司哭都没地方哭去。”

此时太仓州,镇海军唯一的竞争对手就是弘治十年从卫里分出去的巡检司一伙人,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足足六辈人,该有的不该有的情分,也都散尽了。

朱延平笑了,抬头望着西边的圆日,眯眼,突然问:“先生,刘邦当年似乎就是个亭长,管的人有没我的多”

悠哉游哉的鲁衍孟一噎,左右看看左右街坊的店门开着,行人不少:“你活腻了”

“怕什么哪有当街,人群之中,正大光明说这种事情的看着那将要落下去的太阳,有感而发,先生勿怪。”

眨眨眼睛,鲁衍孟往嘴里塞两颗黄豆,嚼了嚼:“不好说,人家姓刘的披着官身,干的可都是黑事。手下姓樊的,姓夏侯的,可都不是善茬子。”

“我家大牛也不是善茬子。”

回头看一眼朱延平,鲁衍孟笑了:“人家是抢了钱收买人心养名,你多学着点吧。日薄西山后,一片漆黑多少人看不到次日黎明”

朱延平默然,这是一个考究良心底线的话题。

说着,鲁衍孟眉头皱起,目光凝着,低头深思,走了数十步才说:“三郎的胆子大了不少,但管好嘴。让你家先生再想想,可以的话找个后羿,天黑了,你家先生的血海深仇才能报,可造的孽,数都数不来。不是人人,都能学贾文和的。”

朱延平也知道自己失言,自从看了杭州大营闹剧一般的兵变,他的某些心思就活跃起来。朱元璋姓朱能当皇帝,他朱延平凭什么就不能当皇帝

唔如果他不吃拿卡扣军中物资的话,他还会一直穷光蛋下去的。他现在除了手里这帮弟兄,别的什么都没,要房子没房子,要产业没产业,要媳妇没媳妇。

一旦退伍,他将彻底的一无所有,这种情况下,不拼还能干什么

鲁衍孟的心思乱了,停步道:“今日拜访张溥有些失礼,礼品明日再寻。去雇些车马运粮,你我出城先去张家下拜帖,拿了回帖明日登门拜访不迟。这样,也符合礼仪。”

拜帖,回帖,朱延平听着,有一种提前预约的感觉。

第二十五章 夜宿滨河

太仓好几个张家,西门张家就是张溥家,他伯父张辅之现在是工部尚书,其余做官的张家子弟人数不少。

不过,鲁衍孟看到了背靠弇山园的张辅之家宅,一座很豪华的宅子,想到张家的丑事,给朱延平抖了出来。

这张辅之本姓尤,与张家有血缘关系,被张振之看重,遂改姓张入了张家族谱。

然后,张辅之仗着位高权重,霸占了本该属于张溥父亲的几十万两家产,包括那座豪宅。两房为争家财打官司,打完一场又一场,没人会为张溥一家说话,张溥的父亲硬是耗死在了官司上。

而张溥是小妾所生,宗族看不起,张辅之一家乃至奴仆更是看不起,小的时候常骂他小妾生的,能有什么出息。

于是,张溥身怀家仇己恨,勤奋刻苦,与张采结伴读书。读书必手抄,抄后读过即焚去,如此反复七遍,直到背诵如流为止;冬天手冻裂,以热水浸暖继续再练。后来他把自己的读书室名为“七录斋”,自己的著作也题名为七录斋集。

七录七焚,张溥嗜学,都成了江南流传的佳话。

熬了那么些年,张溥总算是熬了出来,与张采在士林中闯出了娄东二张的名头。

递了拜帖,鲁衍孟与朱延平就在门口等候。

七录斋,张溥正与张采讨论西学,同时手里翻着信纸,一边还在写着回信,老仆持拜帖而入。

“老爷,镇海军朱把总投帖。”

“朱把总”

张溥一时想不起自己有军中熟人,拿过拜帖没有去看,而是用手遮着,闭目凝神回忆片刻,问:“可是一名戴孝军将”

“老爷好记性,就是这位将军。”

张溥这才去看拜帖,笑道道:“好字,受先兄,请。”

将拜帖甩给张采,张采抓住一看,放在桌上道:“只是字好而已,蔡京、严嵩二贼,哪个字不好”

没理张采的抬杠,不然又要辩论一番,张溥提笔写了回帖,约好具体时间,递给老仆道:“与那位朱将军说说,就说我十分好奇杭州哗变原由,明日想要询问询问。 超多好看小说”

老仆持贴退出,张采打了个哈欠,揉揉干涩的眼睛,将桌上的书信整理着,没好气说:“这几日各处书信汇聚,贤弟却有时间接待军将,实在是错了轻重。”

“不然,州里多了镇海军,必然有一番变动。与这位朱把总聊聊,也是有必要的。明日若有来信,劳烦受先兄了。”

张采一副就知道如此的神情,两人前年在秦淮一起去闯了一番,结交各地清流名士,士林俊彦后,就回了太仓安心读书。同时,一直与各地保持书信联系,探讨典籍诗文,发展着人脉与影响力。

张溥想的不仅仅是太仓内的变动,还有朱延平。他很好奇,半月的时间,朱延平是怎么爬上去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镇海军从杭州大营脱离,有一点遣还的意味,奇怪的是太仓州却有他们的消息,为他们扬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