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小说 >开着外挂闯三国 > 分节阅读 114

分节阅读 1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想了想,还是他让炉子问世晚了,毕竟前几年冬天不像今年这般寒冷。

“炉子”乍一听这个新名词,无论是沮授还是太史慈,就连一旁的徐荣也都竖起了耳朵,等待着赵风的解释。

“所谓炉子呢,像是我们生火做饭时候用的灶台,只不过灶台使用砖和土堆砌而成,而炉子我则设计成用铁皮箍成,如此一来,烧煤和烧柴火的热量便能够散发到帐子里面,达到取暖的目的。”赵风解释道。

“主公学究天人,授不如也”沮授一听,便即了解,大为叹服赵风的才智。

“呵呵,公与只是不善于在这方面思考罢了”赵风摆了摆手。随即正了正色,指了指徐荣,“此人相信大家也认识,接下来的两个月里面,光达便是大家的军中好友,子义你去带光达甄选五千士兵,光达这两个月就负责训练这五千士兵”

“是”太史慈不疑有他,“光达兄弟,且随我来。”

“是是”对于无论是赵风还是太史慈的态度,徐荣的脑子都有点转不过弯来,他不是一个俘虏吗怎么还这么对他

“主公这”两人出去后,沮授开口。

“无妨,徐荣此人,为人有原则,不会像小人一般为非作歹,所以让他领军无妨,至于这两个月之期,乃是我与他定下的,若是两个月后,他无意归顺,便放他归去。”赵风笑了笑道。

“可是”沮授还是觉得此法有些不妥。

“我知道公与先生在犹豫什么,但是你要相信此人,此人是一个不知不扣的练兵狂人,这两个月会专心沉醉于练兵的,至于你想的那些,不会发生”赵风摇了摇头。

“可是主公,两个月之后,确否还要放他离去”沮授再问。

“不错,他徐荣履行了诺言,我赵风也一定会履行,至于回去之后,董卓还能不能信任他,那风便不得而知了”赵风耸了耸肩。

“原来如此授明白了”沮授恍然。

“好了,这里就交给你了,过阵子我会派人来把炉子装好,到时候就会暖和了,有什么困难就跟我提,不要害怕”赵风说罢,转身离去。

归去的路上,天空中飘起了鹅毛大雪。

“瑞雪兆丰年啊哈哈,看来来年又是丰收的一年”赵风笑了笑,哼着小曲往太守府走去。

正文 第230章 煤炉造成十更

一连几天过去了,第三日早晨,王师傅领着自己的几个徒弟,扛着一个个铁桶,来到赵风府上。

“主公,老朽连夜领着徒弟们将炉子打造好了”王师傅汇报道。

“这么快”赵风甚是惊讶,按照他的估计,五天能够作出来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

“嘿嘿,主公设计这东西甚是有趣,老朽一时沉迷其中,熬了两个通宵将之打造出来。”王师傅尴尬地挠了挠头。

“你呀,以后不要这样了,把身体熬坏了怎么办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赵风颇为无奈,这个王师傅,一干起活来就没日没夜的不要命。

“嘿嘿,下次不了,下次不了”王师傅笑了笑。

“行了,赶快把炉子装上,恩,就装到的娘的房间吧我看看效果怎么样吧”赵风看了看王师傅一行人拿来的东西,好像还真像那么回事。

“是李子,木撇子干活了”王师傅喊了他的两个徒弟一声。

“好嘞”两人闻言,手脚麻利,将这些零部件都搬到了孙氏的房中。

“孩子,这是”孙氏不明,疑惑问道。

“娘,这是我新设计的炉子取暖用的,您的身体受不得寒”赵风笑着说道。

“这么麻烦干什么老太婆一个了,还在乎这些吗”孙氏摇了摇头。

“那可不行,娘啊,您还要抱孙子,报重孙子呢,没有个好身体怎么能行,过两天呀,我在让元华和仲景给您瞧瞧,老病根啊,不能拖,咱们得治”赵风说道。

“好好治”听赵风如此说,孙氏乐得合不拢嘴。

只见王师傅和他的徒弟动作飞快,熟练地将一个个零部件拼接到了一起。很快,赵风设想中的炉子便被拼接好了。

“好好”赵风看后,连说了两个好,随后叫人取来木柴废纸还有早就准备好的煤。

赵风熟练地亲自生起火来,随着煤的不断燃烧,室内的温度直线上升。

“呼”赵风脱去外套,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真是神奇刚刚还如此的冷,现在便温暖如春”孙氏惊讶地道。

“呵呵,娘,你看,这是烟囱,通往屋外的,排出的气体都是有毒的,而且这些有毒的气体很难全部排出去,所以呀,每天晚上临睡前,您的窗子都要留一条缝”赵风嘱咐道。

“好好好,如此好用的这叫什么炉子,老太婆我最上面那个小气窗就不关了”孙氏知道赵风所说的都是为她好,所以他便笑呵呵地应了下来。

“你们做的很好,我很满意”赵风点点头。“接下来。你们的任务便是回去休息,要是你们的身体累垮了,我以后找谁干这个活去”

“可是”孙师傅犹豫着。

“什么可是”赵风双眼一瞪,“不管什么,先休息完,回来再说。”

“是”三人纷纷拱手应诺,心中均感动不已。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风下令全铁匠铺加班加点,所有流水线都打造炉子,力求最快时间内让全辽东以及全幽州的百姓每户都有一座炉子

然后赵风照着系统给出的方法知道烧制了蜂窝煤,配合炉子,新的商机又来了

说起来煤这东西,开采的成本太低,而且赵风又有免费的乌桓奴隶为他开采,充其量他便也只是供他们一日三餐罢了,所以这蜂窝煤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赵风是送炉子,但是对不起,这煤可是需要你们自己买,明码标价而且是赵风治下统一价格两文钱就能买一个。

这些年来,赵风治下的百姓,哪一家都多多少少能有一些余粮,只要不是那种游手好闲的,谁家都会有余粮,谁家都会有余钱所以这两文钱一个的价格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低了

不单单是百姓,就连士兵们,在军营之中都烧起了煤炉,士兵们以前是围在篝火旁,现在是围在煤炉旁,吃着饭,聊着天。

整个严冬,赵风治下的百姓,都在温暖之中度过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转眼间,两个月便过去了,这日,徐荣找到了赵风,言明自己要回雍州,回荣阳

“真的不考虑留在辽东吗”赵风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