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逍遥小书生 > 分节阅读 447

分节阅读 44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秦相居然会递上拜帖,亲自登门,自然是出乎李易预料的。

无论从那方面来讲,他和秦家,和秦相都是对立并且不可调和的关系,秦相曾经邀请过他一次,最终不欢而散,这一次,竟是亲自上门了

“贸然前来,李大夫勿怪。”老者放下茶杯,起身说道:“上次李大夫在御花园所言,有关税法改制一事,老夫还有一些不懂,因此特意登门解惑,还请李大夫不吝赐教。”

他口称“李大夫”,语气平和,似乎是全然忽视了李易的年纪,作为三朝元老,整个朝堂之上,能被他如此对待的,也没有几人。

李易的目光在秦相脸上停滞了一瞬,便点了点头,说道:“赐教不敢当,便当做是交流吧,秦相请坐”

秦相点了点头,重新落座,开门见山的说道:“本朝税制大都沿袭前朝,然前朝末期,藩镇林立,不服朝廷,赋税紊乱,因此推出的税制,并不适合本朝,虽然这数十年,已有数次改制,但老夫认为,如今的税制仍然有着极大的缺陷”

今日之交谈,与秦府的那一场全然不同。

秦相似乎全然忘记了立场,所问的问题,皆是李易那日在御花园中讲到的有关税法和经济上的改革,两人言谈的过程中,李易意外的发现,秦相对于此道,也有着很深的见解。

虽然有些地方还很模糊,但大方向上,却是对的,他甚至自己填充了许多李易当日没有讲到的细节在里面,李易能够看出来,这些东西的提出,并非一日之功。

也就是说,他摸索这些东西,摸索这些适用于景国现阶段的体制改革,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只不过限于见识,在这之前,只是有朦胧的想法,而此时,这些想法,已经开始逐渐的浮出水面。

李易很清楚,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能想到那些超前的事物,是多么的难得。

而且,他对于景国的了解,要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所言往往一针见血,直指源头

李易发现自己似乎一直都小瞧了这位老人,得罪了一国宰相,他心中一直有接受对方报复的准备,并且有着数套应对计划,然而秦余三番两次的吃亏,蜀王逐渐失势,秦相对他,一直都没有什么动作。

这不合常理,李易想不通原因,更看不透秦相。

包括今日他主动登门,不谈恩怨,只谈国事,都让李易对于眼前的这位老人,多了一些新的认识。

正文 第七百九十五章 让他们等一会

“大概是在十多年之前,老夫就意识到,我朝的税制存在很大的问题”

写完最后一页纸之后,秦相放下笔,停止记录,抬起头说道:“这十多年来,老夫数次推进税制改革,无不以失败告终,最终老夫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和陛下提起此事,只是有一些朦胧的念头,不敢轻易提出,这些天,老夫一直在琢磨那日你在御花园中说的话”

“若是你早生十年,五年,十年之前,老夫若能听到你的那一番话,这些年朝廷和民间便不会生出那么多的波折。”秦相看着李易,语气平静,“徐大人说的对,你是一代人杰,老夫不如你。”

李易没有谦虚,也没有顺着他说下去,因为秦相显然还有其他的话要说。

“你诗文无双,画技精湛,书法一道已然登顶,精通刑讯,通晓商事,创天罚,献蹄铁,退敌使,开算学,清蛀虫”

秦相对于李易的过往似乎很熟悉,桩桩件件,如数家珍,“老夫还知道,齐国被你搅了个天翻地覆,齐国太子与三皇子夺嫡之争火热,朝堂不稳,人心惶惶,你对我景国的功劳,数也数不清。老夫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科举未中,犹在忧心前程,而你已加封公侯,更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金紫光禄大夫也难怪陛下会专宠于你。”

被长者这么夸,李易脸色微红,有些不好意思。

原来他这么优秀,平日里也没看出来啊

“可是,你太年轻了”秦相看着他,脸色变的郑重,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物极必反,自古以来,天子专宠的臣子,鲜有好的结局,况且,你可知,你所说的那些变法之道,最终损失的,是何人的利益”

老皇帝的心腹之患,是某些门阀大族,他所说的这些举措,当然不会让那些人好过。

若不是这样,老皇帝也不会将朝政放心的交给明珠。

“你的存在,是陛下的福气,是百姓的福气”秦相站起来,看着他,说道:“老夫今日说的,希望你能记住。”

李易看着他,问道:“为什么”

他说的为什么,自然是以两人的立场,秦相没有理由,也没有义务,对他说出这样一番话,他今天说的这些话,到底是为什么

“老夫是秦家家主,也是景国宰相,是陛下的宰相,是百姓的宰相,此次改制若是能够顺利推行,自当国富民强,百姓安居”秦相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抱拳一躬到底,“这一躬,老夫代满朝文武,代景国黎民”

李易想躲已经躲不开了,事实上在他反应过来的时候,秦相已经直起身子,大步的向着门外走去。

门口处,被老方刚刚带进来的某都水监官员,呆呆的站在原地,揉了揉眼睛,确认之后,整个人不由的石化当场。

李易走出府门的时候,一辆马车已经启动远去,他望着某个方向许久,开始有些明白,那些朝中的老“顽固”,到底顽固在哪里

只可惜,秦相是秦相,秦家是秦家。

好一会儿,才转头看着身后的都水监官员,问道:“许少监有何事”

那官员望着某个方向,吞咽了几口唾沫,这才道:“关于水经注的编纂,长丞让我来请教李大人”

陈国公府。

“你说,秦相昨日去了李府,还对那李易躬身行礼”陈冲望着对面的一位官员,皱眉道:“确认没有看错”

那名官员摇头苦笑,“应该不会有错,消息是从都水监传出来的,据说是都水监少监亲眼所见,下官今晨调查了一番,秦相昨日,的确去了那个地方。”

“秦相他究竟在干什么”陈冲眉头紧皱。

虽然同是属蜀王一系,但若是细分,他们和秦相,又不属于一个阵营,以秦相为首的文官集团,和以崔氏陈家为首的官员权贵,目标虽然相同,却几乎从来不互相干涉。

而且,秦相位高权重,他的想法,众人本就难以猜透。

朝中倾向于蜀王的势力,本来就远远的不如往日了,难道连秦相也

下面靠前的地方,户部侍郎曾仕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