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逍遥小书生 > 分节阅读 444

分节阅读 44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封建王朝历经数千年,朝代更迭,江山易主,历史长河中,改革的春风吹了又吹,其中固然要结合到当时的国情,但有些地方却是相通的,眼下景国的各项制度,自然称不上完美,各方面都能进行或大或小的改革,促使国富民强

李易并没有想让她去改变什么,只希望她能记住他今天说的一些话,以后面对朝政之事时,她和朝中官员所处的,就不是同一个高度了。

改革或是变法,向来都是极其敏感的,他说话很小心,前所未有的小心,所讲述的方面,也都是被历史所验证过的,拿出来,放在朝堂上,尽量去规避一些敏感方面,很少触及到皇室和某些人的利益,虽然也有小小的弊端,但大方向上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

他必须保证这些话从长公主的口中说出去,不会引起别人过多的猜疑和反对,因此,他需要格外小心。

树丛之后,景帝揉了揉眉心,脸上的表情说不上是高兴还是生气。

不懂朝政,不懂朝政他若是不懂朝政的话,这世上,便没有人懂朝政了。

高兴的是他的才华,他的能力,要远远远远超过自己的期望,在某种程度上,有此一人,当得上满朝文武

生气的是,他既然有此才华,为何要隐藏,他若是代替了两位宰相中任何一人的位置,今后的朝堂之事,自己便彻底的不用劳心了。

秦相身体微微颤抖,老脸上首次露出了极度震惊的表情,妖孽,妖孽

此人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妖孽了

沈相面色错愕,心中震动不已,至于其他几位官员,表情同样震动,甚至称得上是惊恐

不懂朝政,不懂朝政,想到刚才他们对于这位李县侯的评价,老脸不禁一片羞红。

他们哪里有这样的资格

这一刻,他们终于明白,陛下为什么坚持要将那个位置赐给他了。

整个朝堂,还有比他更适合的人吗

陛下,慧眼识人,陛下果然是陛下啊

李明珠忽然有些后悔,他知道李易对她向来没有什么保留,但这些话他愿意对自己说,不代表愿意被其他人听到。

“别说了。”

她站起来,伸手捂住李易的嘴,小声道:“别说了”

李易精神前所未有的集中,猛然被她捂住嘴,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瞪大眼睛看着她,哼哼了两声,将她的手打开,呸了呸,皱眉道:“你干什么,洗手了没有”

正文 第七百九十章 吻

用手去堵别人的嘴,是很不卫生,很不文明的行为,虽然她是长公主,手上还有淡淡的香味,李易也不太愿意。

更何况,他花了这么多心思,给她讲的这些,是领先这个世界几百上千年的历史经验,涉及面之广,包含到各个方面,足以使景国综合国力上升一个大台阶,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掌握了这些知识,不仅现在能在朝堂,能在老皇帝面前多多露脸,以后治国理政都会用到,益处无穷,她居然这么不用心,也太让人失望了。

向来都是能低调就低调,他懂这么多东西,到处宣扬过吗

要不是看在两人纯洁的犹如小白花一般的友情上,他才不会这么的对她掏心掏肺。

这些话要是被老皇帝听到了,他以后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见她的目光直勾勾的望着自己身后,李易皱起眉头,不满道:“喂,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

长公主显然没有在听他说话,视线依然望着后方。

“后面到底有什么东西”李易诧异了一句,转过头的时候,才发现后面的不是东西,他脸上的表情一僵,怔怔问道:“陛下,您,您什么时候过来的”

景帝看着他,冷笑道:“就在你说朕瞎胡闹的时候。”

“”

“哈哈,陛下开什么玩笑,臣也是刚来不久”李易看着从后方走出来的景帝,两位宰相,以及朝中几位重臣,尴尬的笑了笑,“臣就不打扰陛下和几位大人谈正事了,臣先告退”

他转过身,快步向御花园之外走过去的时候,常德那一张惹人厌烦的脸很不合时宜的出现在他眼中。

李易转回去,看了长公主一眼,低下头,一言不发。

李明珠被他看的有些心慌,移开视线,不敢看他。

景帝看了看身后一人,问道:“齐爱卿,刚才李大夫说的话,你都记住了吗”

这位都水长丞立刻点头,“都听清楚了,只是有关兴修水利一事,还有些地方不太明白”

景帝淡淡道:“有什么不明白的,下去自己问。”

“臣遵旨”

都水长丞立刻放下了心,有陛下这句话在,他总不至于再继续藏拙吧

“朕有些累了,回宫。”景帝看了李易一眼,向外面走去。

走到一半,脚步又顿住,并未回头,再次开口道:“日后尚书省送进宫的折子,先送去晨露殿,最后交由朕过目即可;常德,准备一下,朕要去芙蓉园住上一段日子,这宫里啊,还真像是一座囚笼一样,朕是当真住的有些烦了”

景帝自始至终也没有对李易说什么话,但这不相干的寥寥几语,却透露出了很多信息。

陛下要出宫了,天子有很多行宫,但陛下在位这二十多年来,勤于朝政,久居皇宫,从未做过那些劳民伤财的行乐之事,这一次虽然只是在宫外的芙蓉园,也是数十年来头一次。

朝政之事,日后由长公主代为处理,这其实是很不合规则的,天子不在宫中,能够代替理政的,只有太子,就算景国没有太子,也应该是由某个皇子代劳,于情于理,也不该是长公主

可是在场之人都是朝中重臣,却没有一人敢提出反对的意见。

讲情理,讲情理的话,这些朝政之事,他们这些宰相,这些大臣应该处理的尽善尽美,可他们这些人加起来,还比不上某个人一个小指,还有什么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